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奸相”周延儒何以令崇禎皇帝恨之入骨?

“奸相”周延儒何以令崇禎皇帝恨之入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奸相”周延儒何以令崇禎皇帝恨之入骨?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李自成入北京後,崇禎已死,太子被抓。李自成問太子,“你家何以失天下?”太子答:“以誤用賊臣周延儒等”。聽他這麼講,李自成笑了,說,“原來你也明白”。

賊臣是指奸臣、亂臣的意思,太子是否真的明白周延儒是如何做“賊”的,暫且不論,但後來周的的確確被寫進了“奸臣傳”,與嚴嵩、溫體仁等人奸相同列。說來周也是狀元及第的江南一大才子,最終混到被賜死了還讓皇帝父子切齒、史家不齒,其身敗名裂的情形,也算明末的典型人物了。

周延儒字玉繩,宜興人,幼時聰穎過人,弱冠之年便連中會元、狀元,後崇禎即位,年紀輕輕的他就被提成了禮部右侍郎。再後來,竟受崇禎賞拔,一下入閣升任了首輔,而這時他也才37歲。也許是太年輕之故,僅僅幾個月,他也就被口蜜腹劍的溫體仁排擠走了。其間一個可笑的情節是,當他覺得位子岌岌可危時,竟然還巴巴地去找溫幫忙說情。他哪裏知道,正是身邊時時吹捧他的這個人,將他一步步算計了。

“奸相”周延儒何以令崇禎皇帝恨之入骨?

儘管蔽於識人,周延儒卻很擅長迎合揣測崇禎的心意,他一直改不掉的缺點是“任用私人”,只要是身邊的親戚朋友,他都很“照顧”,委官任職,至於被任用的人到底怎麼樣,是否勝任,他從來不管。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在崇禎看來,卻具備最爲閃光的長處——“明敏”。也正因如此,到了時局大壞的時候,崇禎就又想起他,讓他再次入閣。而周延儒的“明敏”,是崇禎剛上臺不久,有年冬天錦州士兵譁變,袁崇煥請求發放軍餉,大臣們都說應該動用國庫趕緊發,只有他揣摩到了皇帝的心理,說:發餉是應該的,但得有長久之計,得弄清楚爲什麼譁變,等等;正是這番話緩解了崇禎的緊張情緒(以爲下面的官員以此來要挾他),並被牢牢記住了。不過,周延儒再次當上首輔,除了這一點,還與他的衆多好友鼎力相助有關,如好友張溥、吳昌時等人,就花了大把銀錢來活動宮內太監。而他上來後,也革除了一些非常明顯的弊政,免除了戰亂地區百姓的稅負,起用和召回了一些有能力有名望的大臣,等等,以致讓崇禎覺得自己這下用對人了。一天上朝,崇禎還專門向周延儒揖拜,說“朕以天下聽先生”,簡直把他當成了救命稻草,再世的諸葛亮。而實際上,周延儒既對縱橫馳騁的農民軍束手無策,更無力整飭吏政,相反,他任由好友吳昌時等人弄權,任由自己的門客盛順等人爲行賄受賄做掮客,不聞不問,甘於做“太平宰相”。隨着局勢越來越糟,朝廷每況愈下,到了崇禎十六年癸未元旦這天,連來上朝的,也就只有兩名大臣了。明季北略記載,崇禎當時還不耐煩的等了又等,纔等來了一些臣子,面對無奈的崇禎,周延儒解釋是“政本怠馳”,他也沒法子,請崇禎乾脆把自己工資給免了予以懲罰,可崇禎喜歡他,客氣的說,先不免了,就這麼這。君臣間相互糊弄了一下,就得過且過了。

如果農民軍不是越來越厲害,如果被周延儒任用的親近人等不是太過分,崇禎可能還會保持對周的好感,庸碌的周延儒也還能一味再糊弄下去,可到時局徹底糜爛之際,所有的紙就也再包不住火了。先是吳昌時遭彈劾被殺,接着崇禎要他代其親征,按說作爲朝廷的主要大臣,代皇帝出征,應該盡心竭力,可他根本不敢跟清軍打,窩在通州,每天吃吃喝喝,還給崇禎送捷報,說自己獲得了大捷。後來,要不是被錦衣衛捅出了真相,崇禎恐怕吊死煤山,都還被矇在鼓裏。

不過,糊弄歸糊弄,崇禎說周延儒“誤了他”,恨其入骨,恨滿朝文武大臣不用命,實際上更該檢討的是他自己,識人用人,本來就是君主的主要本領,自己沒這個本事,看錯了人,卻要說某某不好,這隻能是昏庸之君的做派。而按奸臣標準看,周延儒雖跟任用私人、結黨專權、阿諛奉承、行賄受賄以及欺瞞君主掛的上邊兒,但倒沒怎麼禍害百姓,叛君賣國,頂多是一個庸官,一個貪婪的文人政客而已——當然,也有史料說,一次清軍因迷路受困於泥沼,本來明軍要圍殲的,最後因周延儒的手書而被放行;還有說農民起義軍神一魁也曾借周延儒之力逃竄過,這些隱情,是否與他的門客借其威權上下其手相關,還待考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