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學家朱維錚逝世

歷史學家朱維錚逝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今天】2012年3月10日,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朱維錚逝世。

歷史學家朱維錚逝世

3月14日下午,上海龍華殯儀館銀河廳內,歷史學家、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朱維錚遺體告別儀式在這裏舉行。百餘名社會各界人士懷着悲痛的心情前來送別。

歷史學家朱維錚逝世 第2張

朱維錚追悼會

復旦大學師生聯名題詞的輓聯:“璞蘊樑溪視周洙泗無忘求索真文明,幽微能燭照不愧書生本色;才通古今智徹天人尤思走出中世紀,直道敢弦張堪稱學界楷模。”表達了對先生的評價。陸谷孫、虞雲國、葛兆光、姚大力等學者,從山西、廣東、北京、江蘇等地趕來的朱先生的弟子,和許多復旦師生、各界人士都來送朱先生最後一程。

朱維錚先生對骨灰安置的最後遺願是:“在復旦找一棵樹把我埋了。”朱先生的愛人當時則回答:“不如這樣,我先把你放在書房,等我走了之後,把我們的骨灰一起找兩棵樹埋下,看看哪一棵樹長得更好。”

朱維錚簡介

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門化,留校任教。朱先生治學嚴謹、功力深湛,是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學術史、中國史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近代史等多個領域的著名歷史學家,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2006年曾獲德國漢堡大學榮譽博士,這是漢堡大學授予中國人的首個榮譽博士,也是自季羨林之後德國高等學府授予中國人的第二個榮譽博士。他師承陳守實、周予同先生,繼承了復旦優秀的史學傳統,治學能力和成果在早年即爲學界所矚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導者、開拓者和建設者,主持整理、編選和校注多種重要典籍,是促進國際文史學術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朱維錚成就

曾兼中國史學會理事、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上海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諸職十多個。現仍兼《九州學林》常務編委和多個學術文化機構的學術顧問。

二十多年來相繼應聘擔任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埃森高等文化研究院,韓國高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大學等客座教授十五次。曾任臺北駐市學者。2006年由德國漢堡大學授予榮譽哲學博士。近年曾任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重讀近代史”的專欄作家。

曾主持編過《中國文化》研究集刊、《中國文化史叢書》、《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叢書》、《傳世藏書》經學史類和諸子類,以及國際學術會議論集《傳統文化再估計》、《基督教與近代文化》、《儒家思想與未來社會》等。曾任《儒藏》五經總義類主編。

已刊史學論文及講演錄約二百篇。除上述著作外,還輯編校釋有《章太炎選集》註釋本(合作),《章太炎全集》第三卷(《訄書》《檢論》三種集校本,《康有爲卷》(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本),《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五四卷;主編文集《馬相伯集》、《利瑪竇中文著譯集》、《徐光啓全集》等。論著多種有海外版和英文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