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文帝楊堅經過多輪考覈,把帝位傳給了最優秀的次子楊廣,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完成權力交接的楊廣,希望做一番前無古人、震古爍今的大事業,繼承父親遺志,將隋朝推向巔峯盛世,於是國號改成了“大業”。

這時候隋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強盛,而古代帝王在有錢有人之後,普遍的選擇就是解決邊患,開疆擴土,楊廣在巡視邊疆,召見啓明可汗之後,發現高句麗使者出現在突厥牙帳。

當時的高句麗疆域橫跨中國遼東和朝鮮半島,在朝鮮的三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對周邊的契丹、靺鞨(讀 mo he),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強大的高句麗不僅拒絕了隋朝的冊封、也不進貢,更屢次騷擾遼東,這對急於建功立業的楊廣來說,是無法忍受的,於是戰爭爆發了。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隋太子楊勇被廢的真正原因

2、隋煬帝爲什麼三次遠征高句麗

高句麗的優勢是,路途遙遠,補給困難,而楊廣的三次東征,把全國的人力物資都搭進去了,徵發全國兵力、民夫,消耗大量糧食,對高句麗造成泰山壓頂的巨大壓迫,可惜因爲內部鬥爭、天氣等原因,遠征均以失敗告終。

當然,楊廣全身心的投入到對外戰爭,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他對國內進行了大改造,使隋朝國力達到頂峯,而最突出的兩個成就,是營建東都洛陽和開通隋朝大運河。

隋朝發家於北周,當時的北周、北齊、南朝組成了後三國時代的格局,在楊堅統一南北之後,作爲政治中心的國都西安, 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交通都不方便,從而影響政令的頒佈和實施,使江東遠離政治中心,也導致了公元590年左右的江南大叛亂。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第2張

“雒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引自《隋書》

歷史上的概念往往因爲相似而混淆,楊廣建造洛陽城,並不是爲了遷都,而是作爲原首都大興城的一個補充,公元582年,也就是隋文帝建立隋朝的第二年,楊堅下令在長安新建大興城,作爲國都。

大興城名字的來歷,是因爲楊堅在北周時,曾經爵封大興公。

大興城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城市建築羣,佔地面積84.1平方公里,遠大於楊廣時洛陽新城的45.2平方公里,李淵立國後將大興城改名爲長安城,唐朝末期遷都洛陽,曾經的大興城也隨之消失於歷史塵煙中。

隋朝的洛陽,也被稱爲東都,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去考慮,都需要有一個這樣的都城,而且以當時隋朝的國力,建造洛陽新城,也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以內:始建東都,以尚書令楊素爲營作大監,每月役丁二百萬人。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第3張

這裏介紹個人物,他是大興城和洛陽新城的總設計師,名字叫宇文愷,老爹叫宇文貴,是宇文泰建立八柱國制度時,十二大將軍之一,楊堅的科舉制,意在消弱關隴門閥對政權的控制,而關隴門閥的核心成員,就是這八柱國和十二大將軍。

這二十個家族,到了楊廣那會,老大宇文泰家族,楊堅篡位的時候被全滅了;元欣當時作爲皇族,掛的只是虛名;趙貴就是和獨孤信一起謀反的那位,被宇文護殺了;獨孤信和侯莫陳崇也被宇文護逼着自殺了。

八大柱國裏面,有三個是因爲在宇文護一家獨大而被殺了,但是家族沒倒,剩下的李虎、李弼、於謹,因爲小心謹慎,沒出什麼大事,安享晚年。

十二大將軍裏面,宇文貴的次子宇文忻,和樑士彥、劉昉,因爲謀反被隋文帝賜死。

宇文愷能活下來,是因爲人家就一個書生,喜歡讀書看報,打打殺殺那一套不熟悉也沒碰過,而且人才難得,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日子裏,倖存了下來,爲我們設計了兩座偉大的城市以及一個超大型的糧倉。

史書記載結合考古發掘,在洛陽新城的東北面,有一個叫含嘉的大型糧倉,總面積43萬平方米,楊堅建立隋朝後,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全國建立了多個大型糧倉,主要的作用,當然是穩定物價,以及作爲儲備糧,應對戰爭和饑荒。

爲了證明隋朝的富裕,監察御史馬周在向唐太宗彙報的時候是這樣說的: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幾十年前的儲備糧,到唐太宗那會,還沒吃完,簡直比地主家還有錢。

據說,洛陽新城的那個含嘉倉,被挖掘的時候,還發現50萬斤碳化了的糧食穀物。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第4張

有了皇城,另一個重要的配置,就是水路交通,和洛陽新城同期建造的,是隋朝大運河,也叫隋唐大運河,現在的京杭大運河誕生於元朝,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橫貫山東,把北京到杭州的運河打通,不再經過洛陽。

隋朝大運河橫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和浙江,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再加上人工開鑿的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歷時六年,全長兩千七百餘公里,是全世界最長的運河。

大運河先挖通的,是通濟渠,連接黃河和淮河,馬周提到的洛口糧倉,就坐落在通濟渠靠近洛陽的一端,全長650公里,運行了750年,後來京杭大運河,直接從山東過了,通濟渠的戰略地位下降,沒人維護,慢慢也就淤塞斷流了。

第二段是邗(讀 han)溝,與通濟渠不同,這是條古運河,原先是東吳孫權時期建立的,初始的作用是運兵,對抗曹魏,在楊廣時期,對邗溝進行了整修和擴大,連接的是揚州以南的長江和淮安以北的淮河。

這兩段構成了隋朝大運河下半段的主體部分,之後又建造了運河的上半段:永濟渠。

永濟渠和其他航道一樣,都是在原有運河的繼承上的擴建和延伸,永濟渠的前身是曹操主持修建的白溝,經過改道和延伸後,直通北京,挖掘永濟渠的目的,主要還是以用兵爲主。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第5張

當時隋朝的主要邊患,來自北方,包括突厥、契丹、靺鞨、高句麗,楊廣三次遠征高句麗,主要的運兵和運糧,都是通過永濟渠,可惜河道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最後一段是,疏通江南河道,自此南至杭州、北達北京的隋朝大運河,歷時六年,全線貫通,隋朝大運河的兩個主體工程,是通濟渠和永濟渠,都是當年完成。

史書上記載,大運河修建的是又寬又深,爲了慶祝大運河的開通,楊廣擁有了一個新的愛好,就是游龍舟,這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決定,挖運河就是挖運河,怎麼能拿來旅遊呢?昏君!

看看楊廣,再想想乾隆,同樣是皇帝,都喜歡旅遊,但這待遇,不是一般的大。

大運河的全線開通是在公元611年,此後楊廣帶着斐矩,經運河達到與突厥的邊境,會見啓明可汗,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楊廣碰到了高句麗派往突厥的使者,也就有了第二年的高句麗戰爭。

遠征高句麗是失敗的,但是在楊廣的軍事生涯中,尤其是對外戰爭,並不是一無是處,在隋朝大運河的主體工程全部完工的公元608年,楊廣發動了針對吐谷渾(讀 tu yu hun)的戰爭,而且是親自統帥。

這個吐谷渾原來是個人名,全名叫慕容吐谷渾,老爹叫慕容涉歸,是鮮卑慕容部的單于,慕容吐谷渾雖然是慕容涉歸的長子,可惜是庶生的,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鮮卑慕容的新單于,叫慕容廆(讀 wei)。

慕容廆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的兒子中,有一個叫慕容皝,在五胡亂華時,建立了前燕政權。

楊廣真的是個昏君嗎 來看看他的文治武功 第6張

還記得高句麗和百濟的建國方式嗎,都是因爲與太子不和,爲了逃避追殺,來到陌生的土地,生根發芽,建立新政權,吐谷渾的情況也是類似,當時他身邊帶的家將,據史書記載,只有700戶。

由於和鮮卑慕容部的矛盾,吐谷渾不斷西遷,來到青海一帶,吞併氐羌部落後,成爲一支強大的部落政權,到了慕容吐谷渾的兒子慕容吐延一代,吐谷渾才正式成爲一支部落的名字。

此後,隨着幾代吐谷渾人的不斷努力,成爲青海、河西一代的地區強國,控制着隋朝通向西域的絲綢之路。

公元608年,楊廣打敗鐵勒後,依靠外交大臣斐矩,說服鐵勒聯合出兵攻打吐谷渾,並於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09年,楊廣親自帶隊,千里追擊吐谷渾殘部,攻克吐谷渾首都伏俟城。

此戰之後,吐谷渾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里,都成了隋朝的土地,楊廣設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同樣是對外戰爭,依靠正確的策略,用鐵勒消耗吐谷渾,然後千里追擊,乾淨利落地消滅了對手,然而對高句麗的戰役,卻使大隋陷入泥沼。

公元611年,山東鄒平人王薄爲了逃避兵役,在長白山起義,隨着高句麗戰爭的爆發,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的杜伏威、輔公祏聯軍成爲三支最強大的農民起義部隊,隨着起義軍規模的不斷擴大,楊廣的統治也走到了盡頭。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