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王昭君悽慘的一生,嫁三任丈夫,終服毒自盡

王昭君悽慘的一生,嫁三任丈夫,終服毒自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昭君悽慘的一生,嫁三任丈夫,終服毒自盡

昭君出塞

中國歷史上有四大美人,王昭君是其之一。能被史家列入流傳千古的四大美人,無一不與當時宮延和政治密切相聯,畢竟那時的社會不象現在的互聯網和自媒體,每個人都可能通過網絡影響到世界。

漢政權成立之初,北方的匈奴一直是壓在大漢天子們心頭的陰影,揮之不去,雖然連年的戰爭和驅逐,因爲力量不足,一直不能予以清剿 。所以在漢朝整個政權延續過程中,“和親”現象一直不斷,漢政權出於對匈奴力量的忌憚,也只有忍氣吞聲。這從漢高祖劉邦死後,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開始,便開了漢朝和親的先河。因呂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將親生女兒遠嫁番邦,因此和親的計劃並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而是將宗室女喬裝成公主嫁給匈奴的單于,以滿足其淫慾。當然保密工作也要做好。匈奴長年處於蠻荒之地,本族又多是粗鄙之女,得到漢朝如花似玉、青春貌美的少女“公主”,自然喜不勝,是真公主還是假公主也就去計較了。

至此以後,西漢對匈奴和西域各國多漢和親,皆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王昭君是特例,只有她是以民女的身份擔任和親的任務,事情便顯得非常突出,格外引起一般民衆的同情與關注,歷代的文人墨客也便多對她進行描述、歌頌,其人物形象也愈來愈豐滿,使王昭君的事蹟廣爲流傳。除漢延官方的《漢書》、《琴操》、《西京雜記》等典籍,對王昭君的事蹟有詳細的記載外,歷代詩人詞客爲王昭君寫的詩詞,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小說、戲劇以昭君出塞爲藍本,創作出許多家諭戶曉的作品。

王昭君出生於長江三峽秭歸,此時也正是漢王朝盛世之時,整個漢朝一派興旺之勢。但昭君家庭卻十很貧寒,勉強維持溫飽,王昭君還有兩個兄長,家中生活清苦,但因爲父親和兄長在,父親仍不忘記祖上曾是聞詩讀書的書香門第,所以昭君的童年和少女年代,仍然有機會在父親的教育下學習詩書文字,雖然長在鄉間,卻仍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時至漢元帝建昭元年,朝延徵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此時16歲少女,正如一朵剛含苞待放的花蕾,不僅貌美如花,更兼知書達禮,自然被選入宮。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那能逐一過目,就讓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御覽。出身富貴人家,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都通過各種渠道毛延壽,惟獨王昭君家境貧寒,更因自身條件出衆,既無力賄賂,也不願欺瞞天子,毛延壽沒有得到賄賂,自然很不高興,因此在畫像時就做了手腳,將王昭君繪成面容有缺陷的醜女,元帝在看到畫像時,非但產生興趣,更是嫌惡不已。時光匆匆五年,王昭君都未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垂青。王昭君除了擔負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餘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但是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令昭君不免倍感悽清與孤寂。

王昭君悽慘的一生,嫁三任丈夫,終服毒自盡 第2張

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于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被安排作爲和親的公主送於單于,因是公主和親出塞,自然要元帝要親自相送才合禮儀規格,此時的元帝才得以見了昭君的真實面目,後悔不已。無奈騎虎難下,在將昭君送出後,就令人將毛延壽斬首了。

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爲高興,整天置酒作樂,並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了郎中侯應上奏的“十不可”之後,謝絕了他的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三個月後,漢元帝駕崩。次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爲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爲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係,着實產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悽慘的一生,嫁三任丈夫,終服毒自盡 第3張

王昭君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爲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后,這位太皇太后就是漢元帝的皇后。王莽是她的侄子,因爲王莽本身是篡漢取得帝位,最終被漢朝宗室所滅,漢朝由此元氣大傷,匈奴因此在邊疆禍亂中原,黎民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中,昭君和親創造的和平歲月毀於一旦。王昭君在幽怨悽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里的黃河岸邊,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冢”。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了兩千年了。但真實的情況與戲本中的出入卻很大,小說與戲曲中的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嫁嵇候珊後得到了幸福。但事實是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死後,她請求歸漢未被允許,又被強迫嫁與前夫的兒子,多年的積怨太深,昭君終帶着無法排遣的哀怨,服毒自盡,一代美人香消玉殞於荒蠻他鄉,結局令人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