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臏與龐涓是怎麼鬥智鬥勇,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孫臏和龐涓是好朋友,早先一起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在魏國當將軍。他考慮到自己才能不及孫臏,便把孫臏騙到魏國,然後羅織罪名,把孫臏投進監牢,砍掉兩隻腳,還在臉上刺了個字,想使孫臏永遠成爲廢物,無人起用。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不久,齊國有使者到魏國。孫臏以罪犯的身份祕密與齊國使者會面。當時,齊、魏兩國關係緊張,戰爭迫在眉睫。孫臏請求齊國使者把自己解救出去,自己將幫助齊國戰勝魏國。使者便偷偷把他裝入車中,運到齊國,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他對如流,老謀深算。齊威王把他當作老師一般尊敬。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第2張

當時,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以孫臏爲將教援趙國。孫臏說;“我臉上有刺字, 且身體殘廢,不宜爲將。”齊威王改以田忌爲將,以孫臏爲軍師,居中策劃。田忌想直接帶兵進入趙國。孫臏說,“如今魏師攻打趙國,情銳部隊在外,國內一定只剩下老弱病殘。將軍不如徑直襲擊魏國都城,魏師必然解趙之圍還牧國都。這樣,既解了起國之圈,又使魏師疲於奔命。”田忌採納了孫臏的意見。魏師果然回兵自救,齊師以邀待勢,戰於桂陵,大獲全勝。

不久,魏國又以康涓爲將出兵攻打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救援, 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問道,“早救好好還是晚救好?”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第3張

盂相鄒忌說。“不如不救。 ”

田忌認爲:不救的話,韓國定會投降,那魏國麼然強大,將成爲我國的重大威脅,所以不如早救。”

齊成王徵求孫臏的意見,“在韓、魏兩家之兵尚未疲勞時,我們便出兵數授,那我們齊國就要代韓國受魏國的攻擊了,以後反而要請求韓國來援助我們,聽韓國的命令,如今魏下定了滅韓的決心,韓眼看要亡國,一定會屈身和我們發好。所以,不如和韓國深結友好,答應救援,卻等兩國疲憊以後再出兵。這樣,既可使韓國稱臣,又可乘魏國的疲勞,使兩方面都畏懼我們。”齊威王大爲讚賞暗中答應韓國使者一定援救,卻遲遲按兵不動。魏國見齊國不救,更加放心地進攻,韓國則憑藉齊國會援救,不肯投降。兩國接連五戰,韓國皆敗。於是韓國向齊國稱臣。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第4張

齊威王見時機成熱,乃以田忌等人爲將,以孫臏爲軍師,起兵救韓,和上次教趙一樣,直取魏國首都。龐涓聞知,趕緊率領大軍從韓國撤回,迎擊齊師。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第5張

孫臏對田忌說。“魏兵向來強悍勇猛,不把我們齊國將士放在眼裏,認爲我們膽小怯戰。我們不妨將計就計,於是下令,進入魏國領士後的第一天,挖十萬個“鍋竈做飯,第二天,減爲五萬鍋竈,第三天,減爲兩萬。龐涓見此,大喜,說,“我本來就知道齊兵膽怯,果然是這樣。進入我國領土才三天,逃胞的就超過一半。”下令步軍在後面繼續前進。自己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趕齊國大軍。

孫臏和龐涓之間是怎麼鬥智鬥勇的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呢 第6張

孫臏計算着龐涓的行程,估計當晚可到一個叫馬綾的地方。這裏道路狹窄,兩旁有許多險要去處,又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樹木,最適於理伏部隊。孫臏叫人把路旁一棵大樹的皮颳了,在上面寫了“龐涓死此樹下”六個大字,然後部署一萬名神箭手埋伏在道路兩邊,約定當晚樹下有人舉火時即同時放箭。

這天晚上,龐涓果率騎兵到達馬陵。見樹上有字,即叫人舉火照明,看是何字。他還沒來得及讀完,齊軍就萬箭齊發,喊聲動地。魏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昏了頭,頃刻大亂,各自逃命。龐涓自知智盡兵敗,難逃一死,遂拔劍自殺於大樹之下,但至死不服氣,狠狠地說:“想不到竟使孫臏小子成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