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如果把唐朝各省GDP排名的話誰能排第一呢?山西無疑名列前茅

如果把唐朝各省GDP排名的話誰能排第一呢?山西無疑名列前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論斷堪稱耳熟能詳。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封建時代的小農經濟還是大工業的現代市場經濟,這一論斷從未失去價值。

在古代,吃飯穿衣是人們的頭等大事,而保證農業豐收則是封建帝國的重中之重,“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安史之亂加速了經濟重心的南移,但是縱觀整個唐朝,帝國的經濟重心依舊在北方,而河東(山西)卻又是經濟發達之地。

如果唐朝各省GDP排名,山西一定名列前茅。

如果把唐朝各省GDP排名的話誰能排第一呢?山西無疑名列前茅

農業是封建經濟的基礎與核心,根據氣候學研究,唐朝大部分時期內的氣候相較於現在溫暖溼潤,處於氣候溫暖期。

山西地處中緯度地區,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在唐朝氣候溫暖期內氣候條件優越,溫暖溼潤,特別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山西地形雖然多山,但是也不乏盆地、河谷、臺地等有利於農業發展的地勢。太原、臨汾、運城、長治盆地地形利於農業種植,汾河谷地和黃河沿岸的平坦地區更是農業的中心區。

黃河、汾河等河流爲農業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山西在唐朝時期的水利建設更是走在了時代前列。

山西北部地區和山區林草豐茂,是傳統的畜牧業區域,畜牧業發達。唐朝時期的山西森林覆蓋率較高,山林密佈,自然生態環境明顯好於現在。

唐朝時期,山西可以種植絕大部分的糧食作物,甚至晉中和晉北都有水稻種植的痕跡。

經濟作物的類別和產量也很驚人,大量向周圍地區輸出。

從天寶八年(公元749年)的糧食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河東道的正倉、義倉儲量都名列全國各道之前茅,正倉第一,義倉第三,常平倉第三,這是河東道全境糧食種植全面發展的具體見證。“

由於糧食產量豐富,當時山西不時有大批餘糧外運,以接濟周邊。”

如果把唐朝各省GDP排名的話誰能排第一呢?山西無疑名列前茅 第2張

小農經濟中雖然農業是核心,但是手工業的發展也十分關鍵。

唐朝時期的河東地區資源豐富,手工業發達。

一篇《鹽鐵論》道出了封建帝國對鹽鐵資源的依賴,漢武帝實行鹽鐵專賣更是牢牢把握住了帝國經濟的血脈。河東地域鐵鹽資源豐沛,提煉技藝高超,是大唐經濟賴以依靠的支柱。

據《山西經濟開發史》轉引的研究資料介紹,唐時山西冶煉點佔全國冶煉點總數的32%,居於全國第二。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蒲州津蒲關架設的浮橋,“鑄八牛,牛有一人策之,牛下有山,皆鐵也,夾岸以維浮樑。”

河東解州、安邑的鹽池是唐朝重要的產鹽地,每年的產鹽量達到上萬斛,除了供給京師長安外,還行銷河南、河北等地。

“河東兩池上交的鹽利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等於全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從而有力地支持了中央集權制。”

除了鐵鹽之外,山西其他手工業發展水平也很高。

採銅業十分發達,有佔全國鑄爐數40%的絳州和蔚州,絳州鑄造的銅錢佔全國的絕大多數。彩陶業同樣集中,是唐三彩的主要產出地。

紡織業中以潞州最爲有名,其產品列爲貢品。釀酒業中汾酒、竹葉青早已是全國聞名。

山西手工業的發達製造出大量的剩餘產品,從而帶動了商業的繁盛,促進了山西經濟的整體繁榮。

如果把唐朝各省GDP排名的話誰能排第一呢?山西無疑名列前茅 第3張

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再加之於交通運輸的方便,一定會帶動商業的繁榮。

河東地區物資豐饒,商戶雲集,市場廣佈,城市發達。女皇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是唐朝山西商人的傑出代表,被譽爲晉商的鼻祖。

河東地區貿易的頻繁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城市規模也就成了商業繁榮的一個標誌。

當時的北都晉陽是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第三大城市,除此之外還有潞州、澤州、河中府等都是當時的通都大邑。由於地處北部邊陲,除了王朝內部貿易外,山西也成爲了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的主要貿易地。

雖然多山,但是山西境內的交通還是沒有想象中那麼不便的。

以太原爲中心與陝西、河北、河南以及塞北的大道都通暢無阻。交通的便利方便了人們的遊學、外出,擴大了山西與外界的交流,也方便了外地人到是山西定居。

不同文化的交流匯合也使得山西地域風貌異彩紛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