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九子奪嫡最後雍正獲勝,那些沒參與奪嫡的阿哥們過得怎麼樣?

九子奪嫡最後雍正獲勝,那些沒參與奪嫡的阿哥們過得怎麼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清朝。

康熙帝是個雄才偉略的帝王,國家治理得好,兒子生的也多,據記載,康熙的子嗣多達35人,序齒(載入族譜)的有24人,其中最爲著名的當然是四阿哥胤禛(yìn zhēn),也就是日後的雍正帝,次一等的就是與胤禛爭奪皇位的8位皇子,即九子奪嫡的參與者們。

九子奪嫡形成五大朋黨,最終以胤禛爲首的四爺黨獲得勝利,胤禛繼位,其餘四個朋黨的人們全都遭到清算,下場都不算太好,甚至可以說很慘,那剩下15位沒有明確參與爭儲的阿哥們下場如何呢?

這15位阿哥至少具有三個屬性中的一個,一是生母地位低,二是年齡小,三則是性格平和,他們也可以按照去世時代分爲三類,即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去世。

在康熙年間去世的皇子有四位,分別是:六阿哥允祚(zuò)、十一阿哥允禌(zī)、十八阿哥允祄(xiè)、十九阿哥允謖(sù)。

無一例外,他們全都是年齡小的,也都沒活到成年,算是早夭。至於四人是病死的還是其他,不清楚,史書沒有太多關於他們的記載。

九子奪嫡最後雍正獲勝,那些沒參與奪嫡的阿哥們過得怎麼樣?

剩下11位,壽命都是比較長的,按去世年份排列。

1、七阿哥允祐——1730年病逝,享年51歲。

七阿哥允祐屬於生母地位低的,他的生母地位比八阿哥的生母還低,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爲成妃,這時候允祐都快四十了。

而且允祐身體還有殘疾,不過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他身體的哪個部位有殘疾,但跟其他精於騎射的兄弟們相比,他是絲毫沒有當皇帝可能的,所以他做人很有分寸,雍正也給予他很高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有分寸並沒能遺傳,允祐的長子弘曙在康熙晚年曾經隨十四阿哥允禵一同西征,被雍正貼上了允禵死黨的標籤。

雍正在解決了八爺黨之後,也向弘曙下手了,他被革除世子爵位,就是不知道允祐的死與此有無關聯。

2、十五阿哥允禑(xú)——1731年病逝,享年39歲。

關於十五阿哥的記載不多,只知道他是漢人嬪妃所生。其生母王氏身份不高,爭儲的希望幾乎爲零。

清宮規定只有嬪位以上的妃子才能撫養自己的孩子,所以允禑年幼時,是交給德妃撫養的,而德妃是雍正的生母,允禑跟雍正的關係還可以。

允禑病逝後,雍正給他上的諡號是“恪”,按照諡法的解釋,恪是“溫恭朝夕”的意思,也就是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這是很高的評價了。

3、五阿哥允祺——1732年病逝,享年54歲。

五阿哥允祺從小被仁憲皇太后撫養,仁憲皇太后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她非常討厭漢文化,在撫養允祺時也嚴禁他學習漢文,導致允祺九歲時還看不懂漢字。

隨着清朝漢化的日漸加深,懂漢字是參政的必要條件,允祺文化水平低,先天就跟皇位絕緣,康熙心知肚明,也很少給這個兒子安排差事。

無官一身輕,允祺性格也比較佛系,壓根不惹事,康熙和雍正對他的態度都很好,他去世時,雍正評價他: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

不過允祺五十多歲就掛掉跟雍正還是有關係的,允祺的同母弟九阿哥允禟是雍正的眼中釘肉中刺,生母宜妃又跟雍正母子不和,再算上雍正的睚眥必報的個性,允祺活得那叫一個膽戰心驚,長期心理壓力巨大,這對他的壽命是有影響的。

4、十七阿哥允禮——1738年病逝,享年42歲。

十七阿哥允禮沒有直接參加奪嫡,但擺明也是四爺黨的,理由很簡單,雍正二年八月,雍正發上諭給宗人府:着加怡親王俸銀一萬兩,果郡王着照親王給與俸銀俸米。

怡親王也就是十三阿哥,雍正的死黨,他享受親王雙俸待遇,而允禮身爲郡王,卻能享受親王的待遇,不是雍正的人那就見鬼了。

乾隆繼位後,又下旨恩准允禮“永賜與親王雙俸”,也就是說允禮一家,哪怕以後降爵不是親王了,親王的待遇也仍然不變。

後來允祿捲進去逆案,乾隆想敲打敲打一下這兩位叔叔,找藉口削了允祿和允禮的權。

結果允禮就死了!

這就讓乾隆太尷尬了,不僅親臨允禮的喪事,還可憐十七叔無子,把自己的六弟弘曕,過繼給了果親王一脈爲嗣,承襲果親王爵位。

5、二十二阿哥允祜(hù)——1744年病逝,享年34歲。

二十二阿哥允祜是衆多阿哥中比較不出衆的一位,比乾隆還小几個月,最高爵位只是貝勒,最後病逝。

6、二十阿哥允禕(yī)——1755年病逝,享年50歲。

九子奪嫡最後雍正獲勝,那些沒參與奪嫡的阿哥們過得怎麼樣? 第2張

二十阿哥允禕是康熙晚年纔出生的,跟雍正關係很疏離,再加上智商可能發育得不太完全,爲人比較二逼,最高爵位只到貝勒,終生未能封王。

允禕有多二逼呢,他的輝煌戰績包括兩次以生病爲理由抗旨,拒絕雍正派他去祭陵的決定。

敢惹皇帝那自然是找削,允禕的爵位一降再降,由貝勒連降三級至輔國公。

允禕給雍正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在去世前,雍正特意留下遺命,不準允禕殿內給雍正的遺體行禮,生怕他整出什麼幺蛾子。

這就很尷尬了喔,其他人都能去就他不行,還是乾隆給面子讓他進去了,同時恢復其貝勒爵,然後派他去守陵,允禕算是跟守陵槓上了。

這麼二的人也沒誰整他,最後善終。

7、二十一阿哥允禧——1758年病逝,享年48歲。

二十一阿哥允禧的年齡與乾隆相仿,只比乾隆大半歲。因此,允禧雖然名義上是雍正的弟弟。但實際上,雍正把他當兒子看。按照慣例,雍正給他封了貝勒爵位,後來還晉封爲郡王。

與二十阿哥允禕不同,允禧爲人低調,且文化造詣很高,雍正和乾隆兩父子都很欣賞他,雖然沒有封親王,但是仕途很順利。

允禧也沒有兒子,在他死後,乾隆將自己的兒子,皇六子永瑢過繼給他爲孫,封貝勒,後來封郡王,再封親王。

8、十二阿哥允祹(táo)——1763年病逝,享年78歲。

十二阿哥允祹是康熙所有兒子中活的最長壽的,這可能跟遺傳有關係,他的生母定妃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妃嬪,活了97歲!

據說定妃對允祹管教很嚴,允祹在康熙後期很受重用,有好幾次也想參與奪嫡之爭,但每次都會被定妃攔下來,這是他沒被清算的一大原因,也是在母親的屢次訓導下,允祹懂得了明哲保身,得之不驕,失之不躁。

不過允禑跟雍正的關係並不好,多次被雍正屢次找茬削減爵位,郡王降爲貝子,貝子再降到鎮國公。偏偏允禑心態好,一直活的很灑脫。

乾隆繼位後,對叔叔們好多了,晉封允禑爲和碩履親王后,允禑一如往常,也沒有表現得很嘚瑟,心態好的人長壽還真是真理。

9、十六阿哥允祿——1767年病逝,享年73歲。

十六阿哥是十五阿哥的同母弟,生母地位低,也使得他很早就學會明哲保身。康熙年間,允祿被其它兄弟戲謔爲“十六聾”。意思是耳朵不好使,經常聽錯話,經常犯糊塗,而他並無殘疾,顯然是故意裝傻充愣。

有沒有可能允祿是真的傻呢?沒有可能,因爲他下注非常準,表面上不支持任何一方,實際上是支持雍正的。雍正繼位後,投桃報李,直接把莊親王的爵位給了允祿。

莊親王那可是世襲罔替的親王,比一般親王好太多,已故莊親王雖然沒有兒子,卻有好幾個親侄子,雍正直接讓允祿摘桃子,擺明是自己人。

乾隆繼位後,允祿繼續委以重用,被任命爲總理事務大臣,兼管工部事務,食親王雙俸。

可惜允祿並沒能一直保持早年的明哲保身,後來心態飄了,捲入了弘晳逆案,被乾隆給削了權。幸好乾隆比他爹寬厚多了,允祿還是善終。

10、二十四阿哥允祕(bì)——1773年病逝,享年58歲。

二十四阿哥允祕是康熙最小的兒子,比乾隆還小五歲,名義上是乾隆的叔叔,實際上乾隆待他如弟弟一般。

允祕雖然年紀小,但可能在雍正上位過程有所幫助,因爲雍正對他太好了,他成人時,雍正下旨冊封他爲和碩誠親王,還是跟乾隆和弘晝同時冊封的,乾隆和弘晝都是雍正的兒子,冊封親王很正常,允祕憑什麼?

九子奪嫡最後雍正獲勝,那些沒參與奪嫡的阿哥們過得怎麼樣? 第3張

不過年紀差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很有喜感的。康熙去世時,允祕只有七歲,他的成人禮是雍正幫他主持的,他的冊封禮和拜師禮都是乾隆主持的,乾隆名義上是他的侄子,實則更像哥哥。

11、二十三阿哥允祁——1785年病死,享年72歲。

二十三阿哥允祁也是出身比較低的皇子,但他的心態絕對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的,他的爵位也完全是靠命熬出來的。

雍正在位時,按例給允祁封了貝勒,到乾隆初年犯了錯,從貝勒連降兩級到了鎮國公。此後三十多年,允祁的爵位一直都是鎮國公,成爲康熙兒子中爵位最低的一個。

不過允祁出生晚,壽命又長,到後來成了康熙唯一在世的兒子。

允祁68歲時,乾隆念他年紀大了,把他的爵位往上提了一級,晉封爲貝子。

允祁70歲時,乾隆念他年紀大了,重新將他的爵位恢復爲貝勒。

允祁72歲時,乾隆念他年紀大了,給他加郡王虛銜。

虛銜,即不拿郡王食俸,還是貝勒待遇,而且允祁也不是真正的郡王,他沒有王號,他的兒子繼承爵位時,也只是貝子爵位。

允祁的一生很平淡,年輕時被乾隆削了他的爵位,年逾七十纔給他恢復,乾隆也沒把這個比他還小的叔叔當根蒜。

總的來說,只要不涉及皇位爭奪,這些皇子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