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老的中國有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常言,它是對無數血的事實的概括。然而這事實在唐太宗這裏卻出現了例外:不僅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將領無一人橫遭殺戮,而且所有“玄武門事變的與謀者,也無一人死於非命,他們不僅各得厚封重賞,而且繼蒙信任,甚至還獲得前所未有的至高榮譽:圖畫凌煙閣。

據《唐會要》載: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下詔,將創業以來的24位功臣圖形畫貌於凌煙閣上,“庶念功之懷,無謝於前載,産賢之義,水貽於後昆”。這24人是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司空、河間王李孝恭,故司空、萊國公杜如晦,故太子太師、鄭文貞公魏徵,司空、樑國公房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特進、衛國公李靖,特進、宋國公蕭瑀,故揚州都督、褒國忠壯公段志元(玄),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宏(弘)基,故尚書左僕射、蔣國公屈突通,故陝東道大行臺尚書左僕射、鄖國公殷開山,故荊州都督、邳襄公長孫順德,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故左驍騎大將軍、郊襄公張公謹,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故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故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戶部尚書、營國公唐儉,兵部尚書、英國公李世積,故徐州都督、胡壯公秦叔寶。——《唐會要》卷四十五《功臣》

享受如此殊榮的這24人中,有創業時期的武將,有治平時期的文臣,有隋朝的降將歸臣,有高祖舊臣,有李建成的黨羽。有的已經死去,有的尚健在。由此可見太宗表彰的包容性大義。而不論是何種情形,他們能夠在貞觀十七年得到表彰,已足見唐太宗對功臣們的長期優容和紀念。他們中的已逝者,非系唐太宗殺戮。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第2張

史已明載,尚在者中的一些人後來未得善終,是別有合理原因,如侯君集、張亮等因爲“謀反”而被斬。即使太宗殺得不盡合情,也不能算是“殺戮功臣”,何況太宗對錯殺張亮,亦曾公開表示悔恨。總之,太宗大抵上未因個人私利或嫌猜疑忌而濫殺功臣,可以稱得是歷史上最能善待功臣的君主。

與此同時,君臣契合,古來所重,而古來君臣真能契合者卻少之又少,其重要原因便是找不到適當的契合點。這一點,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們做得很好,向來是歷朝歷代學習和讚揚的典範。貞觀君臣之所以能夠迅速契合,成爲千古美談,乃是因其很快就找到了一致的契合點。魏徵在貞觀十四年的上疏中說: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第3張

臣聞君爲元首,臣作股肱,齊契同心,合而成體,體或不備,未有成人。然則首雖尊高,必資手足以成體,君雖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禮》雲:“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故”。《書》雲:“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叢脞戰,股肱惰哉,萬事墮哉”。然則委棄股肱,獨任胸臆,具體成理,非所聞也——《貞觀政要》卷三《君臣鑑戒》

其君臣“一體”的認識與太宗如出一轍,這正是君臣的契合點。不過“一體”之中,仍有區別:君爲首爲心,民爲體,臣爲股肱臣,是造成“具體成理”的關鍵,因而君須“明”,臣須“良”。而保證君明的重要條件,無疑是臣的匡救。正是在這種前提下,魏徵引據孟子之論進一步強調,君臣之間應當以嚴格的“禮”作約束:……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第4張

孟子曰:“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糞土,臣視君如寇仇。”雖臣之事小君無二志,至於去就之節,當緣恩之厚薄,然則爲人主者,安可以無禮於下哉!——《貞觀政要》卷三《君臣鑑戒》“禮”本是人情的原則化產物,腹心與手足的關係,正是強調了義務之外的“同情關係”:君臣在“一體”的統一關係中相對平等的,必須有相應的尊重和情義,否則便會產生疏離和敵對。

魏徵還以《尚書》的“撫我則後,虐我則仇”、《苟子》的“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孔子的“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爲水也”等論說來提醒太宗要“深思”、“熟慮”、“戰戰慄慄,日慎一日”地對待臣下。接着,魏徵又論道:夫以一介之夫相結爲友,以身相許,死且不渝。況君臣契合,寄同魚水。若君爲光、舜,臣爲稷、契,豈有遇小事則變志,見小利則易心哉!此雖下之立忠未有明着,亦由上懷不信,待之過薄之所致也。豈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乎?——《貞觀政要》卷三《君臣鑑戒》

古代歷史:唐太宗爲什麼會善待功臣? 第5張

這就把君臣關係提到一般朋友關係之上,已非至死不渝所能盡其情義。而“君爲堯舜,臣爲稷契”,既表明君臣追求的共同性,又強調了君臣義務的相對性,君有君的責任,臣有臣的責任,臣不可不忠,君不可不信。對於魏徵的這些思想,唐太宗“深嘉納之”。在實際政治活動中,上述原則得到落實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唐太宗極其殷切、滿懷熱情地求諫、導諫、逼諫和納諫。他將羣臣首先是作爲“鏡子”,讓他們反映自己的得失——主要是“失”,也就是說他首先斌予臣下監督、批評等權力,然後纔是具體的工作職責,也可以說“職責”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諫諍”。

由此看來,唐太宗李世民能夠善待臣下,最重要的兩點,一個是他心胸寬廣,有容人雅量,還有就是他把臣子視作自己事業上的戰友,互相扶持勉勵,一起鑄就輝煌的事業。很多創業皇帝,在取得天下之後,就覺得功臣們沒有用處了,反而是一個大威脅,自然要兔死狗烹。唐太宗認爲,打江山只是事業的開始,功臣們還應該在取得天下後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個事業永無止境,這可真的是思想決定行動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