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潘金蓮勾搭她小叔子的時候 武大郎幹啥去了

潘金蓮勾搭她小叔子的時候 武大郎幹啥去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大郎身材短矮,武松高大威猛,兄弟倆站一起總讓人慷慨上天的不公。武大郎老婆潘金蓮貌美如花卻又總是春心蕩漾,於是騷動的潘金蓮多次、主動勾搭武松,但是正直的武松不爲所動,還義正言辭的教育潘金蓮“嫂嫂你不可以這樣紙!”,在屢次勾搭武松失敗之後,潘金蓮沒有氣餒,轉移目標瞄準西門慶,最後成功爲自己的丈夫武大郎撐起一片綠雲籠罩的天空。

是不是說到這了纔想起來,潘金蓮的老公是武大郎呀,武大郎幹什麼的呀,清河縣有名的食品工商個體戶啊,他老婆勾引他弟弟時,他在外面賣炊餅;他弟弟拒絕他老婆時,他在外面買炊餅;他老婆爲他織綠帽子時,他還在外面賣炊餅!

潘金蓮勾搭她小叔子的時候 武大郎幹啥去了

網絡配圖

那麼請問,炊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食物?

我們先從我們聽過的“饅頭”說起。“饅頭”製作歷史十分悠久,相傳爲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所創,但那時饅頭跟現在的饅頭不是一回事。那時的“饅頭”是有餡的,就像今天的包子。據晉人筆記記載,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討伐孟獲。根據當地的習俗,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方能保平安。但諸葛亮又覺得這太血腥太野蠻,不像自己的作風。就開動他靈光的腦袋想到一個好辦法。諸葛先生命人以白麪裹肉蒸熟,代替人頭以投江中,並將命名爲“蠻頭”,即南蠻人的頭。就這樣忽悠了河神,也得到了了河神的庇佑最終成功渡江大獲全勝。“饅頭”因此就傳了下來。

到了唐代,“饅頭”還有“籠餅”之稱,唐朝武則天時期侍書御史侯正思還有過一段趣聞;“嘗命作籠餅,謂膳者曰:‘與我做籠餅,可縮蔥作’比市籠餅,蔥多肉少。故令縮蔥加肉也”人們都稱他爲號稱縮蔥御史。

就是說啊,當時的侍書侯正思嫌棄籠餅餡的蔥多肉少,就跟廚子說,“給我做籠餅,可以少放點蔥”其實就是想多放點肉。所以從這可以看出“籠餅”就是有餡的,既是“饅頭”。

到了北宋真宗時纔有“包子”之名。但至於“饅頭”爲何成爲“包子”。現在是找不到源頭的,大概就是“隨形而名之”。

潘金蓮勾搭她小叔子的時候 武大郎幹啥去了 第2張

網絡配圖

雖然“包子”一詞在宋代已經流傳使用,但用“饅頭”代表以面裹肉蒸制而成食物的含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改變,往往和“包子”並用。直至明代前期,”饅頭“依然指帶餡的麪食。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又說“孫二孃的人肉饅頭”也會說“孫二孃的人肉包子”的緣故。

那什麼時候“饅頭”和“包子”的含義有了明顯的劃分呢?

到明末清初,“饅頭”的概念發生了變化。在《康熙字典》中有記載:“今俗屑而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者謂之饅頭”,到了這時不管有餡沒餡都可以叫做饅頭了。到了近代,“饅頭”的含義慢慢被“包子”所代替,也是從這時,開啓了“饅頭無餡,包子有餡”的格局。再到後來就是我們先看看到的饅頭包子啦。

饅頭包子是我們現在常見的食物,但炊餅、蒸餅就很少人知曉了。

炊餅即爲“蒸餅”是指麪粉摻水,發酵後經過蒸籠的無餡食品,就是我們現今意義的饅頭。注意這一句“經過蒸籠的無餡食品”,小胖友可以把把文章往上翻,看到新版的水滸傳中武大郎準備的是的扁扁燒餅沒有?就從這我們可以知道武大郎天天吆喝的”炊餅“並非燒餅,燒餅是經過烘烤而製成的食品,而炊餅是經過蒸籠而制的食品。

潘金蓮勾搭她小叔子的時候 武大郎幹啥去了 第3張

網絡配圖

而炊餅原先並不叫做“炊餅”,在宋朝以前,人們都成這種蒸制的無餡食品爲“蒸餅”,知道北宋仁宗趙楨即位後,因其名“楨”與蒸餅之“蒸”同音,人們爲避諱,就改“蒸餅”爲“炊餅”。

所以說,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我們現如今吃的無餡的饅頭,而不是燒餅。

而饅頭,包子,炊餅這一路發展而來,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牽扯不清。小胖友們現在你們明白了麼?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