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她出身貧苦沒文化 卻是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人

她出身貧苦沒文化 卻是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歷史上所記載的那些名門閨秀、大家才女不同,黃道婆只是出身在一個很窮很窮的、放到現在絕對是在國家貧困縣以下、每月需要國家救助的家庭。她從小也不可能讀書,知書達禮之類的修飾語是一點都用不到她身上的,可是,她卻是對我們老百姓影響最大、最貼近我們平常生活的人。

黃道婆又名黃婆(這個名字有點那個…太接地氣了),是松江烏泥涇鎮人(今上海)。由於家庭貧困,她十二三歲時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在那個時代,童養媳的地位是很低的,白天干活,晚上紡紗。那個時期黃道婆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整天操勞不說,每天還要受到嚴重的家庭暴力襲擊。但正如某個偉人說過“天將降大任於你,就必須要先過苦日子…否則大任就不給你”,還有偉人也說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不錯,黃道婆就準備反抗了。她等待着機會,終於有一次,她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被關在柴房裏,半夜,她用自己那雙勤勞的手在房頂上掏了個洞,就這樣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

她出身貧苦沒文化 卻是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人

屈辱而沉重的生活磨練了黃道婆的意志,能讓這位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女人在踏上了另一段陌生的人生旅途時,勇敢地走下去!這一點太可貴了,假如這時的角色換成蔡文姬、李清照之類,文化史上可能又會多出一段某某二十拍或是纏綿哀怨的小詞。幸好是黃道婆,幸好她沒讀過書,幸好她的經歷告訴她只有靠雙手才能活下去。不錯,就是爲了活下去,這也是普通百姓大衆的心聲,她們沒有什麼修身、齊家、平天下的願望,也沒有什麼救萬民於水火之類的激動人心的口號,只是爲了活下去!爲了活下去,黃道婆從家裏逃了出來,爲了活下去,她隨船來到了崖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島。

我們得感謝這艘船,感謝那位無名的船主,幸好他有顆同情之心收留了黃道婆。當黃道婆兩腳踏上崖州這塊土地時,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讓她很快便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不久,黃道婆就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海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她虛心地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還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漸成爲當地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深受百姓的歡迎。就這樣黃道婆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30年。

但是,黃道婆始終還是懷念自己的故鄉,於公元1295年,從崖州返回了故鄉烏泥涇。就在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力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學到的織造技術傳授給家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推弓、三錠腳踏紡織車…在她的辛勤努力下,當地的棉紡織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是創造了一種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用的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效率低不說,還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十分不方便。黃道婆和木工師傅一起,經過反覆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了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一出來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很快就在淞江一帶推廣開來。在黃道婆的帶動下,淞江一帶成爲了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歷經幾百年都未衰敗。

她出身貧苦沒文化 卻是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人 第2張

據史載,到16世紀初,當地農民一天就能織出上萬匹的布,到18世紀乃至19世紀時,淞江布更是遠銷歐美,在國際上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當時淞江布匹號稱“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其中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黃道婆身上體現出了我國普通勞動婦女最本質的特徵,她沒有才情學識,不會吟詩寫詞,不會彈琴譜曲,有的只是那樸實的雙手和豐富的勞動技能,但正是這兩樣東西深深滴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畢竟對於百姓來說,有吃有穿就足夠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