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爲什麼孔子說樊須是一個“小人”?樊須到底做了什麼讓孔子不高興

爲什麼孔子說樊須是一個“小人”?樊須到底做了什麼讓孔子不高興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語》中有關樊遲的記載共有六處,都是他和夫子之間的問答。由於《論語》的編錄順序並不按照時間的先後,所以這六處問答孰先孰後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據這六處問答所合力展現的樊遲形象來看,他應該是一個很努力又很尊敬老師的學生。每次和先生見面,他都會恭恭敬敬地提問,有時候甚至會一連問好幾個問題。既然是個尊師好學的後生,又經歷過衝鋒戰場的生死考驗,那他的學問應該是越來越好,從情感上來講,也是越來越靠近夫子纔對。所以,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認爲《子路》篇中記錄的樊遲想學種莊稼一事,應該是他和夫子之間留在《論語》中的最早一次對話。可是,就是這次對話,產生了他們誰也不曾料到的嚴重後果,它不僅使夫子被後人誤解了幾千年,也成爲文化革命中夫子貶低和仇視貧下中農而被打倒批臭的重要證據。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原委: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這段話的前半部分說的是樊遲想跟孔老師學種莊稼。一日,樊遲請教夫子如何種田。孔老師一聽,那可不是自己的強項,就據實相告: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說,那就請您教我如何種菜。孔老師只好又說:我也不如老菜農。兩個問題都沒找到答案,樊遲怏怏而出。如果事情只記錄到這裏,那就絕不會造成後來那麼大的負面效應,反而彰顯了夫子“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實事求是態度。可是,夫子實在不滿意樊遲那種心智不明的懵懂狀態,他大聲嘆息一句:“小人哉,樊須也!”

爲什麼孔子說樊須是一個“小人”?樊須到底做了什麼讓孔子不高興

這裏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直呼樊須的大名,一是送了樊須一個“小人”的稱號。這兩點都很明顯地表達了夫子的不悅。我們都知道,古人一般忌諱直呼別人姓名,認爲這是不禮貌的表現。在《論語》裏,當夫子說到弟子時,無論當面還是背後,都喜歡直接叫他們的名字,而不叫姓名,讓人覺得很親切,即便是對跟他叫板的宰予和總被他批評的仲由,他也沒有直呼其姓名。可是對這個老實巴交的樊須,夫子則一反常態,連名加姓一起叫了出來,可見孔老師當時的確不怎麼高興。

至於“小人”,更是表現了夫子對樊須的不滿。不過,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小人”並不與“君子”對舉,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道德概念,不是說樊須的品行有問題。這裏的“小人”實際上是與“大人”對舉,指的是在下位的人,是眼界有限、志向不大的人。在夫子看來,樊須應該從大處着眼,應該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應該學習爲政方略,做一番大事業,真正能使人民安居樂業。所以面對樊須的不悟,面對他執著於種糧、種菜的不謀道只謀食的淺見,孔老師簡直是恨鐵不成鋼,由不得地長嘆一句:“小人哉,樊須也!”接下來,夫子仔細地解釋了原因:身居上位者,如果能夠做到“好禮”、“好義”、“好信”,那就必然會贏得百姓的尊敬、服從以及真心和實情。也一定會吸引四方的百姓揹着抱着他們的兒女前來定居,到時候,人心歸向,百姓各有所能,哪裏還用得着在上位的人去親自耕種呢?換句話講,即使你是個耕田能手,你的地裏出產很高,你又能解決幾個人的溫飽呢?所以,心裏裝着天下,凡事從大處着眼,做到“好禮”、“好義”、“好信”,這纔是學習的着力點。爲什麼要與種田、種菜較勁呢?也許,夫子也知道樊須在保家爲國的戰鬥中立有戰功,所以對他更有一層期待,當樊須一個勁兒地要學種田、學種菜時,也就怪不得孔老師對他大失所望了,失望至極,“小人哉,樊須也”也就脫口而出了。不過,樊須脫下戰袍想學種糧種菜,倒是解甲歸田的絕好註腳。

爲什麼孔子說樊須是一個“小人”?樊須到底做了什麼讓孔子不高興 第2張

正是夫子這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給自己惹來了巨大的麻煩。抓着這個把柄,有人認爲他鄙視農業,有人認爲他鄙視農業科技,有人認爲他有違師道,還有人認爲他瞧不起廣大勞動人民。所以後來很多《論語》註疏的本子,都要在這裏費一番口舌。如曹魏時期何晏的《論語集解》,北宋邢昺的《論語註疏》,南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元代陳天祥的《四書辨疑》,都爲夫子反對樊遲學稼做開脫,可見這句話是怎樣的困擾了後儒。到了20世紀70年代,這句話又被拿出來說事,不過這回沒有人能夠爲孔夫子做辯護律師,因爲這句話被上綱上線地擺在了政治的高度,它是孔夫子仇視貧下中農的有力證據,這個證據和他“克己復禮”妄想變天的思想一起,成了他被徹底打倒批臭的充分理由,在車間、在地頭、在營房、在課堂,在所有可以說話的地方,在所有可以張貼大字報的地方,他的名字成了時代流行語,他的至聖先師形象終於被孔老二所替代。孔夫子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句話居然被派上了這樣的用場。

爲什麼孔子說樊須是一個“小人”?樊須到底做了什麼讓孔子不高興 第3張

可是,歷史還是還了夫子的清白。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高明,他在差不多兩千五百年以前,在反對樊遲學稼中就透露了自己的社會分工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分工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尺。今天我們看近代英國學者亞當·斯密《國富論》和當代其他一些經濟學家有關社會分工的理論,也許會驚詫他們的睿智,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看一看這段樊遲學稼故事,仔細想一想它在歷史上引起的一直不斷的爭訟,就可以推知這種社會分工思想的發展。孟子在《孟子·騰文公上》中明確指出社會分工的必要性,他總結的“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是對夫子社會分工思想的明晰,並且進一步指出了社會分工的兩大類別和特點:“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跳出“階級分析論”的框架,再把新時期關於生產力的新思想放進去,再用西方社會分工理論來觀照,孟子這段兩千多年前的老話就顯出了智慧,而孔老師反對樊遲學稼就不能不說更有一種超前的智慧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