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先來看看【演義版本】的陷陣營的戰績,同時,這也是高順這位名將一生的戰績。和虎豹騎不同的是,這一支特種部隊很少依靠援軍,大多時候都是自食其力,通常援軍來了,戰鬥已經結束了。先看《三國演義》第11回,“操從其言,帶曹洪、李典、毛玠、呂虔、于禁、典韋六將,選馬步二萬人,連夜從小路進發。卻說呂布於寨中勞軍,陳宮曰:“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操襲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宮曰:“曹操是極能用兵之人,須防他攻我不備。”布乃拔高順並魏續、侯成引兵引西寨……將至四更,高順方引軍到,殺將入來。曹操自引軍馬來迎,正逢高順,三軍混戰。將及天明……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再看《三國演義》第17回,“布乃分兵五路,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橋蕤;陳宮引一軍進沂都,敵陳紀;張遼、臧霸引一軍出琅琊,敵雷薄;宋憲、魏續引一軍出碣石,敵陳蘭;呂布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勳”。

還有《三國演義》第18回,①操從其言,即命夏侯惇與夏侯淵、呂虔、李典領兵五萬先行,自統大軍陸續進發,簡雍隨行。早有探馬探知高順,高順飛報呂布。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引兩百餘騎接應高順,使離沛城三十里去迎曹軍。②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惇不捨,亦繞陣追之。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拔出,乃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放,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夏侯惇既殺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兵大敗。夏侯淵救護其兄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

最後再看《三國演義》第19回,卻說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張各出迎戰,玄德引兵兩路接應。呂布分軍從背後殺來,關、張兩軍皆潰,玄德銀數十騎奔回沛城。

從演義的11回可以看到,在危及時刻,呂布總是首先派高順到最危急的地方戰鬥,這是對高順帶兵能力的肯定,不然派他和他麾下的陷陣營去當炮灰麼?曹操軍騎兵和步兵的兵力全部加起來都有二萬人!而高順一方只有區區七百人(陷陣營)!更有意思的是,雙方相遇的時候是四更時分,即丑時,也就是凌晨一點到凌晨三點,就這麼面對面對攻,沒有用上任何計謀或者佈陣,一直混戰到天亮,即卯時,就是早上五點到早上七點。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2張

我們取時間的中間值,這兩支對攻的部隊從凌晨兩點一直混戰到早上六點,整整四個小時。七百人跟二萬人混戰,面對面對攻,居然打了這麼久,到最後曹軍不僅沒有滅掉高順軍,反而還被打到不得不撤退!要知道曹軍那二萬人是由曹操親自帶隊,裏面要猛將有猛將:曹洪,于禁,典韋,要文將有文將:李典,毛玠,呂虔。我就想問了:究竟是曹操的士兵太弱,還是高順的陷陣營太強?這個結果也太出乎意料了。

然後來看看演義的17回,這裏可以看出高順總是獨當一面,獨率一支部隊就能出戰(他也只有陷陣營這一支部隊能調動),而其他的健將都是兩將齊出,與高順比起來,則不如了。

最後便是演義的18回和19回,可謂是高順從軍生涯裏最高的巔峯!先在18回,夏侯兄弟並另兩名文將率領五萬士兵進攻呂布軍閥。“早有探馬探知高順”,原先我一直以爲陷陣營只擅長衝鋒戰鬥,對於偵察探知這一方的斥候技術應該不擅長,再一次出乎意料的是,陷陣營的士兵不僅戰鬥力強,斥候能力一樣也是牛,曹操出兵還沒多久,高順就得到消息了,這簡直就是在敵人軍營門口放斥候!

我想也是,陷陣營的機動性太強,即便真的被敵人反偵察到,斥候騎兵也儘可以逃走。

緊接下來,高潮來了!呂布派了援軍去增援高順了,但卻只有區區兩百餘騎兵而已。雖然呂布軍中的騎兵遠遠比其他諸侯(軍閥)的騎兵戰鬥力更強,只是,派過去數量還沒過三百的騎兵,我忽然之間對呂布這位主公有些無語。曹軍有五萬人,給這些只有兩百餘的騎兵以一當百都拼不過人家啦!

然後,見證奇蹟的時刻來到了!或者說,高順來告訴你: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3張

首先是雙方大將單挑!過了四五十招後,高順有些撐不住了(可能是身上的鎧甲太重了),掉頭就走,夏侯惇緊追不捨,大有不拿到這個人頭就不回陣(城)的“氣勢”!高順見狀,“繞陣而走”,也就說,他並沒有直接進入自家的軍陣,而是繞着軍陣遊走,跟夏侯惇玩起了追逐戰。

而陣內的曹性暗中挽弓搭箭,當起了狙擊手,爲的就是直取敵方大將——夏侯惇!

在這裏便可以看出,高順的“敗退”完全就是“詐敗”,而另外一種解讀:他眼見不能輕易取勝(單挑無果),或者說他完全沒有以全力和夏侯惇單挑,所以假裝敗退,引夏侯惇進入自己即被狙擊的陷阱,只是結局不盡如他意。如果曹性的那一箭能再施加幾分力,就可以射穿夏侯惇的腦袋,太可惜了。

在敗退之時,高順“不敢入陣,繞陣而走”,保持了自家陣營的整齊,這又是一個良將的佐證。

這也間接說明了高順的騎術非同一般,他身經百戰,衝鋒陷陣,卻從未負過重傷。要知道刀劍無眼,在戰場上帶頭衝鋒的的大將和士兵被打死的機率是沒有多大差別的。若騎術不好,高順的墳頭只怕已經可以收莊稼了。

若單論個人武力而言,高順也能入得一流好手。在夏侯惇拔矢啖睛之前,就和高順力鬥四五十合(高順還有可能放水),若以武俠小說的觀點來看,那也是夏侯惇力鬥之後真元損耗,內氣不繼,這才着了曹性的道兒,重創夏侯惇的功勞多半還是歸於高順的個人武勇。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4張

據零散的民間傳說,高順終日戴着一塊麪具(蘭陵王高長恭有模仿的嫌疑哦),只露出口鼻,直面看上去還有些嚇人。在打鬥或者衝鋒之時,帶着面具的他通常是衝在最前面的,殺氣滾滾,氣勢逼人!

讓我匪夷所思的問題來了——在古代雙方武將陣前單挑的時候,常常都是勝的那一方率領士氣高昂的軍隊追擊武將落敗士氣低落那一方的軍隊。有些搞笑的是,高順落敗了,還折了一個曹性,貌似他在軍中的地位還不低,按道理軍隊的士氣已經降到很低了,常理應該迅速退卻撤離戰場以避對方軍隊的鋒芒和高昂,而現實竟然是,高順在夏侯惇秒殺曹性的那一小段時間裏,率領自己的陷陣營直接衝鋒!他看準了出擊的最佳戰機!

奇妙的是,士氣“低落”的那一方居然還能打贏!還殺得士氣“高昂”的那一方大敗——“夏侯淵救護其兄(夏侯惇)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敢情這些人是吃乾飯的麼?整整五萬人,士氣高昂,居然還打不過還不足一千人士氣還低落的高順軍,還大敗而歸,陷陣營這一支部隊到底有多碉堡,我實在不敢想象了。

然而,這只是高順創造的第一個奇蹟!第二個奇蹟也將來到,也就是演義的第19回——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卻說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張各出迎戰,玄德引兵兩路接應。呂布分軍從背後殺來,關、張兩軍皆潰,玄德銀數十騎奔回沛城。

還沒看出重點?一支不足千人的軍隊打贏了五萬人的軍隊後,打完後還立刻回軍奔襲去打另一支軍隊,居然又打贏了!也就說明陷陣營在對陣夏侯惇統領的五萬人軍隊時,幾乎沒有消耗!難道夏侯惇的部隊是站着不還手給陷陣營一頓猛衝麼?也太離譜了吧!我不能相信。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5張

還有,知道高順所進攻的部隊可是擁有關張兩位“萬人敵”的劉備軍,即使是這樣,他們也沒有能夠抵擋“陷陣營”的兵鋒。直到最後劉備不得不逃亡曹操那裏避禍,關雲長則敗退到海洲路上駐紮,而張翼德敗退到芒碭山。

這些是《三國演義》版本里陷陣營的戰績,難免有些吹噓不真實,所以我們換上史書版的陷陣營戰績:

自打被李傕等人擊敗,長安陷落,呂布別了王允,在赤兔馬的鞍上繫了董卓的首節,作爲至重的禮物,領着自己的軍隊轉投到各位諸侯的帳下,在轉投到袁紹的帳下之時,被帶着一起去了常山(治今河北元氏西北),征伐黑山最大的主力——張燕之部。張燕有一萬精兵,千人的騎兵,戰鬥力是相當的強。

在人屋檐下的呂布被袁紹當槍使——用作先鋒官,“奉命”進行衝擊。

呂布雖然無奈,但還真蠻有水平的,他帶着自己的人馬,在黑山軍的地盤上左衝右突,馳突敵陣,一日衝擊三四次,如入無人之境,黑山軍哪裏是他的對手,紛紛敗退,每次都能斬獲許多首節,如此連戰多日,居然大破張燕之軍。據說那時候,呂布的騎兵只有三四千而已,其中包括了只有七百餘騎兵的陷陣營,在數量上遠遠不如黑山軍,可呂布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一衆騎兵,從一面進行衝擊,而高順引張遼,領陷陣營從另一面進行衝鋒,雖然殺敵數量不如呂布那一方,但也是依仗呂布個人勇武的緣故,而高順這一方可是實打實地用兵。

再來看看史書載錄的其他戰績:

①【呂曹濮陽之戰】高順率領陷陣營以進攻濮陽爲名,實爲偷襲在城外駐紮的曹洪部隊,更是大敗曲健、曹洪、于禁和韓浩等數位曹軍大將,連下五個大寨,想必曹軍的兵力不會少。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6張

而在曹操攻濮陽時,高順負責於城門放火,堵塞曹軍援兵,最後大破曹軍,追擊曹操。

②【呂劉徐州之戰】呂布令偷襲小沛,高順負責攻擊東門,與張遼神速攻下小沛。

③【呂曹徐州之戰】曹軍先鋒夏侯惇帶大軍攻打徐州,高順領陷陣營拒之,以破竹之勢直搗其後方大寨,再大敗夏侯淵,使其敗退而歸。其部下的曹性奪去夏侯惇一目。

④陳宮用計令曹方誤以爲高順被貶,實則是引曹軍攻城。高順再以陷陣營於外圍一舉殺之,最終大敗於禁。

這樣一個將領,哪一次不是以少勝多?哪一次不是孤軍奮戰?哪一次不是完美達成作戰目標?如此輝煌的戰績,難道他沒有資格成爲一位名將嗎?

我覺得最可惜的是,曹操的虎豹騎沒能與高順的陷陣營實打實面對面地較量一番,不能準確地比出誰強誰更,也只能因虎豹騎的人數更多,有生力量更多這些優勢,將其作爲三國特種兵戰鬥力第一名了,想必陷陣營全體士兵蠻鬱悶的——人多又怎麼了!我們哪次不是以多勝少?

試想着若讓最強(姑且)的騎兵兵種虎豹騎交於他指揮,又會煥發出什麼樣的光彩?麾下只有七百餘人騎兵都能創造出奇蹟,要是擁有五千騎兵戰鬥力更爲強悍的高順,恐怕已經無人能阻擋他“超神”了,完全就是人擋虐人,佛擋虐佛,放眼天下,何人再是我對手!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7張

如果說這些被挖掘出來的真相只能證明高順是個能帶兵的好將領,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他一樣是一個非常有政治遠見的將臣,並不是那一種只會在戰場喊打喊殺的猛將。

【原文】時有東海蕭建爲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與布通。布與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裏,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爲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建得書,即遣主簿齎箋上禮,貢良馬五匹。

建尋爲臧霸所襲破,得建資實。布聞之,自將步騎向莒。高順諫曰:“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布不從。霸畏布鈔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還下邳。霸後復與布和。——裴松之注引《英雄記》

東海人蕭建當時爲琅邪相,在莒城保城自守,沒有和呂布往來消息,呂布寫了封信給他,在信件的威嚇下,蕭建派遣主簿贈送書信呈上貢品給呂布,貢品內有良馬五匹,結果沒想到之後蕭建被臧霸擊破,並奪得蕭建的物資,呂布得知後便親自率領步騎征伐,可是高順卻諫阻呂布:“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但呂布不聽,臧霸畏懼呂布以武力劫掠凌虐,果然堅守城池,呂布不能攻克,最後無功而返。臧霸之後才又和呂布敦睦。

高順懂得:如果呂布以這樣的理由去征伐臧霸必然會輸,有可能還會與之交惡,還不如坐鎮城池按兵不動,用威名去折服臧霸,讓他自覺把物資還回來,更何況也只是五匹馬而已,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8張

只能說,高順跟隨了呂布,在呂布神勇的光環下,高順身上的光彩便暗淡了許多,而在呂布的戰略眼光下,高順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便打了一個折扣,未能盡其能啊。

因此,呂布軍在下邳城戰敗了,呂布,高順,陳宮以及張遼均被生擒於面前。

建安三年,曹操東征呂布,圍城三月,呂布衆叛親離,開城投降的,包括呂布最信任的魏續。呂布勢敗被俘,張遼見大勢已去,率領部曲投降,臧霸隻身逃亡,而高順則被降將所俘。

關於這些人物的下場,史書與演義大致相差無幾,看看演義中的描寫:呂布多方乞命,希望能投降於曹操。在這裏說個題外話,三國裏馳騁中原的無雙飛將,爲何在最後時刻不顧顏面,要向曹操屈膝投降乞求饒命?並不是因爲他貪生怕死,而是他有一個非常疼愛的女兒,真實姓名史書未載,但遊戲裏乃至於三國小說裏給她設定了一個名字——呂玲綺,又名呂姬。呂布這是要爲自己的女兒尋一條活路啊!他自己仍免不了被繩子絞死後斬首。

而曹操有不殺陳宮之意則欲釋放陳宮,但陳宮卻甘願赴死慷慨就義,然死前不免掛念老母妻小。死後其一家大小母妻兒皆於爲曹操所供養。

至於張遼的破口大罵,與其說膽略,更不如說是明知必死後的破罐破摔,然後被關羽張飛等人爲張遼求情跟曹操說些好話而投降於曹操,便沒有死成,最後在逍遙津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順,《三國演義》上說,高順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問他:“汝有何言?”高順默然不語,無言中透出來的那種輕蔑,那是一種“老子不屑與你說話”的氣魄!曹操怒而下令縊殺。

這段描寫很光彩照人,高順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語”中得到了昇華。他沒有像張任那樣,說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萬世的言語;也沒有像陳宮那樣,做出激烈的反應,主動慷慨就義;更沒有像張遼那樣,順應那個時代的處世理念——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9張

或許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自己捍衛的旗幟倒下了,自己自然沒有存活的意義。簡單質樸清白的武人心理,如果人想要苟活下去完全可以找到各種大義凜然的藉口,就跟海綿裏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不過,任何人沒有權利也沒有資格指責貫徹自己信念慷慨赴義的殉難者。

寫到這裏,腦洞超大的我又忍不住猜測——虎豹騎其實就是由陷陣營整編過來的!

爲什麼?因爲虎豹騎和陷陣營很相似,都是以衝鋒爲主,高機動高攻擊,都擁有奔襲和突擊的能力。更何況呂布在下邳兵敗時,是城池被淹而上下離心,後被自己麾下的將領叛變生擒而失敗的,並不是因爲無兵克守,無糧可吃而失敗的,相反,當時呂布軍裏應該還有大量的士兵,不然曹操也不會久攻不下,最後不惜決堤淹城。

這樣也可以解釋,爲何遠比張遼更有能力的高順會被斬殺掉,高順戰績這麼輝煌,曹操沒可能不知道他的名號。我就不信張遼一陣怒罵曹操,曹操都不忍殺他,高順只是一言不發都要受死,曹操這個人的思維也太奇妙了吧?更何況曹操的愛才可是大大有名,他大可以囚禁高順或者遲點再殺也成。

唯一能解釋的,是曹操爲了收編他麾下陷陣營的強悍勇猛的七百騎!然後給這七百騎增添兵員,搭配裝備,逐漸發展成五千人的虎豹騎!也符合了虎豹騎在公關204年纔開始大放光彩的時間。

高順:三國演義中被忽略的猛將 第10張

感覺自己在抽絲剝繭後,發現了一個歷史真相,太激動了!原來,虎豹騎就是陷陣營的升級版,在高順死後,陷陣營仍在中原戰場上南征北戰,且無往不勝,戰績輝煌到載入青史。

已被縊殺的高順要是知道了,想必還是挺欣慰的——自己一手創建的部隊,是三國時期戰鬥力最強的特種騎兵,而他自己,終於被後人證明爲一代名將,不負在戰場上多年的拼搏與廝殺。

同樣,他也證明了自己的氣節,寧死也不屈降於曹操,最後從容就義。

所謂氣節這一種東西,平日會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也經常被當做大棒來打別人。但真正的氣節總是在危急關頭表現出來的。但無數次的事實證明,堅持氣節的下場往往不會是鮮花和掌聲,而是折磨和死亡!

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對死亡時體現出自己的氣節,氣節方纔是真正的勇氣。

高順,你就是你,一位真英雄,哪怕歷經時間的磨礪、歲月的侵蝕,你還依然屹立在那裏,你的輝煌戰績和成敗得失都被記錄在史冊上,並沒有漏掉,因爲後人還在評說!戰場上的你,永遠是一個主角!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