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李世民在位期間不修長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李世民在位期間不修長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秦末時期,出於戰略與防禦需要,而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所修築的戰略工程。如秦朝,爲抵禦匈奴,秦始皇動用近百萬勞動力,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此後歷經千百年,多個朝代均不同程度,不同規模的修築過長城,如漢朝漢武帝,將匈奴擊退至漠北後,趁勢修補了秦朝末年因戰亂而損毀的南北長城。再到隋朝兩帝,用十餘年時間,動用超過兩百萬勞動力,將東迄紫河,西至榆谷的長城連爲一體,長度曾達歷史之最。然而到了唐朝,修築長城的問題卻一度擱淺,甚至很多人一致認定“唐朝無長城”。探究其不修長城背後的真實原因,究竟是因爲“天朝上國”的強大自信?還是盛世華章下的自大狂妄?小編想,對這個問題,很是值得考究一番。

李世民在位期間不修長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首先,咱們來確立一個前提疑問:唐朝爲何不修長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兩方面說起:第一,唐朝控制的疆域之遼闊,超出了前代長城所包含的地域,甚至深入漠北草原,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一統,所以原本作爲抵禦北方胡人的長城,就失去了必要性。第二,唐朝的邊防重心,主要依靠人員力量,即軍隊,而對於城堡等防禦工事的建設,並不十分看重,或者說,唐朝初期強調發展“人防”,而刻意忽略了軍事工程的建設。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唐朝選擇棄修長城,可是在實際情況下,是否當真有不修長城的必要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先明確一個首要前提:長城,究竟是什麼?很多朋友可能會笑,誰還不知道長城是什麼?

李世民在位期間不修長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2張

不就是一節又一節的城牆嗎?其實不然,長城實爲極其複雜的軍事工程,而其主體結構除了衆所熟知的“城牆”外,還兼備以下四個主要部分:戰鬥武器設施,士兵生活設施,預報警情烽堠,行動道路網絡。而這些組成部分,缺少了每一項,都不能建立起完善的戰略體系,長城更不可能完全發揮出具體效用。所以,放眼全局來看,長城其實並非一節又一節的城牆,外加一座又一座的烽火樓如此簡單,僅憑其戰略難點之多,營建工程之多,戰鬥統籌,以及生活所需之多這四點,就可將長城視爲一座極爲複雜的戰略工程體系。

而最初修建長城,是建立在“防禦”的需求之上,因爲漠北草原戰略縱深極爲廣闊,在秦朝時無法有效的進軍塞外,於是秦始皇出於防禦的考慮,纔會修建萬里長城,以便能夠防禦匈奴的同時,也能對外族軍隊入侵提早防範和預警。這就屬於特定時代下的特定羣體,爲保護自身安全,所採取的特殊措施。當兩方政權,或多方政權進行軍事對抗,或發生軍事衝突時,不管有利還是有弊,均會採取防護,而這種防護的具體體現之一,就是長城,只不過這種防護,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但爲了能使防禦的戰略優勢最大化,秦始皇經過一系列的考慮與論證,才最終決定修築長城。

且長城的修築,需要極爲嚴苛的社會條件:一是強權支配,如權力臻於巔峯的秦始皇,能夠以強權動員近百萬人充當勞動力。二是硬件技術,需要完善的工程技術與人員保障技術,同時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修築萬里長城,而不是單純的“有錢”就能修建。三是客觀需求,衆所周知,需求在技術之先,而技術則爲需求服務,如果沒有極其必要的需求,技術自然就無用武之地。四是民族意志,也可看作是政治因素,歷史上幾乎將長城視作重要戰略工事的朝代,均會將民族意志與國家安危係爲一談,而長城作爲連接“民族”與“國家”的紐帶,常見於各類史冊與君臣對話之中。

結合以上四點,便可確立長城的概念,即:長城既是必要環境中,隨保衛自身安全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在特定時期背景下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能夠維繫民族意志,以及維護國家與政治之間整體統一性的精神紐帶。明確了長城的具體概念,就能方便我們站在客觀角度,將長城的具體概念,套用到唐朝的特定時代背景下,通過一番簡短的論證,從而得出“唐朝是否真的沒有必要修建長城?”的結論。

李世民在位期間不修長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3張

首先我個人認爲,唐朝的確沒有必要修建長城。理由有三:第一,強大軍事力量背後,更爲強大凝結的軍事信心。他認爲,有李勣坐鎮的邊疆固若金湯,一個幷州都督公李勣,甚至比費盡人力物力修築的長城所能起到的作用,還要大。第二,唐朝面對外胡勢力,所採取的不同於前朝的外交策略,以及面對遊牧民族強權的攻防戰略。第三,長城自古作爲南北對峙的防禦性戰略工事,前提是要達成“雙方對峙”的局面,而唐太宗本人,包括後來李唐的統治階級,也都有意打破此類固有格局,從而完全佔據形勢主導權,徹底結束長城之南北對立的局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