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丁日昌是誰?丁日昌生平簡介

丁日昌是誰?丁日昌生平簡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23年出生於豐順縣湯坑圩金屋圍(今豐順縣城)。其高曾祖父爲逃避戰亂,由長樂縣(今五華縣)遷徙到豐順湯坑鄉(時湯坑屬潮州府揭陽縣,豐順縣城位於豐良)居住並繁衍成當地望族。丁日昌舊居位於揭陽市榕城元鼎路中段,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是傳統的“百鳥朝凰”格局,是光緒初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所建。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20歲的丁日昌中秀才,次年補廩生。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丁日昌入惠潮嘉道李璋煜幕僚。“

丁日昌是誰?丁日昌生平簡介

1854年7月(咸豐四年),海陽縣(即今潮州)三合會吳忠恕等圍攻潮州府城,丁日昌以邑紳身份治鄉團,率湯坑鄉勇三百名援救,駐紮韓山師院。9月18日清晨,丁日昌率鄉勇從筆架山渡凌角池,擊潰吳忠恕駐東津部,生擒百餘人,遂解府城東路之困”(《豐順縣志》)。同年,廣東天地會起義軍進攻嘉應州(今梅州),丁日昌爲李璋煜獻計,以堅壁清野的辦法對付起義軍。事後論功授瓊州學訓導,三年後遷任江西萬安知縣。

1860年(咸豐十年),丁日昌在江西萬安當知縣四個月後,其突出的政績和卓越的

才能不但受到廣大紳民的讚揚,而且受到上司甚至朝廷的賞識,被調回廣東辦理洋務。當地紳民挽留不住,啓程之日,“父老子弟設席作餞,奉香擁送者數萬人。”

1861年(咸豐十一年)調任盧陵知縣,正趕上太平軍進攻盧陵,縣城失守,被清廷革職。當時曾國藩正率湘軍在安徽作戰,丁日昌轉投其幕中,爲其襄辦軍務。

1862年(同治元年)奉曾國藩之命,前往廣東督辦厘金。丁日昌在抵達廣州後,發揮自己通曉火器製造的專長,在廣州市郊燕塘親自設計監製成功短炸炮36尊,炮彈2000餘顆。這些武器受到廣東清軍的歡迎,丁日昌因此聲名遠播。

丁日昌是誰?丁日昌生平簡介 第2張

1863年(同治二年),他在廣州郊區燕塘設炮局,仿製西洋大炮和炮彈,後被李鴻章調赴上海,創設炸炮局,製造18磅、48磅等多種開花炮彈,同時也鑄造少量短炸炮,供淮軍攻擊太平軍之用,在進攻常州作戰中發揮了相當的威力。由於他鑄造的大炮在鎮壓各地的起義中起了很大作用,升補直隸州知州,賞戴花翎。在這個過程中,丁日昌的思想發生了兩個重要的變化。一是認爲“太平軍已不足平”,真正構成對清朝威脅的是外國侵略者。

1864年(同治三年)8月,他上書李鴻章,指出中外交通,洋人乘我多事之秋,不時恫

嚇挾制,令人憂憤難忍,必須積極自強以圖禦侮。他認爲外國的長技在於船堅炮利,洋人恃此以挾制中國,我們也可以取其所長以對付洋人。丁日昌思想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他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認識到,中國傳統的生產工藝和手段無法適應近代槍炮製造的需要。舊式泥爐煉不出能夠製造近代槍炮的鋼鐵,用泥模鑄炮也很難使炮膛光滑勻衡。因此,丁日昌產生了改革生產工藝和手段的強烈願望。他在上海與洋人頻繁接觸,已對西人的機器工廠有所瞭解。王韜所著《火器說略》,更使他對近代槍炮的製造原理、生產工藝,特別是車牀等生產工具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寫信向李鴻章推薦王韜,同時建議設立“夾板火輪船廠”,用機器生產近代輪船和槍炮。恰在這時,容閡提出了要在中國發展“制器之器”的主張,丁日昌立即深表贊同。

從手工生產進而追求機器生產,是一個重要的觀念變革。這個觀念變革對中國19世紀60年代洋務自強運動的興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丁日昌以這種新的認識和觀念爲基礎,在上海積極設法,主持收買了美國人設在虹口的旗記鐵廠,合併原來的炸炮局,後又接納容閡從美國購回的機器。

1865年(同治四年)9月,丁日昌正式成立了江南製造局。江南製造局是清政府設立的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它標誌着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的產生。

丁日昌性情本急,加上長期操勞過度,他的身體早就極度虛弱,患有咳血等症。在臺灣又因瘴氣浸染,舊病復發。

1865年(同治四年)10月,被任命爲兩淮鹽運使,他深入各鹽場,向紳士、場丁、竈戶瞭解情況,完成了10餘萬字的調查報告,制訂了《淮鹽章程》、《兩淮甄別章程》、《淮北總略》等章程和規劃,實行改革,興利除弊。

丁日昌是誰?丁日昌生平簡介 第3張

1868年(同治七年)1月,丁日昌升江蘇巡撫,仍駐節蘇州。1868年(同治七年)4月他僱用9艘輪船把3萬石大米運到天津,爲創設輪船公司作準備。但已試航的輪船漕運,卻因頑固大臣的反對被迫停止。

1870年(同治九年)7月,江蘇省鄉試在南京舉行,他特意派出江南製造總局生產的“操江”、“恬吉”兩艘輪船免費接送應試士子,藉以宣傳輪船的優越性。丁在治蘇任內,澄清吏治,整頓地方,全省清理積案27萬宗,得到士民的好感,卻招來守舊派的怨恨。太常寺少卿王家璧3次上疏,對丁肆意漫罵攻擊。頑固派羣起附和。後因母黃氏病逝,丁日昌回粵,在揭陽舊居守制3年。並集資購“平安”號輪船,往來上海、汕頭之間作商業營運。

1875年(光緒元年)6月,丁日昌奉旨北上天津,幫助北洋大臣李鴻章商辦事務。9月,在沈葆楨的推薦下,出任福建船政大臣。1876年(光緒二年)初,又奉命兼署福建巡撫。丁日昌抵任後,提出要對船政局的生產加以革新,希望能派員往外國學習,延聘外國技術人員釆廠當教習。他和李鴻章、沈葆楨等奏準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批留學生35名赴歐學習,其中有嚴復,劉步蟾等人。丁日昌認爲電報可以通軍情,爲海防所必需,積極主張自設電報。他親自與丹麥大北公司交涉,收買了福州至羅星塔電線,成爲中國自營的第一條電報專線。隨後,他又主持架設了臺灣府城至安乎、旗後電線,成爲中國第一條自建電報線。

1877年(光緒三年)8月,他因病離職回籍休養。此後,清廷一再表示希望他再度出任海疆和樞廷要職。

1879年(光緒五年)下諭賞給他總督銜,令他專駐南洋,節制南洋沿海水師官兵,悉心辦理海防事宜。不久,又命他兼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他都因病未能出山。丁日昌雖然身在林泉,但他對國家的防務仍時時予以關注。

丁日昌是誰?丁日昌生平簡介 第4張

1879年(光緒五年)6月,他上奏清廷,對海防等問題提出16條建議。由於琉球的廢滅,他對日本的侵略野心益加警惕,指出日本“三五年不南攻臺灣,必將北圖高麗(朝鮮)”。(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第2冊,第394頁)他大聲疾呼朝野內外一定要齊心協力,急謀自強,否則將國無寧日。他還認識到“民心爲海防根本”,只有老百姓的生計有着落,元氣得到恢復,才能衆志成城,海疆安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統治者們能夠切實關心百姓的痛苦,從根本上使中國強大起來。

1881年(光緒七年),丁日昌獲悉法人對越南之經營日趨積極,他便給總理衙門王大臣寫信,提醒他們予以關注。他說,越南爲法人蠶食,萎靡不振,若聽其自然,必成爲第二個琉球。他建議清廷密派廣西巡撫或提督,與越南密商自強辦法。他自己還曾組織人員翻譯法人所繪著的中越邊境地圖和說明,以揭露法國的侵略行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