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張讓是個什麼樣的人?結局如何

歷史上張讓是個什麼樣的人?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讓,東漢宦官,靈帝朝“十常侍”之一。這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謂的封建制度,其實就是根深蒂固的等級階級制度。

在這些制度中,你的出身比你的才學重要,比你的能力重要。所以纔有了陳勝的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封建制度中,最令人不齒的身份,不是貧窮,而是連身體都殘缺的閹人。

在古時,因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以孝爲先的年代,身體的毀傷,是最爲不孝順的,所以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不會有人,甘心去做太監。

所以太監也成了封建制度下的獨有產物,也成了所有人都排斥都唾棄的存在。

歷史上張讓是個什麼樣的人?結局如何

就是這些人下人,他們也有翻身的想法,並且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成功了。

(一)皇帝認他爲“父輩”

東漢末年分三國,在這個時勢造英雄的年代中,張讓的出現,改變了時局。

張讓,在歷史中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太監的身份。沒人知道他爲何進宮,可是那個年代,如果不想死,進宮何嘗不是一種出路?

漢恆帝劉志在位時,張讓只是一個小黃門,比小太監高一個等級,屬於中等太監。在漢靈帝劉宏在位時,張讓被升職,成爲了中常侍,屬於虛銜,但是卻是天子近臣。

有了這層關係,纔是張讓飛昇的開始。

作爲太監的看家本領,一定是擅於察言觀色,懂得揣摩上位者的心思。而張讓憑藉這個能力,一力成爲東漢末年的頭號大太監。

張讓得勢後,一直壓抑的本性開始暴露,可能是因爲窮怕了,所以張讓依靠自己的權利收受賄賂,並且大力提拔自己的親信。

作爲皇帝的漢靈帝,不僅沒有阻止,反而放任自流,自此朝局一再敗壞。

面對這樣的朝堂,也有人想要改變。大將軍何進準備除掉張讓,可是被張讓提前得知,最終,張讓先一步殺害了何進。

張讓的權利網,首先是金錢開路。只要是上位者,幾乎都收到過張讓的金銀珠寶,張讓用金錢來討好上位者。其次張讓不是一個盛氣凌人的人,無論是面對上位者,還是和自己一樣的太監,張讓都很溫和。甚至是極度會僞裝。就是這樣的僞裝,委曲求全,才保全了張讓的權利。

身爲太監的張讓,清楚知道太監的能力,所以在張讓掌握權力之後,幾乎聯絡上了皇宮中所有的宦官,無處不在的太監,讓張讓可以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任何事情。

漢靈帝爲什麼喜歡這個張讓呢?因爲張讓會哄人。

漢靈帝好色,所以張讓在漢宮的西苑,爲漢靈帝量身打造了一座美人國。張讓努力地滿足漢靈帝的所有想法,最終讓漢靈帝離不開張讓。所以纔有了令人震驚的一句話:張常侍是我公。

在古代,公指的的父親的意思。

歷史上張讓是個什麼樣的人?結局如何 第2張

漢靈帝的放縱,漢靈帝的依靠,沒有讓張讓覺得應該扶持一個明君,反而君臣互相的縱容,直到漢靈帝駕崩,漢靈帝的長子劉辯繼位。

(二)張讓的遺言

一朝天子一朝臣,沒有了漢靈帝的寵信,張讓失去了依靠。此時皇帝的近臣是袁紹,袁紹一力誅殺宦官。並且全城大肆搜捕宦官,無論老小,全部殺掉。

張讓知道大勢已去,就算自己擁有所有宦官,可是手無寸鐵的太監怎麼可能戰勝精兵良將?

張讓做的最後掙扎,就是挾持天子劉辯作爲人質,一路逃難,直到來到黃河邊。

張讓沒想過傷害劉辯,反而在死前告訴劉辯:“我等滅絕,天下大亂。望陛下自己愛惜自己。”

這一句遺言,是張讓最後的善良,而後投水自盡。

確實如張讓所言,在張讓死後,劉辯被廢后自盡,三國驟起,開始長達百年的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