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王翦身爲武將,爲什麼曾經出手幫宰相范雎報仇?

王翦身爲武將,爲什麼曾經出手幫宰相范雎報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文:

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衆。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爲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鄉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爲子孫業耳。”始皇大笑。——《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譯文:

王翦臨出發時,請求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秦始皇說:“將軍儘管上路好了,何必擔憂家裏日子不好過呢?”王翦說:“替大王帶兵,即使有功勞也終究難以得到封侯賜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別器重我的時候,我也得及時請求大王賜予園林池苑來給子孫後代置份家產吧。”秦始皇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1

一般來說,有滅國戰功的,十有八九可以進武廟,但今天要說的這位,一滅就是三個。

一般來說,特別能打仗的武將,政治意識出色的不多,大部分是直來直去,腦子裏缺根弦,但但今天要說的這位,人情練達,頗有心機。

一般來說,功勳卓著的武將下場都不會太好,不是兔死狗烹,就是鬱鬱而終,但今天要說的這位,少有的有個榮耀悠閒的晚年,得了善終。

他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

王翦身爲武將,爲什麼曾經出手幫宰相范雎報仇?

2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殺人最多,王翦立功最大。

公元前229年,王翦伐趙,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活捉趙王。

公元前227年,王翦伐燕,攻破燕國都城薊,燕王逃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伐楚,大破楚軍,活捉楚王。

東方六國,王翦一個人幹掉三個,在加上王翦的兒子王賁幹掉了魏國和齊國,替老爸完成了收拾燕國趙國流亡政權的收尾工作。除了最先被滅的韓國之外,老王家父子二人就滅亡了五個國家。

不算韓國,從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1年,這九年時間,趙、魏、楚、燕、齊先後被滅,王翦王賁父子的功勞無人能出其右,這是老王家大出風頭的九年。

3

王翦生在了一個好年代。

經過長期的戰爭和外交消耗,秦國空前強大,東方六國實力衰退,雖說還有一些抵抗之力,有能力給秦國的統一大業製造一些麻煩,但大勢已經不可逆轉。

王翦看似並沒有什麼令人拍案的用兵奇計,好像都是碾壓式的平推,但打贏應該打贏的戰爭,本身就是一個名將的必備素質。

王翦的滅國大行動,真正有些難度的是趙國和楚國,麻煩製造者是趙國李牧和楚國項燕兩位名將。

王翦伐趙,李牧滴水不漏,兩軍對峙一年多,王翦用反間計讓趙國自毀長城幹掉了李牧,從此一馬平川。

王翦伐楚,項燕虎視眈眈,兩軍相持一年多,項燕按捺不住,調動軍隊,被王翦抓住破綻,一舉潰敵,從此摧枯拉朽。

如同高手對陣,在相持中尋找對手的破綻,一擊即中。

王翦身爲武將,爲什麼曾經出手幫宰相范雎報仇? 第2張

4

一個武將,功勞太小,得不到君主的賞識,功勞太大,又會引起君主的猜忌。歷史上有很多功高震主又不懂急流勇退的名將,最終落了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王翦在這一點上處理得十分老到,心機深沉。

王翦除了做到自己的本分,不瞎摻合之外,還有個壓箱底的絕招——自污。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對王翦自污過程的描寫也是正史上第一次對自污進行比較詳細的描述。

當時,秦國準備攻滅楚國,面對嬴政的詢問,王翦認爲“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爲“不過二十萬人”。

於是,秦國任用李信爲統帥,進攻楚國。戰局的發展證明了“薑還是老的辣”這句話的正確性,秦軍先勝後敗,儘管一度攻破楚國首都,還是失敗而歸。

嬴政重新啓用王翦,並給了王翦六十萬軍隊的統領權,這幾乎是秦國的全部家當。在出徵的時候,王翦請求嬴政賞賜自己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不動產,還半開玩笑地說,趁現在大王看得起我的時候,多爲子孫後代置辦些家產。

不僅如此,在秦國軍隊的行軍途中,王翦又接連5次派遣使者向嬴政索取良田,而這時候,秦軍甚至還沒有走出函谷關。

王翦身邊的人也覺得這個主帥實在是太貪婪、太急吼吼了,王翦解釋說,現在幾乎全國可用的兵力都在我手上,大王又是一個多疑的人,如果不是這樣貪婪,無法表示自己永遠站在秦國立場上的決心,要知道這些不動產都在秦國,是帶不走的,我要求得到這些不動產,正是要讓大王不至於懷疑我會叛離國家。

這心機,效果槓槓地。

5

武將和文官之間的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

武將前方打生打死,文官在後方扯後腿,那就危險了。

秦國名將白起因爲和前任宰相魏冉關係密切,纔有機會立下功業,因爲和後任宰相范雎不太和睦,才導致最後的賜死。

王翦身爲武將,急文官所急,曾經出手幫宰相范雎報仇。

范雎和魏國宰相魏齊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范雎擔任秦國宰相後,就揚言要魏國交出魏齊,否則將舉兵伐魏。形勢所迫,魏齊只好棄官逃到趙國,投在平原君趙勝門下尋求庇護。

長平之戰後,王翦獻計,由秦昭王寫信約平原君赴宴,等到趙勝如約而至的時候,突然翻臉,扣押了趙勝,要用趙勝做人質交換魏齊。

魏齊走投無路之下,拔劍自刎,范雎多年的心頭之恨一朝了之。

有着這樣的鋪墊,試想范雎怎麼可能對王翦使陰招、下絆子。

王翦歷任多位宰相,無論是范雎、蔡澤,乃至呂不韋,都對他十分尊重,一方面是王翦資歷深厚威望高,另一方面就是王翦懂得交往、會做人。

6

王翦在攻下燕國都城之後,就打了退休申請報告,三年後再度出山,成功滅楚之後,更是絲毫不戀棧,無論嬴政真心還是假意的勸說,都要徹底隱退,把工作交給年輕人。

功也立了,命也保住了,不僅是自己頤養天年的善終,更是整個家族的延續。

王翦的後代開枝散葉,先後形成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這樣的超級豪門,王翦也成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始祖。

如果沒有王翦當年的識做,又怎會有後來家族的繁盛。

退得果斷、退得堅決、退得徹底,能看清、能想通、能做到,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纔是王翦的厲害之處。

王翦身爲武將,爲什麼曾經出手幫宰相范雎報仇? 第3張

7

歷史總是有着一些微妙的巧合。

當年,王翦在蘄縣(今天的安徽宿州)擊敗了項燕,秦國統一全國之勢不可逆轉。

十四年後,陳勝、吳廣又在蘄縣點燃了推翻暴秦的第一把火。

當年,王翦擊敗了項燕,在自己的功勞簿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六年後,項燕的孫子項羽在河北鉅鹿破釜沉舟對陣王翦的孫子王離,王離兵敗身死。

爺爺輩的恩怨在孫子輩了結。

哪怕王翦心機再深,這也是他想不到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