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趙武靈王)

公子成,是趙國身歷趙成侯、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四朝的重臣。他是趙成侯之子、趙肅侯之弟、趙武靈王的叔父、趙惠文王的叔祖父。

雖然後來在沙丘之亂中,公子成、李兌困死趙武靈王,在後世看來有悖爲臣之道,但是,歷史上的公子成決不是趙國的奸臣和罪臣。不信的話,請聽筆者細細道來。

一、兄弟情

趙成侯時期,作爲公子的趙成已經逐漸成長起來,與哥哥公子語一道被父侯寄予厚望,進行重點培養。正是有了這個基礎,公子成在後來處理政務和變亂應急時才顯現出了臨危不亂、從容不迫的氣度和能力。

應該說,公子成與哥哥公子語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兄弟倆自幼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使得後來在面對變亂時團結協作、同心同德、一致對外。

趙成侯二十五年(公元前350),趙成侯崩殂,作爲太子的公子語繼位爲新的趙侯,是爲趙肅侯。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2張

此時,趙肅侯與公子成兄弟倆應該不會忘記,二十五年前,他們的父侯趙成侯剛剛即位時,宗室公子勝起來造反,要奪取父侯的君位,國家內部因這場變亂而分裂,亂了幾個月後才被平定,影響深遠。兄弟倆聯合執政面臨的更大困難是,趙成侯二十二年(前353)至二十四年(前351),邯鄲城被魏國的軍隊霸佔了將近二年,國都被外國軍隊佔領,國將不國的日子纔剛剛結束一年,因爲戰亂,趙國可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

由此可知,趙肅侯、公子成兄弟倆從父侯手裏接過的趙國,其實是一個爛攤子。復興國家之路走得會很難。好在兄弟倆團結一致,正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嘛。還有一個優勢是,他們都還年輕,正是幹事創業的好時候。

正當兄弟倆要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的時候,國內又出了亂子。不服趙肅侯繼位的宗室公子趙緤,發動一幫人起來作亂,要奪取大位。

叛亂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邯鄲城,城內準備響應者也做好了裏應外合的準備。

眼看着哥哥君位不保的公子成主動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擔,組織軍隊佈防,對城內同情公子趙緤的民衆曉以大義,將擒獲的不願投降認罪的頑固分子當衆處斬,穩定了城內局勢。然後,他率軍主動迎戰叛軍,將軍心不齊的叛軍擊潰。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3張

公子趙緤見大勢已去,趕緊逃到了韓國,申請政治避難,此去再也沒能回到趙國。

趙肅侯元年(前349),趙肅侯以公子成爲相邦,封安平君,兄弟倆一同主政趙國。可見,他倆確實是兄弟情深。

公子成見國家面臨的安全局勢依然不容樂觀,就主要負責軍隊操練,穩定國內局勢。公子成確實有先見之明,因爲不久一場變亂又降臨到了趙國。

趙肅侯三年(前347),逃到韓國避難的公子趙緤遙控指揮國內遺留的同黨公子範發動叛亂,叛軍也向邯鄲城發起了強勢進攻,被政府軍給擋在了城外。最後,公子成率軍出戰,將公子範擒殺,叛亂平定。

同年,公子成辭職,不再擔任相邦,推薦大戊午接任,讓這位趙成侯時期的相邦繼續秉政。

這以後,公子成一方面主管趙國軍政,一方面也對朝政發揮着重要影響,可謂趙國政壇的二把手,真正的實權派。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4張

(趙武靈王)

二、叔侄情

趙肅侯二十四年(前326),趙肅侯崩殂。趙國政局再次面臨着變數。

深受趙肅侯信任的大臣肥義、陽文君趙豹主動去請公子成出來暫時主持朝政,因爲太子趙雍還在韓國做質子。

公子成往趙國朝堂上一站,那些覬覦大位的宗室們都不敢輕舉妄動了,畢竟當年公子緤、公子範起來奪位失敗的前事不遠,足以爲戒。

不久,十五歲的趙雍被韓國派軍護送回來,順利繼位,是爲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重用趙豹、肥義等人,以趙豹爲相、肥義管軍,公子成主動讓權,甘居幕後

後來,趙武靈王決意變革,進行胡服騎射,請教叔父,公子成並不熱心。但是,趙武靈王多次去勸告,做叔父的思想工作,最後公子成同意了,還以身作則,親自穿着胡衣在國中走動。之前對穿胡衣有意見的臣民,見德高望重的公子成都穿了,也就沒意見了。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5張

公子成的行爲,爲侄子大力推行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後,趙武靈王更加尊重這位叔父,但是並不放權予他,可能是有所顧忌吧。畢竟,公子成在趙國朝野的影響力太大,他的威望早已超過了年輕的趙武靈王。作爲君主,有這麼一個作爲大臣的叔父,想必晚上睡覺也不會安枕無憂吧。

公子成也不會想不到這一點,所以就以年老多病爲由,將權力悉數上還侄子,安心在家養老,不去幹預朝政,這樣雙方互不猜忌,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最好的關係。

逢年過節的,侄子來看看叔父,或約叔父一起吃頓飯、下下棋什麼的,需要決定的國家大政方針來向叔父請教請教,既給了面子,又收買了人心,雙方相安無事,保持一種看起來十分和睦的叔侄關係,不是很好嗎?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6張

三、祖孫情

趙武靈王先後冊立過倆太子,一個是公子章,一個是公子何。

公子章是趙武靈王首位夫人所生,是長子,自幼被作爲大位繼承人去培養,也很爭氣,令大家都滿意。缺點是,生母死的早,失去了來自內宮的有力支持。所以,後來他的太子之位被生母吳娃深受君王寵愛的公子何給取代了。

對於改立太子這樣的大事,按說趙武靈王應該徵求一下叔父公子成的意見。不知道公子成是如何表態的,也許他見長大後的公子章已經不是可塑之才,就同意了,或者不同意改立太子,但是趙武靈王沒有聽,也或許,趙武靈王壓根沒有來請示叔父,畢竟此時的趙武靈王已經不是那個剛即位的十五歲少年了,而是已經主政趙國二十多年的一代雄主了。

作爲叔祖的公子成,對於兩個侄孫的太子位改易,多少有點力不從心了,對於趙國朝政的把控能力,他已經有點捉襟見肘了。既然如此,就隨它去吧。

這個時候的公子成已經年高,確實到了該好好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時候,可是,趙國並沒有讓他繼續清閒下去。因爲明眼人都看的清楚,公子章在主父的支持下,勢必要與兄弟趙何一決雌雄,奪回失去的大位。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7張

趙惠文王四年(前295),沙丘之亂爆發。公子成不忍心見父兄苦心經營多年的國家就這樣被變亂給整垮了,就率領軍隊,指揮了他一生中第三次的平叛作戰。

公子成寶刀未老、能力不減當年,很快平定了叛亂,殺掉了作亂的侄孫公子章,也將叛亂的幕後主使侄子趙雍給困死了。他爲趙國平定了戰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之後,侄孫趙惠文王趙何請公子成再次出山,擔任趙國的相,主持朝政。公子成沒有推辭,欣然應允。他給兄長當過相,這回又給孫子當相,這之間的時光,已經匆匆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只不過,這一任的相邦,他做的不久,最多也就一年吧,就去世了。也許他是憂勞成疾,也許是累壞了,畢竟年齡不饒人啊。他若能再長壽一些,再多輔助趙惠文王幾年,等國君長大,後來的李兌也就失去了專擅朝政的機會。可是,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他已經無法左右身後之事了。想想,不禁讓人唏噓、惋惜、痛惜和感慨。

個人認爲,公子成在沙丘之亂時果斷出擊,剷除了公子章反叛勢力,避免了國家分裂和進一步變亂,與他前兩次平叛一樣,都是愛國的正義之舉。後世不能因爲平叛時死了公子章和趙武靈王,就對他進行指摘和非議。總體來說,對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他還是有很大貢獻的。蓋棺論定,他的一生是應充分肯定的,他是趙國的大忠臣。

在沙丘之亂中困死趙武靈王的安平君趙成,本是趙國的大忠臣? 第8張

(趙惠文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