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解密: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解密: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冉閔的名聲,歷史上從沒有像今天一樣如雷貫耳,甚至還有網友幫他僞造了一篇漏洞百出的《殺胡令》出來。
  不過冉閔作爲後趙的大將,殺過後趙的“國人”——羯人,這個是沒有疑問的。
  晉書載:
  “閔知胡之不爲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爲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時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
  這裏面“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應該就是網友僞託冉閔的《殺胡令》史料依據了,確實在鄴城殺了,還殺了不少,老少男女總共20多萬人。
  這一段,《十六國春秋》、《魏書》都有記錄,事情自然是真實的,至於有沒有皇漢們所期望的殺絕羯胡,歷史已有答案。
  在後趙政權崩潰後,羯人仍有衆多遺種留存,而且一個比一個生猛、暴虐。

解密: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比如爾朱榮、侯景,都是鮮卑化的羯人,前者鎮壓了六鎮起義後覆滅了北魏,後者渡江後將江浙一帶化爲焦土,間接摧毀了南樑。
  羯人作爲“五胡亂華”中的主力之一,登上歷史舞臺的過程卻與大漠無關,而是始自中原,確切地說,在上黨郡武鄉縣的羯室(今山西榆社縣)。
  中國的史書,在石勒這個“馬賊皇帝”出場之前,對羯人毫無關注。直到羯人和匈奴人的屠刀幾乎將北中國屠戮殆盡的時刻,才從石勒身上追根溯源,瞭解到羯人是南匈奴19種中“羌渠種”的小部,早在東漢時期即已內遷到今天山西省境內。
  內遷的羯人雖然保存着部落組織,仍有大小酋帥,但和他們的宗主南匈奴人一樣,早已不再遊牧爲生,主要從事農業,又因爲戰亂和被販賣爲奴,流散到河北各地,才以羯胡之名單獨出現。
  然而,以羯人爲統治民族的後趙政權,最強大的時候,地盤也沒能深入草原,而是在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區活動,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高鼻、深目、多須,屬於高加索人種。
  簡單地總結,羯族是隨南匈奴南下的“羌渠”別部,這個“羌渠”又是什麼呢?前輩學者的意見不一,有說是羌人與匈奴混血的,有說是呼揭國的,有說是小月氏的,陳寅恪先生和蒲立本先生的意見相近,也是比較有語言學根據的解釋,認爲羌渠即“康居”。
  “康居”是漢魏時期西域古國,疆域在今天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北部是遊牧區、南部是農耕的粟特人城邦。
  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這些粟特國家中,有安國、石國、康國,唐朝的著名叛將安祿山,父親就是康國的胡人,而他的部隊裏,也有一支特殊的人馬,名爲“柘羯”(也稱赭羯、拓羯)。
  有趣的是,《大唐西域記》記載颯秣建國(康國)多有“赭羯”;《新唐書》說安國有“柘羯”,這個赭羯就是僱傭的專職武士,其來源則多爲北部的康居遊牧人;《通典》裏記錄東突厥滅亡時,可汗所屬的“柘羯”不來歸降唐朝,可見東突厥汗庭也有這個編制。
  作爲後人我們知道,康居人就多爲高鼻深目多須的相貌,按照語言劃分,則屬於突厥語族。
  再來看唐朝安史之亂中的“柘羯”,與安祿山的另一支特殊部隊“曳落河”一樣,也都是精選壯勇形成的僱傭軍,並以收義子的方式籠絡到身邊,區別是,“柘羯”是騎兵,“曳落河”則是步兵,以契丹、奚等民族爲主要兵員、這個詞彙一直被契丹人所繼承,到了遼代,還發展爲“拽剌軍”,是遼軍中專門的步兵部隊名稱。

解密: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第2張

根據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芮傳明的研究,“柘羯”和“曳落河”的突厥語語音恰恰可以對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禁衛軍右翼皇家騎兵和左翼近衛步兵,而後者已經是14世紀末後的產物了。
  陳寅恪先生曾指出,康居招募勇士組成軍隊叫做“柘羯”,在進入中國後被省略爲“羯”,也就成爲他們新的族稱。
  冉閔的名聲,歷史上從沒有像今天一樣如雷貫耳,甚至還有網友幫他僞造了一篇漏洞百出的《殺胡令》出來。
  不過冉閔作爲後趙的大將,殺過後趙的“國人”--羯人,這個是沒有疑問的。
  晉書載:
  “閔知胡之不爲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爲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時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
  這裏面“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應該就是網友僞託冉閔的《殺胡令》史料依據了,確實在鄴城殺了,還殺了不少,老少男女總共20多萬人。
  這一段,《十六國春秋》、《魏書》都有記錄,事情自然是真實的,至於有沒有皇漢們所期望的殺絕羯胡,歷史已有答案。
  在後趙政權崩潰後,羯人仍有衆多遺種留存,而且一個比一個生猛、暴虐。
  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後人所繪侯景像,此人曾挾持梁武帝、梁簡文帝,自封爲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比如爾朱榮、侯景,都是鮮卑化的羯人,前者鎮壓了六鎮起義後覆滅了北魏,後者渡江後將江浙一帶化爲焦土,間接摧毀了南樑。
  羯人作爲“五胡亂華”中的主力之一,登上歷史舞臺的過程卻與大漠無關,而是始自中原,確切地說,在上黨郡武鄉縣的羯室(今山西榆社縣)。
  中國的史書,在石勒這個“馬賊皇帝”出場之前,對羯人毫無關注。直到羯人和匈奴人的屠刀幾乎將北中國屠戮殆盡的時刻,才從石勒身上追根溯源,瞭解到羯人是南匈奴19種中“羌渠種”的小部,早在東漢時期即已內遷到今天山西省境內。
  內遷的羯人雖然保存着部落組織,仍有大小酋帥,但和他們的宗主南匈奴人一樣,早已不再遊牧爲生,主要從事農業,又因爲戰亂和被販賣爲奴,流散到河北各地,才以羯胡之名單獨出現。

解密: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第3張

然而,以羯人爲統治民族的後趙政權,最強大的時候,地盤也沒能深入草原,而是在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區活動,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高鼻、深目、多須,屬於高加索人種。
  簡單地總結,羯族是隨南匈奴南下的“羌渠”別部,這個“羌渠”又是什麼呢?前輩學者的意見不一,有說是羌人與匈奴混血的,有說是呼揭國的,有說是小月氏的,陳寅恪先生和蒲立本先生的意見相近,也是比較有語言學根據的解釋,認爲羌渠即“康居”。
  “康居”是漢魏時期西域古國,疆域在今天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北部是遊牧區、南部是農耕的粟特人城邦。
  險些被冉閔殺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麼人?
  這些粟特國家中,有安國、石國、康國,唐朝的著名叛將安祿山,父親就是康國的胡人,而他的部隊裏,也有一支特殊的人馬,名爲“柘羯”(也稱赭羯、拓羯)。
  有趣的是,《大唐西域記》記載颯秣建國(康國)多有“赭羯”;《新唐書》說安國有“柘羯”,這個赭羯就是僱傭的專職武士,其來源則多爲北部的康居遊牧人;《通典》裏記錄東突厥滅亡時,可汗所屬的“柘羯”不來歸降唐朝,可見東突厥汗庭也有這個編制。
  作爲後人我們知道,康居人就多爲高鼻深目多須的相貌,按照語言劃分,則屬於突厥語族。
  再來看唐朝安史之亂中的“柘羯”,與安祿山的另一支特殊部隊“曳落河”一樣,也都是精選壯勇形成的僱傭軍,並以收義子的方式籠絡到身邊,區別是,“柘羯”是騎兵,“曳落河”則是步兵,以契丹、奚等民族爲主要兵員、這個詞彙一直被契丹人所繼承,到了遼代,還發展爲“拽剌軍”,是遼軍中專門的步兵部隊名稱。
  根據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芮傳明的研究,“柘羯”和“曳落河”的突厥語語音恰恰可以對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禁衛軍右翼皇家騎兵和左翼近衛步兵,而後者已經是14世紀末後的產物了。
  陳寅恪先生曾指出,康居招募勇士組成軍隊叫做“柘羯”,在進入中國後被省略爲“羯”,也就成爲他們新的族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