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明朝開國第一猛將常遇春,1330年出生於元朝南直隸省鳳陽府懷遠。後追隨明太祖朱元璋,功勳卓著,與中山王徐達(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被稱爲明朝的“衛青霍去病”,與強大元朝蒙古騎兵作戰也毫不落下風,一度以數萬兵馬將蒙古鐵騎打的四散潰逃,元順帝得知常遇春要攻打元大都直接北逃了。常遇春因戰功被封大元帥、徵虜大將軍、鄂國公、太子太保等,死後被追封開平王,朱元璋還給了他一個極爲牛掰的諡號——“忠武”,並配享太廟。可就是這麼一個風光無限的威武將軍,卻出身盜匪,曾打家劫舍爲禍一方。且就在其風華正茂得勝歸來的時候卻突然暴斃,其因無人得知。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常遇春出身非常的低微,是最爲貧苦的農民家庭,可能家庭情況連朱元璋都不如。但他志向遠大,並不想和他的祖輩、父輩一樣土裏刨食。他從小就對於武術比較癡迷,常常跟周邊一些武術名家學習,但是他家庭條件差沒有錢交拜師費,就自己勤工儉學來偷師。而且常遇春成年後生的非常威武雄壯,加上天生力大,又擅長騎射,爲之後的征戰沙場奠定了客觀條件。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第2張

英雄生不逢時,元末大亂,民不聊生,有人吃了軍糧,有人卻上山當了響馬。常遇春選擇了後者。他追隨了當時爲禍定遠、懷遠一代的土匪頭子劉聚,並很快成爲了得力干將。年輕人走點彎路,犯一些錯誤也是正常,知錯能改便可以被原諒。常遇春並非池中之物,怎能甘願一直做這種打家劫舍的日子呢?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就萌發了金盆洗手、另謀其主的念頭。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第3張

機緣巧合,常遇春遇到了朱元璋,千里馬遇到了伯樂。二者惺惺相惜,常遇春感念朱元璋是一位接地氣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愛兵如子,志向遠大。朱元璋看重常遇春孔武有力,言語誠懇,作戰勇猛。於是朱元璋很快接納了這個有前科的常遇春,並命其爲先鋒,渡江作戰。首戰衢州便取得了龍遊城的勝利,隨後的攻城戰常遇春更是完全的發揮了他作戰指揮才能。久攻不下之際,迅速轉變作戰思路,突襲內城大敗元軍。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第4張

而後常遇春又取得了九華山之戰的勝利,而在朱元璋渡江奪取採石磯的戰役,常遇春竟然乘坐小船,獨自過江,之後入敵陣殺敵如入無人之境。此等先鋒,朱元璋如得至寶,並在之後的多次的大戰中命常遇春爲先鋒,常遇春這第一猛將的稱號便由此時期叫響了。而到朱元璋佔領集慶(今天的南京)建立應天府的時候,常遇春便由先鋒被升到了大元帥的位置了。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第5張

常遇春在戎馬一生中最大的勝蹟還有打敗同位紅巾軍的陳友諒,常遇春在徐達的指揮下率兵僅1萬人,埋伏在一個六泉口的地方,等待陳友諒自投羅網,後於徐達前後夾擊大敗陳友諒。陳友諒軍被斬首了一萬多人,陳友諒也敗走九江,之後被完全剿滅了。待朱元璋蕩平了南方的勢力後,開始集中主力打擊元朝的殘餘軍事力量了,這段時間也是奠定常遇春爲民族英雄的時期。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第6張

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徵虜副將軍,共計25萬大軍北伐北元政權。徐達與常遇春這對無敵組合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元軍力量。在此征戰中,常遇春常常自己單刀直入,英勇殺敵,獲得了塔爾灣大戰的勝利,從此攻佔陝西。對元大都形成了圍攻之勢。然而就在常遇春準備對元大都實施攻堅戰的時候,元順帝聞風而逃。

明朝第一猛將不是徐達,此人僅憑威名便嚇元順帝北逃 第7張

徐達、常遇春並未放過北逃的元順帝,他們一路由西向北攻佔了山西、陝西、並率軍千里奔襲攻取了元上都開平,打了元順帝繼續北逃至魯王城。留守元上都的元軍蒙古騎兵被常遇春全殲。然而就在常遇春得勝歸來,南下至河北龍關縣時卻突然暴斃在大營中,至於因何而死無人得知。要說是因爲朱元璋覺得常遇春功高蓋主,這也不成立。畢竟常遇春對朱元璋非常忠誠,而且功勞最高的徐達也未曾被治罪,何來要殺常遇春呢?朱元璋驚聞年僅40歲的常遇春暴斃,親自前往哀悼,並追封其爲開平王,準其配享太廟。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