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他是商紂王帝辛之子,武庚爲什麼要叛亂?

他是商紂王帝辛之子,武庚爲什麼要叛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XXX,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武王滅商以後,又回到了西方的鎬京。但他並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而是清醒地看到,偌大一個商王朝,牧野一戰就頃刻瓦解,確實有許多教訓值得吸取。雖然周王朝從原來商王朝的附屬國一躍而成爲征服者,但處理殷王朝的遺民和對廣大東部地區的統治確實使武王大傷腦筋。周武王每想到這些問題,心裏就很是緊張,經常攪得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有一天,周公旦發現武王心事重重,不由問道:“尊敬的天子,您大概有什麼心事吧,不然怎麼睡不好覺呢?”武王的心事被周公猜透了,便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向周公和盤托出說:“是呀!我總是在想:因爲老天爺不保佑商朝了,所以在不到61年的時間裏,商朝每況愈下,終於被我們滅掉了。而當初老天爺保佑商朝滅夏建國時,特意降下有能力的人才360多名。雖然這些人並沒有爲商朝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也使商朝延續了600多年。今後老天爺對我們周朝保佑不保佑呢?每想到這些,我又怎麼能睡得着覺呢?”

接着,武王又對周公談了自己對鞏固周朝統治的一套想法。他說:“我們一方面要把那些敢於反周的人,像對待紂那樣無情地殺掉。另一方面還要想方設法爭取更多的人服從我們。但是,爲了能把周朝的德政傳遍天下,最根本的還是要把我們西方的根據地建設得更加鞏固。此外,伊、洛之間過去是夏王朝活動的中心,雖然地勢平坦,沒有什麼險阻可守,但這裏是天下之中,形勢很是重要。伊、洛一帶就像老天爺給我們蓋好的房子一樣,只要不離這‘天室’太遠,老天爺就會永遠保佑我們!”

周武王選定了號稱“天下之中”的洛邑,就是看到了從這裏既可以方便地到達西方的鎬京,也可以加強對東方新徵服地區控制的優越地理條件。

周王朝滅商二年以後,周武王由於日夜焦慮勞神,一病不起。周王朝的大臣們深知周朝的統治地位並不十分鞏固,而且當時成王年少,武王如果死去,他很難應付複雜的政治、軍事局面,所以一個個都心急如焚。

據說,周公爲武王的病曾向上帝、祖先祈禱。他命令太卜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說:“您們的子孫武王發積勞成疾,臥病在牀。您們若需要他回到天上去侍候的話,還不如讓我周公且去代勞呢!您們這些先王要保佑武王治理好周國,爲後世子孫們打好永遠統治天下的基礎。只有這樣,您們的宗廟裏纔會香火不斷,千秋萬代受到後世子孫的祭祀!”

周公祈禱以後,雖然由於精神作用,武王的病稍微好了幾天,但沒過多久,武王還是死去了。

武王死後,成王年紀很小,所以就暫時由周公代替成王治理周國,歷史上稱爲“周公攝政”。

他是商紂王帝辛之子,武庚爲什麼要叛亂?

周公權力的增大,引起了管叔、蔡叔等人的不滿,他們到處散佈流言蜚語說:“周公獨攬大權,將對成王不利!”一時欺騙了很多人,連與周公共事多年的燕召公也對周公產生了懷疑。

周公向周王朝的重臣師尚父和召公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說“經過我們的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的幾代艱苦創業,周朝纔有了今天的規模。一旦在我們這些人手裏發生了叛亂,使周朝失地或亡國,又有什麼臉面見這些先王於九泉之下呢?而現在擺在大家面前的形勢是:武王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成王年紀小,天下人心不服。我甘冒篡國的嫌疑,暫時代替年幼的君主管理國政,還不是爲了能保住我們周王朝的江山!”

姜尚和召公理解了周公的磊落用心,支持他輔佐成王並幫助他安頓了其他的姬氏兄弟。

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不甘心商朝的滅亡,利用了武王新死、成王年幼和管叔、蔡叔、霍叔與周公的矛盾,想乘機擺脫周王朝的控制。他與管叔、蔡叔、霍叔勾結起來,並糾合了東方的徐、奄、熊、盈、薄姑等過去殷王朝的屬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叛亂。

周公奉成王之命,與太公望、召公奭等帶兵東征,首先打敗了武庚和管叔、蔡叔等人,殺掉了武庚和管叔,把蔡叔等人流放。接着又揮師東進,對那些與武庚一起作亂的各國大加撻伐,一舉滅掉了參與叛亂的東方各國。

這次東征,前後共用去三年多時間。自此,周王朝消滅了東方諸國的反抗勢力,開始深入東方,逐步實現了對東方廣大地區的控制。

周公東征這一關係到周王朝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在周初銅器的銘文上也多有記載。一些傳世銅器,特別是解放以後發現的一件“保卣”的銘文,爲我們提供了極爲有價值的史料。“保卣”銘文是這樣的:

乙卯,王令保及殷東國五侯,(誕)兄(荒)六品。蔑於保,易(錫)賓。用乍(作)文父癸宗寶尊彝,遘於四方,(會)大祀佑於周。在二月既望。

這段銘文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說:“乙卯這一天,成王命令太保(召公奭)抓住了武庚以及跟隨他作亂的東方五國的首領,一舉滅掉了這六個國家。成王慰勞並獎賞了太保。太保也很高興,對其屬下也進行了賞賜。太保的下屬得到賞賜以後,覺得很是榮耀,爲了紀念,在二月既望(即每月的十五六日至二十二三日)的這一段時間,作了個供祭父親用的銅卣,而且還可以帶着這個銅卣參加周天子與四方諸侯舉行的盟會和助享天子的大典。”

他是商紂王帝辛之子,武庚爲什麼要叛亂? 第2張

這件銅器的銘文證明了周公東征時,身爲太保的召公奭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召公雖然在周王朝的地位排在太公望和周公旦之下,但他在文王時就已地位顯赫。武王死後,召公又協助周公安頓和團結了王室,對粉碎管叔、蔡叔等人的政治謠言起了不小作用。

正因爲召公是周王朝的幾代重臣,所以在武庚糾合東方各國叛亂時,召公才能被稱王委以重任,把抓獲殷東部叛亂的五國頭目的重要任務交給了他。這與《史記·周本紀》記載的“召公爲保,周公爲師,東征淮夷,踐奄,遷其君薄姑”是一致的。

商朝滅亡後,殷人和殷人在東方同盟國中反周的勢力還很強大。雖然武王初封了太公、周公、召公在齊、魯、燕等地,但他們的力量還遠遠不能控制這些地區,所以遲遲不能到達他們的受封地區。周公第二次東征以後,由於打垮了東方的反周勢力,才逐漸實現了對徐、奄、薄姑等地的控制。

爲了加強周王朝對這一廣大地區的控制,成王在周公等人的建議下,又進一步“衆建親戚”,把大片的土地連同人民一起賞賜給自己的親戚和功臣。這種分封行動,一直持續到康王的時候,這一批又一批新建立的諸侯國,實際是周王朝在東方建立的一個個據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