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康熙的三皇子無心爭儲 爲何會捲入政治漩渦中?

康熙的三皇子無心爭儲 爲何會捲入政治漩渦中?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子奪嫡”這段歷史廣爲人知,也常常被歷史愛好者們津津樂道,整個事件充分反映出中國封建會社時期權力鬥爭之殘酷,勾心鬥角、冷酷無情,爲了獲取最高統治權,完全置親情於不顧。然而本文主角卻是這場事件的“另類”人物,他重情重義爲人耿直,本無心參與政治鬥爭,之所以涉足“九子奪嫡”完全是出於情感上的本性使然,此人便是(康熙帝)清康熙聖祖仁皇帝之三皇子——誠隱郡王愛新覺羅•胤祉。

愛新覺羅•胤祉(後因雍正皇帝即位,爲避諱而更名爲愛新覺羅•允祉,本文以未更名爲準,其兄弟名同用未更名)生母是榮妃馬佳氏。榮妃應該是康熙比較寵愛的一名妃子,也是生育最多的妃子,其中康熙前十位皇子有五位都是馬佳氏所生,其地位可見一斑,只可惜活至成年的只有一女一子,胤祉就是其唯一成年的兒子同時也是她最小的孩子,經歷了多重喪子之痛後的榮妃看透宮禁事變,在後宮中過着平逸的生活。

也許胤祉受到其母親的影響,對政治似乎並不熱衷,但是胤祉在文學和書法,以及騎射方面都極爲出色,在衆皇子中絕對算得上是佼佼者,其主持編纂的兩部大書《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影響深遠,是當時的自然科學寶庫和百科全書,清史大咖閻崇年先生曾評價:皇三子胤祉是很傑出的一個科學家。然而就這樣一位無心爭奪皇儲,置身研究科學學問的皇子,爲何一生幾次受到皇帝處罰,最終落了個囚禁而終的下場呢?除封建專制社會政治鬥爭這一客觀原因外,筆者認爲,也和其特立獨行的個性和方嚴剛峻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康熙的三皇子無心爭儲 爲何會捲入政治漩渦中?

 1、放鬆自我約束釀成大錯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分封皇子,這一年胤祉被晉封爲誠郡王,同時被晉封爲王爺的皇子只有大阿哥胤禔爲直郡王(皇四子胤禛,五子允祺,七子允祐,八子胤禩僅封貝勒),由此可見此時康熙皇帝對於自己三兒子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然而翌年九月,他因在敏妃喪百日內剃頭,受到康熙皇帝的責罰,被降爵爲貝勒,王府裏自長史以下都被不同程度的懲處(這裏簡單說一下,這位敏妃就是十三阿哥怡親王胤祥的生母)。

大清王朝有明確規定,皇家喪禮大臣百姓百日內不可以剃頭,剃頭就是犯罪。雖然敏妃生前沒有得到康熙皇帝的冊封,但去世僅七日便追封爲貴妃(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閏七月初二被追封爲敏妃),可見敏妃在康熙皇帝的心裏是有一席之位的,你胤祉居然百日內公然剃頭,顯然是大不敬,因而遭到處罰。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胤祉爲人行事很不謹慎,自我約束比較放鬆,對一些“小來小去”的錯誤行爲很不在乎而釀成大禍。

2、晉封親王到達人生頂峯

雖被降爵處罰,但是胤祉並沒有就此消沉,他本就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皇儲之爭也不大熱心。他有他喜歡的事情,那就是文學、書法和科學,在這段時間他組織自己的那些布衣門客們(如陳夢雷、楊文言、周昌言等)編纂書籍,那部較有影響的百科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就在這段時間完成(成書於康熙四十五年),在這其間,康熙皇帝知道他這個三兒子在科學知識方面較有造詣,於康熙四十三年命胤祉勘察皇宮三門的底柱,胤祉很好的完成了任務,而這部著作也着實讓喜愛科學的康熙皇帝爲之大讚。

自康熙四十六年之後,康熙皇帝每年都會到胤祉府邸舉行家宴成爲慣例,這對於胤祉來說是極大的榮恩,側面也反映出康熙皇帝對三兒子的喜愛。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分封皇子,胤祉被晉封爲誠親王,這次晉封除了復立太子有功(下文詳述此事件)外,其文學、科學成就絕對是主要因素。

其後,康熙皇帝又任命胤祉率領庶吉士何國宗等人編修律呂、算法等書籍。諭曰:“古歷規模甚好,但其數目歲久不合。今修曆書,規模宜存古,數目宜準今。”(《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康熙五十三年成書並進獻康熙皇帝,康熙帝命他將律呂、曆法、算法三者合爲一書,親自命名爲《律歷淵源》。至此可以說胤祉其個人的人生成就達到頂峯,文學以及科學方面的造詣絕對在衆兄弟之中首屈一指。

康熙五十九年又晉封其子弘晟爲世子(封世子就表明其親王爵位可以世襲一代,而並非依照例律降爵承襲),俸祿與貝子相當,這是康熙皇帝對胤祉成就的又一更高的肯定。胤祉通過其皇子身份的天然優勢以及自身文學、科學的良好修養爲自己人生贏得了較高的成就。然而進入雍正皇帝時期,胤祉的人生便急轉而下,削爵禁錮,罷黜世子,其悲慘遭遇都與政治鬥爭是不可分開的。

 3、削去爵位幽禁抑鬱而終

胤祉之所以能參與皇儲奪嫡的政治鬥爭,完全是性情使然。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並將其關押,大阿哥胤禔屢次向康熙皇帝“揭發”太子惡行,例如說太子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並不完全屬實),並且暗地裏潛蒙古喇嘛巴漢格隆詛咒太子胤礽,這在迷信的封建社會是極其毒辣、陰險的行爲。胤礽與衆皇子唯與胤祉關係要好,這是因爲胤礽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胤礽出生不久便去世了,康熙皇帝就安排胤祉的母親榮妃馬佳氏撫養胤礽,所以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關係十分要好。

胤祉看不下去大阿哥等人對太子的迫害,於是他決定挺身而出,要知道此時太子已廢,幫助太子就是跟其他阿哥集團對立,將來皇權落入其他阿哥手中,胤祉極可能會因此遭到迫害,但是他並沒有想那麼多,他想到的就是兄弟情誼,捨我其誰?於是胤祉開始暗中調查大阿哥行跡,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發現了大阿哥詛咒太子劣行,並找到物證,情況屬實,遂彙報康熙皇帝。

此時康熙皇帝被再議立太子事宜搞得焦頭爛額,無奈之下也有意要復立太子,剛好這個彙報給了康熙皇帝一個臺階,遂於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劣行乃是被皇長子胤禔私下裏陰謀魘鎮”爲由,復立太子並將大阿哥削爵囚禁,同時晉封胤祉爲和碩誠親王,胤祉也便就成爲了“太子黨人”。

康熙的三皇子無心爭儲 爲何會捲入政治漩渦中? 第2張

後來事情的發展誠如大家所知,胤礽太子位再次被廢,最終皇四子胤禛繼承大統,也就是雍正皇帝。對於胤禛的繼位胤祉是不滿的,繼位之初朝中上下一時充滿關於繼位的流言蜚語,而胤祉就是這些流言的宣傳者之一,這讓雍正皇帝十分惱火,責令胤祉去看守景陵(康熙皇帝陵寢),此時受到責罰的胤祉如能收斂一些,過些時日也就平安了事了,但是胤祉對於這個懲罰大發牢騷,認爲作爲親王不應該看守皇陵,被雍正皇帝得知,因此加罪其世子弘晟,罷黜其世子之位,成爲閒散宗室。

雍正皇帝感慨說“如誠親王其才甚屬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無不洞晰,而用之之難尚然如此”。本人認爲雍正皇帝這是真心話,如果雍正真想“找茬”的話,根本就不能給胤祉機會,看看胤禩集團那些兄弟們的下場就知道了。

雍正六年,胤祉向蘇克濟索要賄賂事發被人彈劾,胤祉在雍正皇帝前與王公大臣辯駁,態度很可能比較傲慢,甚至表現出對皇帝的不尊重,雍正皇帝責備其無視君臣之禮,當時大臣商議給胤祉處罰是削奪他的爵位並囚禁在家,但是雍正皇帝說“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允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誠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謂盡若輩之罪也。”(《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只降其爵位爲郡王,但降罪責於其子弘晟,弘晟被宗人府囚禁(弘晟沒少跟他阿瑪吃瓜酪)。

雖然雍正皇帝因對其兄弟迫害而被後人詬病,但本人認爲,雍正皇帝這兩段對胤祉的評語是真心的,作爲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雍正皇帝十分清楚胤祉的政治資本,也瞭解胤祉的才能,更清楚胤祉對自己繼承帝位的種種不滿不屑。應該說就目前雍正皇帝對胤祉的懲處是留有情面的,有意想通過對其子弘晟的處罰來警示胤祉。我們可以設想,假如胤祉能夠收斂一些,不參與、不宣傳流言,態度上稍加謙卑隱忍,我想很有可能胤祉會被雍正皇帝委以重任,只可惜這些都是設想。

真正讓雍正皇帝對其“忍無可忍”是在雍正八年五月,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去世,本來在雍正八年二月的時候,兄弟二人矛盾緩和,胤祉被複晉封誠親王(從這點可以反映出雍正皇帝對這位三哥的態度),但是誰知胤祉在胤祥的葬禮上表現極“不盡如人意”,清史稿上記載短短一句話“怡親王之喪,允祉後至,無戚容”。

假如胤祥僅僅是一位普通的親王,你胤祉作爲兄長參加葬禮時這種表現還勉強說得過去,但是胤祥可是雍正皇帝最信任最親近的兄弟,是皇帝的“肱骨”是皇帝的“臂膀”啊,可以說胤祥就是國家的“2號首長”,你這種漫不經心的表現並不僅僅是對胤祥無禮,簡直就是根本不把雍正皇帝放在眼裏。

康熙的三皇子無心爭儲 爲何會捲入政治漩渦中? 第3張

所以隨後莊親王胤祿彈劾胤祉:允祉乖張不孝,暱近陳夢雷、周昌言,祈禳鎮魘,與阿其那、塞思黑、允娥交相黨附。其子弘晟兇頑狂縱,助父爲惡,僅予禁錮,而胤祉銜恨怨懟。怡親王忠孝性成,允祉心懷嫉忌,並不懇請持服,王府齊集,遲至早散,背理蔑倫,當削爵(《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

胤祉下宗人府議罪。雍正皇帝遂命奪其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他的家人和他一起被囚禁,弘晟然仍被禁在宗人府。雍正十年,胤祉在禁所中鬱鬱而終,享年55歲,朝廷還是依照郡王等級將其安葬。乾隆二年,乾隆皇帝追諡其爲“隱”。在我們扼腕其悲慘結局的同時,也不得不嘆息他的“咎由自取”,可憐之人,往往總有可恨之處。

歷史上雍正皇帝確因對其兄弟的迫害而被後人詬病,但就胤祉的人生結局,筆者認爲其主要原因還是源於他的性格缺陷,與雍正皇帝的迫害關係不大。胤祉重情義不畏強權,但也不注重細節,對自己的行爲約束過於放鬆,甚至藐視皇權,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嗤之以鼻,對領導的批評教誨不以爲然,最終得此大禍而鬱鬱而終。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如何處理領導以及同事之間的關係,是很值得借鑑的,正所謂“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這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真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