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士林必讀之書資治通鑑中最重要的五句話,包含社會百態

士林必讀之書資治通鑑中最重要的五句話,包含社會百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編修的一本史書,在這部書裏,司馬光總結了歷代治國的經驗教訓,宋神宗認爲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爲鑑誡,所以定名爲《資治通鑑》。司馬光,就是砸缸的那個小孩!

這本書編修完之後,立即就成爲古代士林必讀之書,在中國古代社會,佔據着極爲重要的地位。在如今社會,如果有人說讀過《資治通鑑》,立即會被人高看一等。可以說,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國史書中,《資治通鑑》排第一!

士林必讀之書資治通鑑中最重要的五句話,包含社會百態

鮮爲人知的是,很多人只知道《資治通鑑》的不凡,卻不瞭解這本書裏!其實,這本書中很多話非常超前,不誇張的說,領先世界千年都沒錯,至今仍是真理,比如以下此書中最重要的五句話!

第一句,在第2卷周顯王十年中寫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顯然,國王也不能不講信用,否則國家都會因此而滅亡。如今,失信問題還少嗎?

第二句,在第4卷周赧王三十一年中寫到: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爲也。這句話意思是,即便殺一個無辜之人,就能得到天下,仁者也不會去做。這句話是不是有強烈的普世價值觀?在好萊塢電影中,經常能看到吧!

士林必讀之書資治通鑑中最重要的五句話,包含社會百態 第2張

第三句,在第14卷漢文帝前十年中寫到: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親疏如一,無所不行,則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這句話最重要的是“法者天下之公器”!想想看,古代就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如今做到了嗎?

第四句,在第18卷漢武帝元朔元年中寫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卻可能不知道從何而來。其實,從中國歷史來看,“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更應該深刻反思這一句話,以如今看來,更值得深思!

第五句,在229卷唐德宗建中四年中寫到:知過非難,改過爲難;言善非難,行善爲難。知道錯誤和說好話都不難,改過自新和做好事才難!這句話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具有正確性。如今指手畫腳之人何其多,但行動的有幾個?

士林必讀之書資治通鑑中最重要的五句話,包含社會百態 第3張

當然,《資治通鑑》中還有很多經典語錄,比如“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封建迷信,還有教導人們錢財觀、百姓是國家之本等,雖說也很經典,但對如今之人來說,不夠振聾發聵!筆者一個小建議,如果各位朋友有時間的話,可以讀一讀《資治通鑑》,瞭解瞭解中國歷史上的酸甜苦辣!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