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顧雍有哪些主要經歷?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顧雍有哪些主要經歷?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雍怎麼死的?三國孫吳丞相顧雍活了多少歲

顧雍(168年—243年),字元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吳國重臣、政治家。

顧雍有哪些主要經歷?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少時受學於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長,後轉任婁、曲阿、上虞縣長,所在之處皆有治績。孫權領會稽太守,不到郡,以顧雍爲丞,行太守事,討平寇賊,安定郡縣。數年後,入孫權幕府爲左司馬。後遷大理、奉常,又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

黃武四年(225年),遷太常,同年代孫邵爲丞相、平尚書事,進封醴陵侯。爲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輔正之詞。赤烏六年(243年)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諡肅侯。

當初病勢稍輕的時候,孫權令太醫趙泉診斷,又拜顧雍的小兒子顧濟爲騎都尉。顧雍聽說後,悲傷的說:“趙泉善別死生,我一定起不來了,所以陛下想要我活着見到顧濟拜官啊!”孫權身着孝服前往祭弔,諡號肅侯。由顧濟襲爵,顧濟無後,所以在他去世後,國嗣斷絕。公元258年(永安元年),孫休下詔以顧裕嗣爵醴陵侯。

顧雍有哪些主要經歷?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2張

顧雍人物簡介一覽

顧雍(168—243),字元嘆,吳郡吳縣人。三國孫吳丞相、政治家。顧氏是江南名門望族。顧雍從小聰明機靈,少年時曾從因避怨而隱居於吳的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學琴與書法。蔡邕對顧雍的才華十分賞識,認爲將來必定有所成,於是將自己的名字相贈。弱冠之年,顧雍即由州郡官吏表舉推薦,擔任合肥長。後歷任婁縣、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處都有政績。建安五年(200),孫權兼任會稽太守,以顧雍爲郡丞,代理太守處理一切事務。後累遷大理奉常,兼領尚書令,封爲陽遂鄉侯。黃武四年(225),改爲太常,進封醴陵侯,替代孫邵(182—245)當上了丞相、平尚書事,直至逝世。

張昭和顧雍都是內政的能臣,但兩個人的形象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昭向來疾言厲色,只要他認爲自己是觀點是正確的,就會直言不諱地對孫權進諫,常常搞得孫權下不了臺,這情景就像一個嘮叨的老人家訓導小孩一樣,頗有搞笑的意味。但顧雍卻相反,他爲人謙和,不發脾氣,而且還不喜誇耀,但實際上,他所立下的治績是非常大的。而顧雍態度溫和的同時,也從不放棄真理,像張昭一樣,只要是正確的,他也會堅持下去。

顧雍低調,但絕不平庸。他自持內傾,寡言少語,但只要話一出口,就能切中肯綮。他不喝酒,所以別人在酒後狂歡時,一見到顧雍,就不敢放肆了,連孫權都說:“有顧先生在場,我也不敢縱情”。但顧雍與張昭有所不同:他並不像張子布那樣直接出面干涉,使別人當衆下不來臺。當時的人都知道,孫權有事需要徵求丞相意見時,總是讓中書令去顧雍家裏探訪。如果主上的意見合乎顧雍的意思,可以執行,顧雍就設宴招待來者,與之熱烈討論;顧雍若覺得不妥,就板起面孔沉默不語,也不張羅酒食。於是來人只好告退。這樣君臣都不傷面子。

顧雍做官不追求表面政績,不搞“面子工程”。當時駐守江邊的諸將急於立功,就提出各種主動進攻的建議。孫權爲此請教顧雍,顧雍就指出諸將的真正動機:他們並非從國家利益出發,而只爲自己功名。他建議孫權予以制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