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近代名人 > 陳寅恪破譯六朝“之”字姓名之謎:代表宗教信仰

陳寅恪破譯六朝“之”字姓名之謎:代表宗教信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時期發生在南京的那些故事,總是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六朝很多名人名字中都帶一個“之”字,這是怎麼回事呢?

  六朝人名字中“之”常見

“之”字在六朝人名字中出現的概率很高。最著名的當數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王羲之七個兒子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煥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每一個名字都有一個“之”字。

王羲之所屬琅琊王氏家族,名字中有一個“之”的,還大有人在,比如王羲之的胞兄王籍之,另外還有王頤之、王建之、王閩之、王胡之、王耆之、王彭之、王彪之、王興之、王翹之、王宴之、王崐之等人。其中,王建之、王興之等人的墓已經在幕府山西南路的象山王室家族墓地被發現。

陳寅恪破譯六朝“之”字姓名之謎:代表宗教信仰

“之”字並非王氏家族的輩分字,也就是說,這些名字帶“之”的王氏家族成員並不是同一輩人,他們彼此之間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父子、爺孫,甚至隔着好幾代。

在整個六朝或者說南北朝時期,名字最後一個字是“之”字的,其實大有人在,不僅僅侷限於王氏家族。比如南朝名將陳慶之、著名天文學家祖沖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三國志》的註解者裴松之、東晉名將劉牢之等。梁武帝蕭衍的父親名叫蕭順之。蕭衍建立樑朝後,尊自己的父親蕭順之爲樑文帝。

按照中國古代“避諱”的傳統。爺孫、父子名字中不能有相同的字,因此,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名字,看上去似乎“犯諱”了。

  “之”其實是身份標誌

六朝史愛好者張雯告訴記者,六朝人起名字喜歡用一個“之”字,史學家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民國著名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在論文《崔浩與寇謙之》(《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書店2001年版)破譯了這一文化之謎。

陳寅恪指出,《魏書》中有“世祖時,道士寇謙之”的記載。而在《北史》中則將“寇謙之”稱爲“寇謙”,《北史》中是否少了一個“之”字呢?

陳寅恪認爲,《北史》的記載“實非脫漏”,六朝天師道(又稱“五斗米道”,道教早期流派之一)信徒“之”字爲名者很多,“之”在名中,是代表其宗教信仰,這與佛教徒以“釋”、“法”、“曇”用在名字中相類似。

也就是說,“之”用在名字中,只是代表宗教信仰,代表這個人是天師道信徒。王羲之家族那麼多名字裏帶個“之”字的人,應該都是“天師道”教徒。

陳寅恪指出,東漢及六朝人習慣用單名,“之”字並非“特專之真名”,可以不避諱,也可以省略。因此,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名字中都有“之”,並不犯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