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古代真實的茅山道士:茅山道士和道士有何區別?

古代真實的茅山道士:茅山道士和道士有何區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曾開創出被稱爲“靈幻功夫片”的新片種,這類以靈異鬼怪與功夫喜劇爲主題的電影名噪一時,賣座的《殭屍先生》、《一眉道人》等影片,讓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形象深入人心。不過港片中的“茅山道士”,當然只是電影語言描繪出來的藝術形象,想象成分居多。那麼老港片中頻頻出現的“茅山道士”的真實原型究竟是什麼?

  “茅山道士”與香港民間宗教文化

香港的民間宗教文化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在正統的儒釋道三教之外,活躍着喃嘸、六壬、茅山等地方教派的從業人員。他們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宗教神職人員,而被學界稱爲“民間儀式專家”,他們的儀式混合了道教、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內容,並帶有巫術成分。在電影裏,林正英頭戴黑色的瓦樑巾,鑲着帽正,身穿黃海青或對襟袍,正是在民間被俗稱爲“喃嘸佬”的典型裝束,這種形象在當代香港廟堂中仍很常見。而影片中林正英行咒施符、劾鬼驅邪的情節,則是屬於另外一種“茅山師”的法術。

新界北部地區流傳的《道統永傳》中說:“其習或爲黃冠羽士、或爲告鬥星巫、或演法茅山、或爲設送邪煞,此各道巫,俱尊老君爲道教之主。”他們雖然都號稱爲尊奉道教的老君,但來源卻不一樣,黃冠羽士指的是道士,告鬥星巫指的是術士,而演法茅山者與設送邪煞者,指的是巫師。三者本來界限分明,但在香港複雜的民間宗教文化背景下,教派之間互有雜糅,連當地人也無意去分清他們的身份異同。電影裏的“茅山道士”實際並非道士,而是多重身份在角色組合後的產物。

古代真實的茅山道士:茅山道士和道士有何區別?

“茅山道士”這個形象,打扮雖然與“喃嘸佬”相同,並借用了道士的身份標籤,但主要表現的是行茅山法的巫師,民間稱他們爲“茅山師”或者“茅山師傅”。這裏說的茅山法,是民間巫法的一個流派,與正經道教的茅山上清派並不是一回事。

  道教茅山中的“上清道士”

而道教的茅山上清派,是指以江蘇句容茅山爲中心發展起來的上清派。上清派第一代宗師是南嶽夫人魏華存,被譽爲“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則是第九代宗師,他常居茅山,在此開設道館傳授《上清經》,使得茅山成爲上清派的活動中心,茅山由此揚名。魏華存夫人於東晉興寧二年(364),首次將《上清經》授予琅琊王司徒舍人楊羲。從興寧三年(365)開始的數年間,仙真們陸續降臨在護軍長史許謐的家中授道,一種全新的宗教思想體系,就在夜色下的神啓活動中誕生。

古代真實的茅山道士:茅山道士和道士有何區別? 第2張

到了南朝,隱居先生陶弘景將茅山降授的內容收集整理成《真誥》一書,嚴謹地記錄了仙真留下的高貴華麗的語言,司馬虛等西方學者將之稱爲“茅山的啓示錄”。上清派是唐代道教主流,有茅山與天台山等支系。天台山道士應夷節的學道經歷可視作上清道士的人生標杆,他7歲慕道,13歲出家學道,從15歲參受正一經籙開始,至32歲進受上清經法,獲得了唐代最高的道教法位。他的一生通過學習三洞經典,取得相應法位的過程,類似今天的學位制度,而與電影中行使驅鬼技能的“茅山道士”大相徑庭。因此,在六朝精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茅山上清派,與民間社會盛行的巫法茅山教,二者本無關聯,由於電影的強勢影響,才讓部分觀衆陷入指鹿爲馬的尷尬境地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