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探究:孫悟空究竟是石妖還是猴精?

探究:孫悟空究竟是石妖還是猴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孫悟空的身份大家都清楚嗎?孫悟空究竟是石妖還是猴精呢?估計一百人就有九十九個會說:自然是猴。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一起來看看以下具體介紹吧。

多數人想當然的會認爲孫悟空是靈明石猴。最有力的證據,是如來佛祖的混世四猴說: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探究:孫悟空究竟是石妖還是猴精?

網絡配圖

其實,真相併非如此。首先,如來佛祖並沒有說,孫悟空就是靈明石猴。當然,不說不等於不是,但是我們也不能毫無理由就對號入座。

其次,混世四猴說,本身就是如來爲幫助孫悟空圓謊,掩飾真假美猴王真相而編造的一個謊言。因爲是謊言,所以漏洞百出。

比如說,六耳獼猴。如來佛祖認爲,這種猴子善於聆聽,觀察入微,遇到事情總能做出準確的判斷。這種觀點,可以解釋六耳獼猴爲何能夠知道孫悟空和唐僧的種種矛盾,在適當的時間出現,打傷唐僧,搶走行李等等。但是,根本無法解釋六耳獼猴爲何會擁有與孫悟空一樣的神通,一樣的金箍棒。

要知道當年孫悟空可是拜三界奇人菩提老祖爲師,學藝十多年,更偷蟠桃、吃金丹,煉成金剛不壞之體。孫悟空的種種遭遇是三界之中幾乎不可能複製的奇蹟。憑啥天上掉下個六耳獼猴就能和孫悟空一模一樣?

至於赤尻馬猴、通臂猿猴在花果山羣猴中就有四個。他們的水平很渣,連混世魔王也打不過。在人間,這兩種猴也很常見,憑啥把他們和靈明石猴、六耳獼猴並列呢?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混世四猴只是如來匆忙編造的謊言。

有朋友或許會說,孫悟空自稱“美猴王”,豬八戒叫孫悟空“猴哥”“猴子”。翻看原著,也多次用“猴精”代指孫悟空。比如原文就說:長老得性命全虧孫大聖,取真經只靠美猴精。確實,若簡單看,可以叫孫悟空爲猴精,但若嚴格推敲,孫悟空的本質不應該是猴,而應該是石。

看原文: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花果山乃鴻蒙初開就形成的人間第一山,這山頂的石頭,自然就是從開天闢地之初就已經形成。不過,那石頭之所以能夠通靈,是因爲受日月精華許多年,更重要的,是一位神祕仙人爲山頂大石開出了九竅。

探究:孫悟空究竟是石妖還是猴精? 第2張

網絡配圖

西遊世界並非只有人類可以修仙,太白金星曾經說:“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山自然不可能自動長出九竅。正因爲擁有了九竅,石頭開始能夠呼吸,吐納天地靈氣。最終,仙石靈氣充盈,從量變進化到質變,裂開後出現了一個石卵——此時依然是石。看原文——因見風,(石卵)化作一個石猴。

也就是說,從仙石中出現的依然是一個石頭。在出現到這個世界之後,石頭觀看四周,然後才化身爲猴。就如同外星人到達地球,看到地球人的長相後,也變成地球人模樣一般。這種地球人,本質依然是外星人。

同理,仙石孕育的石卵,本可以幻化爲萬物,只是,它最終選擇了猴子這個形態。因此,孫悟空的本質,並非是猴,而是石。

這樣,就可以解釋許多問題。比如說,孫悟空爲何修習天仙訣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因爲人家本就是大地靈氣所化。比如說,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美猴王三百年,沒有一個嫡親的猴子猴孫。他本質不是猴,不同種類啊,自然不能生。比如說,取經路上遭遇無數美女妖精,孫悟空從來不動心。俗話說,鐵石心腸,那就是說孫悟空了。

那麼,既然石卵可以幻化爲萬物,爲何偏偏化爲猴子呢?首先是因爲猴妖輔佐唐僧的傳說流傳很廣,吳承恩沿襲傳統。據《山海經》記載,堯舜禹時期有一種猴狀的神獸,叫做巫支祁,是上古十大神獸之一。巫支祁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尤其擅長水系法術。大禹因爲治水,和巫支祁大戰,最終將其降伏,用鐵鏈鎖在淮水邊的龜山腳下。

探究:孫悟空究竟是石妖還是猴精?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西遊記》中這神獸也有出場,淮水邊有一大聖國師王菩薩,曾經降伏水猿大聖。這淮水邊的水猿大聖,就暗指巫支祁。

據《大唐西域記》記載,唐僧偷偷溜出長安,前往天竺取經。半道上遇上一個惡人石磐陀。後來,在唐僧德行的感化下,石磐陀拜唐僧爲師,保護唐僧西行。後人很難想象一個凡人能夠橫穿大漠,走遍萬水千山前往西天,於是,人們將神通廣大的猴妖巫支邪與誠心禮佛的石磐陀兩件事情融合起來,創造出一個猴妖輔佐唐僧取經的故事。

其次、石化爲猴符合劇情需要,寓意深遠。石與猴這兩種事物,都有極爲豐富的內涵。石具有兩種性質:其一,存在久遠。其二,毫無靈智。在吳承恩看來,他筆下的故事,絕非一個佛派取經的故事,更非荒誕的神魔小說,而是歷史的縮影。古人寫作,大都如治史一般虔誠、認真。

大鬧天宮也好,佛道之爭也好,妖魔吃人也好,看起來是仙妖亂鬥,其實都是現實社會的寫照。這也是曹雪芹《紅樓夢》中以石記述傳奇,寫石幻化入世,並以《石頭記》命名的重要原因。看似愚頑如石,其實其中蘊含大智慧。看似是煙火一瞬的一家一姓的故事,其實道盡了世態炎涼,古今悲歡。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