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此女從宮女一路做到太皇太后,這個人究竟是誰?

此女從宮女一路做到太皇太后,這個人究竟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漢開國,劉邦做了皇帝,他的妻子呂雉就自然而然當了皇后。這呂后不僅爲人頗有心機,而且政治慾望強烈。爲了實現自己登上歷史舞臺的願望,她用宮中的美女去收買劉邦的所有被封爲王的兒子。

當然,呂后擔心分配不公,反而會引起這些兒子們的反對,弄巧成拙,因此,她給這些爲王的兒子每人均送去五名美女,以顯得母后對兒子們的公平公正。然而,就在這次空前絕後的母親賄賂兒子的歷史性創意的實施過程中,卻演繹了一個貧苦女孩子錯上龍牀而因錯得福的故事。這個故事還要從這個女孩子的身世說起。

此女從宮女一路做到太皇太后,這個人究竟是誰?

西漢初年,有一個年輕的貧苦女孩子,因爲長得美麗,被徵選入宮做了宮女。古話說,一入宮門深似海。這話說得真是不假。那年月的女孩子,只要一入宮門就等於落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牢籠,生死榮辱都由不得自己了。

白天小心謹慎唯唯諾諾地當差,只恐一不小心飛來橫禍,弄丟了小命。夜晚也許太疲倦了倒頭便睡,也許睡不着的時候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想着自己茫不可知的命運,縱然有千愁萬緒千悲萬苦,也只能和淚吞嚥,又向誰去訴說?

其實,這種宮女生活還算好的,最讓這些青春似火的宮女難以忍受的是生理方面的問題,而且是永無時日,甚至於熬成了白髮宮女也難能見到一次男人。

然而,這個女孩卻幸運的很,碰到了呂后要用美女賄賂兒子的好時候。這一天,呂后頒旨要挑選一批宮女賞賜給在各地爲王的兒子,這個女孩子的名字也在名單之中。

爲了能去這個一個好的地方,她躊躇了半晌,最後還是鼓起了勇氣,私下找到主管此事的太監,央告他把自己分到離家鄉清河郡,也就是現在河北武邑縣近一點的地方。當時那裏是趙王的地盤。這個女孩子希望能分配到趙國的邯鄲去侍候趙王。

這個女孩子自然知道宮中的潛規則,因此,爲了實現自己這小小的願望,她還主動送了禮,將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獻出來,希望以此來打動這位主管此事的太監。

但是,沒想到這個太監竟然將女孩子要去的地方記錯了,等到發現這個錯誤時,呂后已經按照上報的名單批下來了,這個女孩子被派往代國。於是她爲此失望之極,痛哭了很久。

原來代國是一個偏僻荒涼的邊國,沒有人願意到那兒去,何況是一個女孩子!然而,事已至此,難能更改,痛哭也無濟於事。就這樣,這個女孩子與其他四位個女孩子哭哭啼啼上了馬車,千里迢迢奔赴代國而去。當時代國的代王叫做劉恆,國都就是今天山西的平遙古城。

其實,還是那句古話說得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誰知此一去,這個女孩子的命運竟然在不久之後展現出一片陽光明媚的新天地。

沒有幾年,她竟然爲代王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於是,她成爲了代王牀上的寵妃。此時,代王已有一位王后,並且也已生兒育女。這女孩子既然出身寒門,也就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只是安分守己地侍奉代王,侍奉王后,也侍奉代王的親生母親、她的婆母大人。日子久了,她大概以爲自己也就這個樣子在代國終老一生。

此女從宮女一路做到太皇太后,這個人究竟是誰? 第2張

又過了幾年,代王的王后突然病故,而這位王后給劉恆生的四個兒子也一個接一個地相繼隨着母親而去。於是,這個已經成爲女人的女孩子就成了代王的王后。

正當女人還沉浸在做王后的喜悅之中的時候,大漢的朝廷上出了大事,呂后病故,周勃、陳平等人聯手誅滅了呂氏家族,他們要物色一個適合他們意願的劉邦的兒子來做皇帝,於是,謹小慎微的代王劉恆在無意中卻被他們有意地挑中了。

劉恆被接到京城,登上了皇位,這就是歷史上打造“文景之治”的第一世皇帝漢文帝。漢文帝一登龍位,就將那個已經是女人的女孩子立爲皇后,並把這個女人生的大兒子劉啓封爲太子,這就是日後歷史上所說的漢景帝,他是打造“文景之治”的第二世皇帝;二兒子劉武就是日後歷史上所說的樑孝王,女兒則是後來所說的“長公主”或“大長公主”,名叫劉嫖。

這一連串的喜事,像雪片一樣地落在了這位早年備受苦難的可憐的竇女頭上,這樣充滿懸念的錯上龍牀、因錯得福的故事,真是太讓人不可思議了。正如史家司馬遷爲此感嘆的那樣:“人能弘道,無如命何。孔子罕稱命,蓋難言之也。”

意思是說,一個人想提高道德水準,想提高辦事能力,那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但是你無論如何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連孔子那種大聖人都沒法解釋“命運”的問題,就是因爲這個問題太難以說清了。

說起來所謂“命運”,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運氣”、“機遇”、“偶然性”,就如同打麻將牌的“手氣”,有時一口氣地輸上幾十盤,有時又一摞氣地連贏幾十盤,沒有道理可講。但這種偶然性如果讓政治家、軍事家連續碰上一兩回、兩三回,那可就不得了了。

在那部衆所周知的《史記》中,司馬遷時常爲這種人的奮鬥而感慨,也有時奈何不了對其“命運”的慨嘆。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神祕莫測的命運之光,突然降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使她這樣出身寒門的女人又一次走進了富麗堂皇的未央宮。

女人記得自己第一次走進未央宮的時候,還是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子,那是聽別人的召之即來、呼之即去宮女奴婢;而這一次走進未央宮,竟然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這天上地下的差別,自然讓這個女人百感交集,淚花潸然。人生的命運的悲歡真是神祕莫測,難以臆斷。真不知道當初那個記錯了女孩子要去地方的太監,此時應該怎樣爲自己的前程着想。

這個女人的命運之好,是那個時候天下所有女人難以比擬的。她不僅坐上了皇后的大位,而且是一位長壽的女人,她不僅看到了兒子劉啓做了皇帝,而且還看到自己的孫子也做了皇帝。

於是,這女人又被尊爲皇太后,一直到尊爲太皇太后,在大漢王朝的皇宮中享受了四十五年的榮華富貴,尤其是當她成了皇帝的母親、皇帝的祖母的時候,連皇帝也要畢恭畢敬,沒有人敢違抗她的意志,那真是權勢尊榮無以加復。

可是,這個已經走進權力中樞的女人偏偏信奉“黃老之學”,無爲而治,反對朝廷的一切變革。雖然她堅持的是一條自劉邦、呂后、文帝以來四十多年的既定方針,但是,她沒有看到歷史在前進,時代在發展,缺乏與時俱進、共克時艱的觀念。

其實,在文帝的時代,就已經有人大聲呼籲國家必須改革了,這就是以賈誼爲代表的尊儒的一派,其主要思想見於賈誼的《陳政事疏》,也叫《治安策》,裏面所講的問題即解決國內封王割據與對外抗擊匈奴等等。

到了景帝時代,這種聲音越來越強烈,具體表現爲以晁錯爲代表的尊法一派。兩者的理論儘管不同,但都是反對“黃老路線”再延續下去。但這位太后硬是堅持既定方針,把持着既定的權力、既定的思想與組織路線不變。

《外戚世家》爲此寫道:由於太后好黃帝、老子的學說,所以上自皇帝、太子,下至竇氏家族等皇親國戚都必須讀《黃帝》、《老子》,都必須尊崇黃帝、老子的思想原則。就在她去世之前,她的孫子漢武帝劉徹也不敢重用儒生,這個女人政治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好在這個女人心胸並不狹隘無量,基本還算是識大體,明大理,顧大局,沒有十分爲難執掌朝政的皇帝們,以致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時期,就是“文景之治”。所以這個女人最後得以平平安安地老死宮中,安葬封陵,結束了她在這世上傳奇的一生。

其實這女人不僅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姓,就是“竇”,也有一個十分別致的名字,叫做“漪房”。但是,史書上只稱她爲竇皇后。漢武帝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34年,竇皇后謝世於大漢的皇宮。安葬封陵之後,人們看到她的墳墓是一座巨大的覆鬥形土堆,就矗立在長安城外白鹿塬上。

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她的陵寢上那越積越多的黃土,不知還記得這一段《漢書》上記載的傳奇歷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