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朝就已經有火器了,爲何卻沒有在戰爭中普及呢?

明朝就已經有火器了,爲何卻沒有在戰爭中普及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兵器,歷來被世界各國看做是禦敵保國的重要條件,恩格斯提出“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爲基礎的”,可見,兵器對於每個國家、朝代、城邦來說有多麼的重要,在我國,經歷的漫長的冷兵器時代,隨着經濟發展、生產水平和冶鐵技術的提高,爲熱兵器——火器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而在整個火器的發展歷程中, 明代是兵器變革最爲劇烈的階段,冷熱兵器交替使用,由於火器的使用帶來兵制的改革等等,都使得明代成爲了火器的發展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的一個重要階段。本文就明代火器的使用情況和兵制的改革、軍事思想的轉變,來談一談明代火器的發展。

一、明代冷兵器與熱兵器的交鋒

明代仍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仍有諸多限制,導致明代仍未擺脫冷兵器的影響,然而從兵器的使用和兵制的改革方面來看, 熱兵器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明代兵器是以冷兵器爲主,熱兵器——火器崛起的“弓馬騎射”籠罩下火器覺醒的狀態。

1、冷兵器仍占主導地位

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會使用各種原始的兵器,用來防身和狩獵,在我國的古籍中也有記載,認爲刀、槍、弓、箭爲黃帝所造,到後來的殷商,青銅的使用,讓原來的武器殺傷力增強,隨着冶金技術的發展,兵器逐漸由青銅變爲鐵質,再由銅、鋼取代,整個冷兵器的發展都伴隨着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

在明代,冷兵器既有沿襲舊制的宋代傳統的兵器,如宋代的長柄鐵刀以及各種短兵器、弓箭和弩;也有明朝自制的兵器,如長槍和飛鉤,和明代特製的長兵和繩系鐵兵,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戚繼光軍中所用的特製狼牙筅等兵器;甚至引用了日本的兵器——日本刀,還進行了仿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明代,仍是以冷兵器的刀、槍、弓、箭、鉤等爲主要兵器的。

2、熱兵器——火器的異軍突起

早在北宋年間,就已經出現了冷熱兵器並存的局面,但由於各方面的限制, 只是運用在城池的攻守上,也只是一些簡單的燃燒性的、爆炸性的運用,而到了元代,強大的蒙古人入主中原, 成吉思汗的西征和進攻日本時,才真正見識到了火藥的威力,得以在戰爭中取得巨大勝利。

明代的火器發展是 建立在宋元火器使用的經驗之上的,在明代,生產力的提升、工藝的提升都是明代火器異軍突起的前提條件,不僅在 火器質量上有了突破,在火器種類數量上也有着驚人的突破,並且在這之中,還吸收了西方的一些技術,使得火器在明代迅速崛起,在戰爭中也表現出衆,同時由於火器在戰爭中的輝煌戰績, 也使得火器在軍隊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並同時改變着軍隊中傳承幾千年的編制、思想等等。

明朝就已經有火器了,爲何卻沒有在戰爭中普及呢?

明代是對於整個軍事發展極爲重要的一個階段,在沿襲舊制、突破創新的冷兵器時代,熱兵器——火器猶如一匹黑馬,使得明代在整個兵器變革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明代的火器演變以及部隊編制的變革,甚至直接影響到了軍事現代化的進程。

二、明代火器在戰爭中的突出貢獻

明代是我們火器科學技術理論之始, 由於經濟、文化和戰爭的需要,火器得到廣泛的應用,由此關於火器的製造和使用情況就留下了諸多文獻,如《陣記》、《大明會典》、《紀效新書》、《籌海圖編》,尤其是《神器譜》是火器的專著,爲我國的火器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1、火器的命脈——火藥

火藥是人類掌握的第一種爆炸物,同時作爲火器的燃料,對火器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對火藥的認識和使用直接影響火器的發展。

孫元化在《西法神機》中提到, 配置火藥,必須瞭解硝、硫、碳的“性理”,並且《兵錄.火功藥性》中明確記載了 50多中火藥的配方,不同的配方產生不同的威力,這也就說明,在明代人們已經掌握了火藥的理論依據和配置規律了,而對於製作火藥的工藝,在茅元儀的《武備志》中也有詳細的記載,由此也表明火藥的製作工藝上也有着較高的水平。

有着對火藥的藥性原理、配置比例和製作工藝的支撐,有這樣強大的理論和技術後盾,火器的發展纔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2、戰場上累累戰功的火器

在明代,火藥爲火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火器也迅速、全面的發展起來。火器的種類繁多,火銃、鳥槍、雙管槍、連子銃、虎蹲炮、旋風炮、大將軍炮、千子雷炮等等,在這其中尤其是管型的火器,發展最爲迅速,也是運用最廣,使用數量最多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陸地上使用的各種類的火器外,還有水雷類的,如水底龍王炮、混龍江、即濟雷等等,這也就爲火器的發展開闢出了新的道路,爲我國水上保衛增添了一層保護網。

根據茅元儀的《武備志》中的記載,火箭也在明代得到重視,並得到使用, 根據發射方式的不同,分爲了弓弩發射的火藥箭和利用火藥的反衝力推進的兩大類,光燃燒性的火器就有七、八種,而這些都被運用到陸地、水上的攻守戰爭中,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明朝就已經有火器了,爲何卻沒有在戰爭中普及呢? 第2張

明代邊境衝突不斷,瓦剌部的多次挑釁、“土木堡之變”、與後金努爾哈赤的戰火延綿再到沿海倭寇的騷擾等等一系列的戰爭,火器也就被大量的使用,並且在 這些戰爭中表現突出,顯示出了熱兵器——火器相較於冷兵器的優勢,火器的使用時順義了社會發展的需求,它的優勢也讓人們逐漸認識、接受、重視。

三、明代火器的威力重新定義了戰爭

火器的變化和發展是建立在戰爭上的,在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中,隨着戰事的變化、需求的改變,天氣、地勢、對手的狀態、裝備等等無比影響着火器的改進和發展,火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步步改進、一步步完善。

1、火器以及兵制的上的變化發展

在明代,火器和火炮已經是非常普遍了,僅僅一個步騎兵營就配備大炮16位、佛郎機炮256位、三眼槍1984枝、火箭7680枝、滅擄炮80位等等,然而一場戰爭又何止一個小小步騎兵營,再加上火器部隊的完整裝備,火器的使用數量龐大,在這樣的火器武裝之下,戰鬥力有了質的飛躍, 人們對火器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火器在軍隊中的廣泛運用和赫赫戰功,對於舊兵制來說,已經完全滿足不了火器的發展,所以火器的運用發展勢必會影響軍隊內部的兵制變化和改革。 在明代初期,引進了神機槍炮後,便在軍隊中創建了神機營, 也就成爲了我國的第一個炮兵營,同時出現了炮兵這種新的兵種,除了炮兵以外,還有戰車的新兵種,這是伴隨了火器裝備部隊出現的,與步兵、騎兵協同作戰,大大的提升了冷兵器的時代的戰鬥力。

除了火炮部隊、戰車部隊,還出現了輜重部隊、具有火器裝備的步兵、騎兵部隊以及與水師配合的火器部隊,在作戰中,這些部隊分工明確,協同作戰,拉開了冷兵器時代短兵相接的傳統作戰方式,開啓了新的戰爭模式。

2、軍事思想上的變化和發展

軍事思想源於戰爭,火器的出現, 讓戰爭從近距離的短兵相接變成了遠距離的“法術攻擊”,這也就爲軍事思想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思考。

車營戰法是明代較爲普遍,也是接受度較高的一種戰法,它注重火器和火器部隊的運用, 在實戰中展現出了絕大的優勢,這種戰法從思想到行動,都體現了明朝已經進入到火器時代。在明代將領孫承宗的《車營扣答合編》中,他提出了 “用車在用火,用火在用陣”的戰術方針,要求步兵、騎兵重迭配置,長短互補,協同作戰。

明代最爲著名的將領戚繼光同樣再《紀效新書》中提到,作戰必須“臨時制變”,“因敵轉化,因變用權,因人異施,因情措法”。

也就是說要靈活多變,作戰時要會根據地形、對手的情況、風俗、我軍的陣容、火力、人力等等來制定作戰計劃,創造出了以12人爲基礎的陣法,形成了 “鴛鴦陣”、“三才陣”的戚家軍基本陣型,同時這也是戚繼光軍事思想的精華。

軍事思想是源於戰爭,但反之,軍事思想的每一個細節的變化都會反映到戰爭中,來得以驗證和實踐。 軍事思想的變化同時也是明代火器、兵制、戰法發展的一個綜合體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