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司馬昭也算有勇有謀,司馬懿爲什麼沒選擇他?

司馬昭也算有勇有謀,司馬懿爲什麼沒選擇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的性格比司馬師要更沉靜一點,更具有政治謀略一點,更像一個政治家。說起來,司馬懿選擇是司馬昭而不司馬師當接班人,似乎更恰當一點。那麼,爲什麼司馬懿最終選擇了司馬師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我覺得司馬懿最終選擇司馬師,而不是司馬昭,有以下一些考慮。

一、避免內部紛爭。

司馬懿雖然通過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權力,後來又打擊了以王凌爲首的反對者,還把曹魏皇室大都監控起來。但整個曹魏依然很不太平。反對司馬家族,想把司馬家族搞下來的人,依然非常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司馬家族內部再出現紛爭,肯定會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司馬家族的人,只有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才能保住權位不倒。

傳位給司馬師,顯然是加強內部團結的重要措施。一來,司馬師是嫡長子。嫡長子是天經地義的接班人,傳位給嫡長子,其他兒子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若傳位給次子司馬昭,司馬師肯定不服。只要兒子們有人不服,內部就會鬧分裂。

還有一點,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懿傳位給司馬師,司馬師去世後,最終肯定是司馬昭接班。也就是說,司馬昭其實並不着急。不着急,他就絕對不會起來反對司馬師,而且還會一心一意地幫助司馬師打江山。因爲他這樣做,其實就在爲自己打江山,只不過先儲存在那裏而已。

二,延續發展策略。

司馬懿奪取曹魏江山,可以說下的是一盤大棋。下急了和下緩了都不行。他知道江山不是在他那一代能夠奪得的。甚至在他兒子那一代,也不一定能夠奪得。所以這棋路絕對不能亂。

司馬懿已經通過政變奪取了政權,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保衛政權。要想保衛司馬家族的政權,必須分兩步。第一步是嚴厲打擊,第二步是拉攏服帖。

司馬懿奪政權的辦法,和曹操是不一樣的。曹操當年在當了丞相以後,沒有人和他爭位。那些人才,大都是他選拔起來歸附於他的。也就是說,他在曹魏國內是沒有什麼敵人的,敵人都是外部的諸侯。曹操在國內不需要進行嚴厲打擊。

司馬懿不一樣,司馬懿的政權一開始都是奪過來的。要是不進行嚴厲打壓,剛奪取不久的政權,肯定很容易就被政敵給推翻。而要完成這個任務,性格剛強,敢作敢爲的司馬師,肯定比司馬昭更恰當一點。

等到司馬師嚴厲打壓,把政敵都打壓下去以後,司馬家族可以再進行第二步,實施仁政,拉攏更多的人。而這個工作,司馬昭會更恰當。

(後來,晉朝建立以後,司馬家族因爲封賞了不少人,造成了權力分散,最後造成全國性動亂,這顯然是把二步棋下過了的緣故。)

司馬昭也算有勇有謀,司馬懿爲什麼沒選擇他?

三、功勞決定地位。

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奪位的過程中,司馬師的功勞無疑是最大的。

當年司馬懿父子是分工合作,完成這一場大戲的。司馬懿負責裝病,把病裝得越重越好。而司馬師就負責“蓄養死士”,拉攏其他願意跟着司馬家族乾的大臣。拉攏大臣這件事,司馬昭也可以幹,但是“蓄養死士”這件事,就只是司馬師一個人乾的,最後也是司馬師組織起來的,所以說司馬師的功勞最大。

同時,司馬師在征戰過程中,所立的功勞也最多。他在朝廷中所任的官職,也比司馬昭大。

既然司馬師功勞大,職位高,他接司馬懿的班,司馬家族裏的人沒有意見,別人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參考資料:《晉書》《三國志》)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的性格比司馬師要更沉靜一點,更具有政治謀略一點,更像一個政治家。說起來,司馬懿選擇是司馬昭而不司馬師當接班人,似乎更恰當一點。那麼,爲什麼司馬懿最終選擇了司馬師呢?

我覺得司馬懿最終選擇司馬師,而不是司馬昭,有以下一些考慮。

一、避免內部紛爭。

司馬懿雖然通過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權力,後來又打擊了以王凌爲首的反對者,還把曹魏皇室大都監控起來。但整個曹魏依然很不太平。反對司馬家族,想把司馬家族搞下來的人,依然非常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司馬家族內部再出現紛爭,肯定會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司馬家族的人,只有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才能保住權位不倒。

傳位給司馬師,顯然是加強內部團結的重要措施。一來,司馬師是嫡長子。嫡長子是天經地義的接班人,傳位給嫡長子,其他兒子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若傳位給次子司馬昭,司馬師肯定不服。只要兒子們有人不服,內部就會鬧分裂。

還有一點,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懿傳位給司馬師,司馬師去世後,最終肯定是司馬昭接班。也就是說,司馬昭其實並不着急。不着急,他就絕對不會起來反對司馬師,而且還會一心一意地幫助司馬師打江山。因爲他這樣做,其實就在爲自己打江山,只不過先儲存在那裏而已。

二,延續發展策略。

司馬懿奪取曹魏江山,可以說下的是一盤大棋。下急了和下緩了都不行。他知道江山不是在他那一代能夠奪得的。甚至在他兒子那一代,也不一定能夠奪得。所以這棋路絕對不能亂。

司馬懿已經通過政變奪取了政權,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保衛政權。要想保衛司馬家族的政權,必須分兩步。第一步是嚴厲打擊,第二步是拉攏服帖。

司馬懿奪政權的辦法,和曹操是不一樣的。曹操當年在當了丞相以後,沒有人和他爭位。那些人才,大都是他選拔起來歸附於他的。也就是說,他在曹魏國內是沒有什麼敵人的,敵人都是外部的諸侯。曹操在國內不需要進行嚴厲打擊。

司馬懿不一樣,司馬懿的政權一開始都是奪過來的。要是不進行嚴厲打壓,剛奪取不久的政權,肯定很容易就被政敵給推翻。而要完成這個任務,性格剛強,敢作敢爲的司馬師,肯定比司馬昭更恰當一點。

等到司馬師嚴厲打壓,把政敵都打壓下去以後,司馬家族可以再進行第二步,實施仁政,拉攏更多的人。而這個工作,司馬昭會更恰當。

(後來,晉朝建立以後,司馬家族因爲封賞了不少人,造成了權力分散,最後造成全國性動亂,這顯然是把二步棋下過了的緣故。)

三、功勞決定地位。

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奪位的過程中,司馬師的功勞無疑是最大的。

當年司馬懿父子是分工合作,完成這一場大戲的。司馬懿負責裝病,把病裝得越重越好。而司馬師就負責“蓄養死士”,拉攏其他願意跟着司馬家族乾的大臣。拉攏大臣這件事,司馬昭也可以幹,但是“蓄養死士”這件事,就只是司馬師一個人乾的,最後也是司馬師組織起來的,所以說司馬師的功勞最大。

同時,司馬師在征戰過程中,所立的功勞也最多。他在朝廷中所任的官職,也比司馬昭大。

既然司馬師功勞大,職位高,他接司馬懿的班,司馬家族裏的人沒有意見,別人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