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風姿俊美的潘安,爲何會哀嘆自己頭髮呢?

風姿俊美的潘安,爲何會哀嘆自己頭髮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長卿(唐玄宗開元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有詩吟:“潘郎悲白髮,謝客愛清輝。”詩中“潘郎”就是指史上的美男子潘安。美男子驚見黑髮中參差着白髮,悲嘆之情溢於言表,低盪的心緒應該甚於常人!的確,潘安嘆白髮生,就成了古人,尤其是古代男人述說長白髮的一種典故。

風姿俊美的潘安,爲何會哀嘆自己頭髮呢?

潘岳(公元247-300年),晉代名士、文學家,字安仁,後人習稱他潘安。潘安自幼聰慧,被譽爲神童。少時隨父宦遊,後入太學,二十餘歲在當時權臣賈充幕府中供職。曾任司空掾、太尉掾等職,三十餘歲擔任河陽縣令。潘安風姿俊美,是史上公認的美男子代稱,後人以“潘安之貌”形容男子俊美。據《世說新語》所載,潘安每次外出,都會有不少女子手牽手地圍着他的車子,又向他的車子投擲水果,常常“擲果盈車”。

潘安之貌雖然讓人“擲果盈車”,但是這些愛慕、這些獻果卻也沒能讓他青春俊貌常駐,年紀不大就有“二毛”驚心。他在《秋興賦序》中這樣描述自己:“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潘安說自己“春秋三十有二”,也就是三十二歲時,頭上長了“二毛”。就是長了白髮了。因爲黑白兩色的頭髮交雜,所以稱爲“二毛”——兩種毛色的頭髮。

因而後代詩人,引用潘安“二毛”的典故,嘆華年早生白髮,興嘆借喻的也不少。以下是一些例子。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髮。”(劉駕《苦寒吟》)

“期君自致青雲上,不用傷心嘆二毛”。( 呂溫《道州敬酬何處士書情見贈》)

“賈誼才空逸,安仁鬢欲絲。”(孟浩然《晚春臥病寄張八》)

風姿俊美的潘安,爲何會哀嘆自己頭髮呢? 第2張

潘安“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一語在文史上的影響力真不小,後代名將、文人墨客在作品中以“二毛”來表述自己的年歲的說法很常見。後來,“二毛”一詞也成了“三十多歲的人”的代名詞

例如:北周驃騎大將軍、集南北朝文學大成的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自己三十多歲就遭逢喪亂:“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宋代諫議大夫、以忍辱自隱出名的李宗諤,在他的《先公談錄》中說自己“二毛之年”喪父。他的父親是李昉,曾爲宋太宗時宰相,自律儉樸清廉。他說:“宗諤二毛之年,丁先公憂。”文中所說“丁憂”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長的喪事,“先公”就是已經逝世的父親,李宗諤三十三歲時李昉歿。以上這些名士都以“二毛”來代指自己的年齡正當三十多歲的年紀。

人生在三字出頭到四十歲的這十年光景,可以是壯志凌雲、青雲直上之期,也可能是白髮早生、傷嘆不遇之時。歡暢、愁緒兩種情懷與“二毛”俱在,真是悲歡中年,古來已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