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人利用飛鴿傳書,飛鴿是怎麼確定位置的呢?

古人利用飛鴿傳書,飛鴿是怎麼確定位置的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俠劇中所出現的“飛鴿傳書”,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古人們訓練“信鴿”,利用鴿子“歸巢”的習性,來達到“千里之外飛鴿傳信”的目的。

古人利用飛鴿傳書,飛鴿是怎麼確定位置的呢?

在那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年代,飛鴿傳書簡直就是E-mail一般的神器,然而看似簡單的“飛鴿傳書”實則內藏玄機。

人類在至少三千年前,就開始大量使用信鴿。據說當年張騫出使西域時,隨身帶去了很多長安城官府專門養的信鴿,每當要彙報時把信息附在信鴿身上,鴿子飛回長安城的巢穴,朝廷能得到前方的信息,達到送信的目的。

再比如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張九齡,他是廣東韶關人,因遠在長安城做官,常年不能見到遠在廣東的老母親,於是張九齡在長安養信鴿,老家人在廣東養信鴿,然後派人互送信鴿,平時思念母親了或者有什麼事了,就互放信鴿,在長安的信鴿飛回廣東的巢穴,在廣東的信鴿飛回長安的巢穴,從而達到互相通信的目的,張九齡當年家養羣鴿,與母親互通信的故事被稱爲“飛奴傳書”,還傳爲一段佳話。

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羣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寄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之爲“飛奴”。時人無不愛説——《開元天寶遺事》

當然了,我們最熟悉的飛鴿傳書,應該還是在軍事的,信息的快速傳遞,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我國有明確歷史記載的軍用信鴿,是宋代。國外就更多,一戰二戰列強都有大量裝備。

即便二戰通訊能力第一的超級強國美國,在裝備了大量有線無線電通訊裝置以外,仍然裝備大量信鴿。美軍的信鴿是在通訊失效的情況下,同後方進行必要的緊急聯絡,是單向的。而英國海軍也保持傳統,出航時船上都帶着軍用信鴿,據統計二戰時,英國飼養的信鴿達20萬隻。

信鴿的缺點是,一般它們只會歸巢。比如我在上海養了信鴿,現在帶到南京,它會迅速飛回上海送信。但我現在在武漢,想要將信送到南京,卻沒有辦法,因爲信鴿只會飛到上海。

所以,信鴿是有很大侷限的,在今天已經沒有使用的意義,更多的是偏娛樂性質的玩樂。

不過在古代,其可是有大用處。那麼信鴿的背後,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呢?

首先你的挑選信鴿,不是所有的鴿子都適合做信鴿的。

挑選信鴿是有講究的,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品質優良的信鴿是“飛鴿傳書”這門技術的基礎,因此在選擇信鴿時尤其不能含糊。

北京玩家子在挑選信鴿時講究“三型二羽”,頭形、鼻形、尾形、膀羽、尾羽。簡單來說就是“頭形橢圓鼻形長,尾形寬厚尾羽茂,膀羽均勻飛的高”。

具體操作的方法:

“飛鴿傳書”分爲兩種,第一種是“單程傳信”,第二種是“往返傳信”。

單程傳信:“歸巢”是鴿子的天性,利用這種動物天性,可以培養出十分優秀的信鴿。但要注意,鴿子的“歸巢”是單程性的,好比我再A點飼養了一隻信鴿,當我需要遠行時,則將信鴿帶在身上。

古人利用飛鴿傳書,飛鴿是怎麼確定位置的呢? 第2張

在到達B點之後,把寫着“有內鬼終止行動”的紙條綁在信鴿腿上,信鴿便會在天性的驅使下回到A處,傳達的我信息。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信鴿不是送信,只是回家而已,回家路上你把信綁在它的腿上捎回來而已。

訓練方法:首先,將信鴿飼養在一個固定的地點大約三週之後,信鴿就會將這個地點作爲棲身的巢穴,此時便可以將信鴿帶到距離巢穴較遠的地方進行“放飛實驗”, 來測試信鴿是否能夠完成歸巢任務和測試信鴿歸巢的時間。

這個實驗是要循序漸進的,比如,第一次將信鴿帶到距離巢穴200米的地點進行放飛,信鴿順利返巢,返巢的用時3分鐘。

第二次改變距離時間,比如500米,8分鐘……

如此反覆測試且不斷加長範圍,並記錄信鴿返巢所用的時間,便可以達到讓信鴿進行單程傳信的目的。

往返傳信:

前面說過,一般信鴿只會歸巢,單向行動。但是合理的訓練後,是可以進行往返傳信的。只不過其訓練的要求更爲複雜,而且具有條件限制,僅適合距離較短的信息傳遞。一般都是兩個驛站之間的信息往來。

訓練方法:將信鴿的巢穴分爲A、B兩個地點,白天讓信鴿在A點進食,晚上再把信鴿帶回B點休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之後,便可以讓信鴿養成“白A晚B”的歸巢習慣,從而達到AB兩地往返傳信的目的。

這便是“飛鴿傳書”的祕密,也是信鴿能夠達到指定地點傳遞信息的關鍵所在。當然,這種方式並不是太保險,因爲鴿子畢竟是動物,陸上很容易出意外。除非萬不得已,一般重要的信件情報還是會選擇傳統的方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