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秦昭襄王被同一個人威脅兩次,他爲何不發怒?

秦昭襄王被同一個人威脅兩次,他爲何不發怒?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秦昭襄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秦國統一華夏,攻滅六國,非一世之功,而是奮六世之餘烈的結果。

戰國二百多年的歷史,秦國曆經了六世七代人苦心經營,你可能會有疑問爲什麼是六世七代呢?

因爲其中一位君主活的時間太久,以至於他的兒子在位一年就去世了,故不能把他的兒子當作一世來計算。

秦昭襄王被同一個人威脅兩次,他爲何不發怒?

這位君主就是秦昭襄王,他活了整整七十多年,在中國古代平均年齡並不高的情況下,能活那麼久,此人還真讓人心服口服。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長達半個世紀,如果用五個字概括此人對秦國貢獻的話,那麼“促秦成霸業”就是最恰當的描述。

但秦昭襄王卻在同一人身上栽過兩次跟頭,原因何在?不是別人太強而是他眼裏只有國家。

秦昭襄王堪稱秦國一代強君,竟然被同一個趙國臣子連續威脅兩次而不發作,其實也並不是因爲他怕死。

完璧歸趙中被藺相如威脅。

秦昭襄王繼位初期,雖然朝政一直被自己的母親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把持着,但是自己畢竟是秦國的一國之君,此時的秦國也是戰國一等強國,單單國君的名頭都會讓別國畏懼。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因爲實力不夠,懷璧是有罪的,秦昭襄王聽到了這個消息,決定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

秦昭襄王被同一個人威脅兩次,他爲何不發怒? 第2張

秦王肯拿城池換一個玉璧,這明眼人一看都是假的,當然趙國也不會相信是真的,但是強權就是政治,給吧,自己沒面子,不給吧,秦國又有藉口攻打自己了,這讓趙王很煩躁。

這時候一個叫藺相如的出現了,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是我們最爲熟悉的完璧歸趙的故事,秦昭襄王展現的可是一個十分懦弱的形象,被藺相如威脅的一愣一愣的,我們接着來看秦昭襄王第二次在藺相如面前栽的跟頭。

澠池會盟中又被藺相如威脅。

公元前279年,也就是完璧歸趙後的第四年,此時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秦國攻打趙國也沒討到多少便宜,就想通過外交手段削弱趙國,於是秦王就約趙王在澠池見個面,喝點小酒。

這讓趙王很是畏懼,因爲秦昭襄王最擅長的不是請人喝酒,而是藉着喝酒的幌子把人給扣押不放了,還可能面臨被殺頭的危險,楚懷王是如此,孟嘗君是如此,平原君也是如此。

這次藺相如又站了出來,決定陪着趙王走一遭,到了澠池之後,秦昭襄王又看到了藺相如這小子,兩眼都直了,或者秦昭襄王的酒品不好,喝玩小酒就不提結盟的事,而是讓趙王給自己鼓瑟,趙王無奈只能如此做。

藺相如看到趙王被侮辱不幹了,就用血濺五步威脅秦昭襄王給趙王擊缶,光腳的自古不怕穿鞋的,秦昭襄王也不可能真和藺相如拼命,本來想着扣押趙王的他看着藺相如的不要命和廉頗率軍在遠處的支援,只好作罷,當真和趙國訂立了戰國時最不值錢的互爲同盟永不侵犯的條約。

這兩次被威脅秦國都是最大得利者。

我們看了這兩個故事,似乎秦昭襄王就是一個軟蛋的形象啊,但其實秦昭襄王絕對不是一個怕死之人,縱觀秦昭襄王的一生,似乎還沒有怕的人,連楚懷王他都敢把他囚禁在秦國到死,想捏死藺相如其實也易如反掌,那麼爲何,秦昭襄王沒這麼做呢,這是因爲秦昭王沒覺得自己吃虧。

秦昭襄王被同一個人威脅兩次,他爲何不發怒? 第3張

我們先來看第一次的完璧歸趙,秦國真的想要和氏璧嗎,其實並不見得,要秦國用1座城池換,秦國都不會換,更別說用15座換了,雖然最後和氏璧沒有得到,但是秦國也沒有損失什麼,無非只是秦王丟了一點臉,秦王不殺藺相如也能更好地維持秦趙表面上的平靜。

澠池會盟秦國得到的利益就更大了,這對秦國來說是一場不會輸的會盟,如果沒有藺相如那麼秦王扣押趙王,從而削弱趙國,有了藺相如雖然沒有扣押趙國,但是秦國得到的利益更大,因爲它成功的穩住了背後的趙國,能一心一意攻打楚國而無後顧之憂了。

秦國穩住趙國之後,對楚國發起了猛烈地進攻,白起率軍直接殺入楚國腹地,把楚國的國都都給攻破了,從而佔領了楚國西部大片疆土,可以說這兩次看似是秦王個人的丟面子,但秦國都是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