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明朝政府真的坐視不管嗎?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明朝政府真的坐視不管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努爾哈赤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1583(明萬曆十一)年,年僅25歲的努爾哈赤以爲父親塔克世和祖父覺昌安報仇爲號召,聚集了一部分人馬向圖倫城進發。圖倫城城主乃當年唆使明軍襲擊建州左衛的尼堪外蘭,原本此舉並沒有什麼不妥,與努爾哈赤的牽扯也不是很大,然而,不幸地是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卻在這場明朝與建州左衛的戰爭當中因爲某種原因被明軍給誤殺了。以至於,努爾哈赤與明朝統治者和尼堪外蘭之間結下了刻骨的仇恨,但囿於當時實力的不足,努爾哈赤自知不能與當時的明帝國勢力相抗衡,因此,怒火中燒的努爾哈赤便將對明朝統治者的仇恨暫時的轉移到了尼堪外蘭身上。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明朝政府真的坐視不管嗎?

當年五月,努爾哈赤集合了薩爾滸城城主諾米納、噶哈善等人的力量準備奪取圖倫城,不料尼堪外蘭望風而逃,直至三年後,努爾哈赤纔將尼堪外蘭的勢力消滅於明朝境內。至此,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步伐纔算真正邁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一步。努爾哈赤攻克圖倫城一戰也被史料《清太祖武皇帝實錄》給記載爲“太祖起兵”,因此,自“太祖起兵”伊始,從某種程度上講拉開了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帷幕。與此同時,從歷史進程的角度上也不難發現,自尼堪外蘭的勢力被消滅後,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步伐也迅速增大,其餘一些部落隨着尼堪外蘭的倒臺也都自知大勢已去,紛紛歸順於努爾哈赤。因此,綜上所述可以這麼說:攻克圖倫城是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所邁出的第一步,而尼堪外蘭的消滅才真正成爲了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過程中的一道“分水嶺”。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難發現,在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似乎始終是在與尼堪外蘭做鬥爭,而其最大的“敵人”——明朝統治者,好像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與努爾哈赤有着過多的碰撞和摩擦。相反,從某種程度上講明朝政府還幫助了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譬如:公元1586(萬曆十四)年,當尼堪外蘭在躲避努爾哈赤的追殺過程中曾逃入了明朝境內,而明朝統治者卻放任於努爾哈赤帶兵攻入境內捕殺尼堪外蘭。因此,從這一層面上也不推出,當時的明朝統治者與尼堪外蘭的關係還算融洽。那麼,作爲當時最高統治者的萬曆皇帝,爲何要與努爾哈赤之間建立起這麼一層特殊的關係呢?以至於變相的坐視努爾哈赤的崛起而不顧?這豈不是自己挖個坑往裏跳嗎?

本文的研究內容:

在覺昌安父子死後,明朝政府爲了表達歉意給予了努爾哈赤一定的賠償,承認了其在建州左衛的地位。與此同時,明朝政府在對於尼堪外蘭的處置過程中卻有所“偏心”,不僅沒有替努爾哈赤報“殺父祖之仇”,反而將尼堪外蘭的地位提升了一個檔次,使其在建州女真當中迅速崛起,成爲了明朝統治者在建州女真當中的設置的“走狗型人物”,任明朝統治者所使喚。如此一來,便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努爾哈赤報仇的決心。

尼堪外蘭作爲明朝統治者設置於建州女真的“己方勢力”,企圖利用尼堪外蘭的崛起達到制衡建州女真各部的目的。然而,若干年後,當尼堪外蘭爲躲避努爾哈赤的追殺逃入了明朝境內,明朝當局統治者爲何卻任憑努爾哈赤將其擊殺呢?這一舉動豈不是與當時明朝統治者利用尼堪外蘭制衡女真人的做法互相矛盾嗎?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明朝政府真的坐視不管嗎? 第2張

其實不然!衆所周知,尼堪外蘭在努爾哈赤勢力崛起之前乃是明朝統治者在建州女真內部培養起來的勢力,其終極目的便是使女真內部達到相互制衡的局面。然而,當努爾哈赤崛起後,明朝統治者發現他比尼堪外蘭更爲適合成爲達到目的的人選,因此,尼堪外蘭自努爾哈赤崛起開始,便被明朝統治者給無情的拋棄了,轉而開始扶持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也恰恰是藉助明朝政府的支持迅速地走向崛起,從消滅尼堪外蘭到統一建州女真的一系列過程中做的得心應手。與此同時,努爾哈赤在統一建州的過程中還屢次嚮明朝政府視好,達到一種迷惑明朝統治者的假象。譬如:公元1588(萬曆十六)年,女真之中的“賊寇”克五十偷偷抄掠明朝政府設置於開源地區的柴河堡,使明軍損失慘重。然而,此時正處於統一建州女真收尾階段的努爾哈赤卻擔當起維護明朝邊境安全的“重任”,主動將賊寇克五十擒拿歸案,獻給了明朝政府,並且還將克五十搶掠過去的物資財產一併歸還給了明朝政府。據史料《明神宗實錄》記載:

努爾哈赤在團結周邊勢力的戰略上由“團結葉赫親,以哈達爲事”後改爲“棄葉赫,婚哈達”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明朝政府真的坐視不管嗎? 第3張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當明朝政府在支持哈達部的時候,努爾哈赤立馬將眼光投向了哈達,從而間接的維護了明帝國在遼東的政策,促進與明朝統治者的關係。因此,從種種跡象中足以表明,當時的努爾哈赤在各方面都是極力配合明朝政府的。那麼,努爾哈赤這一目的又是爲何呢?其實很簡單,努爾哈赤的這一系列做法其實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使其在明朝統治者眼前所製造的假象更加深入骨髓,與此同時,也能更方便的藉助明朝政府的勢力達到統一建州女真的目的。

除了以上這一主要原因,明帝國其實還有其他的“難言之隱”。公元1582(萬曆十)年,一代名臣張居正不幸去世,與此同時,似乎也意味着這個歷經張首輔“妙手回春”的大明帝國再次陷入了“病入膏肓”的處境。政治體系的腐敗,演變成了天災的頻繁降臨,再加上當時蒙古勢力的不斷入侵,致使這個正處於衰退之際的明帝國有點措手不及,以至於無暇顧及遼東地區努爾哈赤勢力的崛起。

另一方面,在明朝統治者的眼裏,也始終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的崛起所帶來的影響能威脅到當時遼東地區的局勢,且當局統治者一直被侷限在當初制定的戰略(扶持哈達部)上,而自從哈達部領袖王臺死後,哈達部隨即陷入了內亂之中,葉赫部首領則藉機替代了哈達部成爲了執掌海西女真大權的最終贏家。這一局勢的變動,並沒有被明朝統治者所重視,以至於沒能及時調整在遼東地區的政策,仍然將“賭注”壓在哈達部領袖王臺的子孫身上用來牽制其他的女真勢力,但此時此刻,這一政策已然不能實現了。與此同時,努爾哈赤表現出來的極其“忠順”又完全的麻痹住了明朝統治者的雙眼。當這一系列的因素相互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所造成的最終結果便是:明朝政府坐視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最終反過來抗衡明朝政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