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盤點十六國時期的三大謀士,他們分別什麼結局?

盤點十六國時期的三大謀士,他們分別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有一段時期遠比三國更加混亂,他就是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這段時間,這段歷史整整270年,遠比三國亂世更長也更混亂。在這段歷史中,也是名將謀士輩出,他們的才能並不輸於三國的名將和謀士,今天小編就盤點下這段時期三位最有名的謀士。

盤點十六國時期的三大謀士,他們分別什麼結局?

一、 張賓(?~322年),字孟孫,河北邢臺人。十六國時期後趙政權政治家。

張賓從小好學,自比張良。永嘉之亂後,中原大亂。當時石勒是漢國主劉淵手下的一員將領。張賓慧眼識人,覺得石勒會有所成就,隨後,他投奔石勒帳下做謀士,起初不得重用。永嘉四年(310年),石勒進軍江、漢,並打算長期據守。張賓不同意,希望石勒北還。石勒不聽。結果,石勒軍中缺糧,遭到晉軍攻擊,損失慘重。石勒只得採納張賓之言北還。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率軍北上渡過沔水,攻佔新蔡,進攻許昌,給晉軍很大打擊。自此之後,石勒對張賓言聽計從,張賓成爲頭號謀士。

之後,石勒希望擴張勢力,主要對手是漢國另一位大將王彌。張賓勸石勒必須迅速剷除王彌,可以先引誘他,然後再加以消滅。石勒聽從。當時,王彌軍與晉軍相持,形勢危急。王彌請求石勒增援,石勒本不想答應。張賓卻認爲是個好機會接近王彌。石勒聽從,親自率軍支援,擊敗晉軍。王彌很高興,認爲石勒是可靠的盟友,不再提防石勒。後來,石勒請王彌赴宴,王彌不顧部屬勸阻,貿然前往。席間,石勒發伏兵殺王彌,又兼併其部衆。石勒表奏漢國皇帝劉聰,稱王彌系因叛逆被殺。劉聰無可奈何,只得又加封石勒爲鎮東大將軍,督並、幽二州諸軍事,領幷州刺史。石勒自此實力日增。

石勒此時的又一個強敵,就是晉朝的幽州刺史王浚。王浚派了段氏鮮卑段匹磾等人帥共五萬人進攻石勒的根據地襄國。段氏鮮卑非常強悍,石勒陷入被動。石勒向張賓問計,張賓不同意固守城池。張賓獻計,先不出戰,讓敵軍懈怠,然後挖地道出城,趁敵軍攻城時偷襲鮮卑大將段末柸,將其俘虜,剩下的敵人就不足爲懼了。石勒依計行事,結果俘虜段末柸,敵軍士氣崩潰,兵敗如山倒,石勒軍取得大勝。石勒之後放還段末坯,並且與段氏結盟。削弱了王浚實力。

之後張賓又獻計:王浚有篡逆晉朝之心,希望得到支持。不如先向王浚稱臣,讓他失去戒備,再趁機偷襲。石勒接受了張賓的計謀,向王浚獻厚禮,表示擁戴其稱帝。永嘉二年(314年),石勒先隱藏自己的精銳兵力,然後假稱自己之後親自去幽州勸王浚稱帝。於是,王浚更加驕傲,不再戒備石勒。

二月,石勒開始偷襲幽州。軍隊到柏人縣時,怕劉琨及鮮卑、烏桓舉兵相攻,駐兵不進。張賓再次獻計:“劉琨、王浚雖然都是晉朝將領,實際上是仇敵。如果寫信給於劉琨,送人質請和。劉琨必然樂於看到王浚的滅亡,肯定不會救援王浚。”於是石勒派使者送信與劉琨,劉琨果然不幫助王浚。三月,石勒軍至易水時,王浚仍毫無戒備。石勒到達薊城後,先驅牛羊數千頭入城,塞住街巷,使幽州兵不能出戰,旋即率衆入城,殺幽州兵萬餘人,俘虜幽州刺史王浚,將其斬首。此戰,石勒用極小代價一舉奪取幽州,張賓功不可沒。

太興二年(319年),張賓與石虎等人見時機已成熟,便一起請石勒正式稱帝。石勒接受了這個建議,即位稱王,建立後趙。張賓被加封爲大執法,掌管朝政。石勒稱其爲右侯,從不直呼其名,足見石勒對張賓尊重。永昌元年(322年),張賓去世,石勒追贈張賓爲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曰景。下葬時,石勒流着淚對左右說:“是老天不讓我的大事成功嗎?爲什麼要讓右侯這麼快離開我啊?”史載張賓“算無遺策、機無虛發”,爲十六國時期第一流的謀士。

二、王猛(325年~375年6月),字景略,北海郡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十六國時期前秦丞相,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王猛出身貧寒,從小刻苦學習各種知識,特別是軍事。之後隱居於華山,跟隨隱士學習,等待明主的出現。東晉永和十年(354年),東晉桓溫北伐,擊敗氐族首領苻健,駐軍灞上(今陝西省西安市)。王猛知道後,到桓溫大營求見。見面後,王猛縱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桓溫暗暗稱奇,之後王猛更是說出了桓溫心中養寇自重的想法。桓溫說道:“江東沒人能比得上您!”之後桓溫退兵,請王猛一起南下。王猛心想在士族盤踞的東晉朝廷裏,自己很難有所作爲;追隨桓溫則等於助其篡晉,勢必玷污清名。於是拒絕。

前秦皇始五年(355年),前秦皇帝苻健去世,繼位的苻生殘忍酷虐。苻健之侄苻堅憂心如焚,決計除掉苻生。苻堅雖是氐族人,但傾慕漢族的先進文化。苻堅向尚書呂婆樓請教除去苻生之計,呂婆樓向苻堅力薦王猛,苻堅懇請王猛出山。苻堅與王猛一見如故,苻堅覺得就像當年劉備遇到諸葛亮一般。於是,王猛留在苻堅身邊,爲他出謀劃策。前秦壽光三年(357年),苻堅一舉誅滅苻生及其幫兇,自立爲大秦天王,改元永興,以王猛爲中書侍郎,職掌軍國機密。

之後苻堅派王猛擔任始平縣令,希望王猛治理好始平縣。王猛到任後,明法嚴刑,禁暴鋤奸,雷厲風行。並當衆鞭死了作惡多端的奸吏。王猛治績卓著,很快升爲尚書左丞。由於他執法不阿,精明強幹。之後接連升了五次官,直做到尚書左僕射、輔國將軍、司隸校尉等,權傾內外。王猛當政期間,使前秦成爲北方最強的郭嘉。王猛在政治上的功勞有:創立了薦舉賞罰制度和官吏考覈新標準、打擊了士族壟斷和胡族迷信武力的落後觀念;廢除了胡漢分治之法,諸族雜居,互相融合,匈奴、鮮卑、烏桓、羌、羯諸族紛紛歸服;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努力發展社會生產。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秋,王猛與前將軍楊安等率軍二萬進攻荊州,迫使東晉軍隊出救,前秦軍隊掠民萬戶而還。前秦建元三年(367年)春,西部的羌族發生叛亂,王猛等率兵一萬七千人征討,大軍所至,叛卒皆降。王猛率軍乘勝進擊,斬前涼軍一萬餘人。前秦建元六年(370年)1月,王猛率軍三萬伐前燕,兵至洛陽,王猛勸降守城將領慕容築,然後在石門、新樂等地大破燕軍,因糧草供應不上而退回。

同年四月,王猛又率軍六萬伐燕。秦軍直逼壺關,燕主調集三十萬大軍迎戰,但由於王猛出兵迅速,燕軍未至,王猛已拿下壺關,附近郡縣相繼歸降。之後王猛親率精兵攻晉陽。晉陽城池堅固,王猛命士卒挖地道潛入城中,一舉奪下晉陽城,隨後返回潞川攻擊燕軍主力。燕軍主將慕容評堅守營壘,閉門不戰。王猛查明敵將之意圖後,派五千秦軍,繞至燕軍陣後,襲擊燕軍輜重。燕軍突遭襲擊,慌亂而逃,秦軍盡燒燕軍輜重,迫使慕容評與秦軍決戰。秦燕決戰,燕軍大敗,損失五萬餘人。王猛指揮追擊,又殲滅敵軍十萬餘人。之後王猛圍困前燕都城鄴城,最終攻下鄴城,消滅前燕。滅前燕之後,苻堅調王猛回長安委以丞相之職並都督中外諸軍事。

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王猛去世,終年五十一歲,諡號爲“武”。此時前秦基本一統北方。王猛臨終前,勸苻堅不要進攻東晉,但未被採納,因而有淝水之敗。王猛也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之後更是入祀武廟。

三、崔浩(381年~450年),字伯淵,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北魏傑出政治家、軍事謀略家。

崔浩出身北方士族。北魏天興年間,崔浩任任著作郎。拓跋珪因崔浩擅於書法,讓他經常跟隨左右。公元409年(永興元年),明元帝拓跋嗣初即位,拜崔浩爲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常爲明元帝講授經書。

公元417年(泰常二年),東晉劉裕北伐後秦,爲順利進軍關中,劉裕派人借道於北魏。拓跋嗣召集羣臣商討對策,北魏滿朝大臣羣起反對,認爲劉裕此舉必定圖魏,應該出兵阻止劉裕軍隊沿河西上。只有崔浩站出來反對說:“柔然不斷向我侵擾,國內缺糧,我們不宜出兵迎敵。不如借道劉裕,讓其入關,然後堵塞其歸路。”拓跋嗣還是擔心中了劉裕之計,最終沒有聽從崔浩的建議,派長孫嵩帶領步騎十萬人駐於黃河以北,並派出數千騎兵跟隨與監視劉裕軍的西進。劉裕進軍受阻,遂組成“卻月陣”,魏軍以3萬騎進攻,大敗而歸。拓跋嗣聞魏軍慘敗,後悔不迭,恨不能用崔浩之計。

公元423年(泰常八年 )十一月,拓跋燾即位,是爲北魏太武帝。晉升崔浩爲東郡公、太常卿。之後北魏討論討伐胡夏赫連昌,羣臣都認爲這是件難事,只有崔浩力勸伐夏。拓跋燾於是命令奚斤等人出擊蒲板一帶,自己親率輕騎奇襲赫連昌的都城,大勝而歸。後來拓跋燾又要再次征討赫連昌,到了統萬城城下,收集兵馬假裝撤退。赫連昌率軍衝突前進,時值風雨從東南而來,沙塵暴虐,天地昏暗,崔浩獻計利用天氣分兵繞後出擊,於是拓跋燾重新部署,全力反攻,夏軍終於撐不住,全軍崩潰。

破統萬城之後,拓跋燾決意集中力量打擊背面柔然。公卿大臣們擔心劉宋乘機北進,竭力勸阻,只有太常崔浩極力贊成。於是羣臣推舉太史令張淵出面勸阻。拓跋燾命令崔浩與張淵當庭辯論。崔浩口若懸河,舌戰羣臣,令拓跋燾徹底打消了疑慮,決計大舉討伐柔然。這次遠征,根據崔浩的“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謀略,果然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柔然主力潰敗,提出和親。從此不再是北魏的主要威脅。

公元432年(延和元年)拓跋燾又滅了北燕,在統一北方的道路上,只剩下西北角的北涼苟延殘喘。公元439年(太延五年),拓跋燾討論伐諒之事,羣臣反對,尤其是李順反對得最厲害,李順曾出使北涼十二次,對北涼的情況瞭如指掌。李順被北涼用重金收買。拓跋燾之前數次想討伐北涼,都被李順勸阻。這次他看到拓跋燾決心很大,只好編造謊言說:“涼州土地寸草不生,我軍人馬難以久留。”崔浩反駁道:“《漢書·地理志》中講道:涼州的畜產,天下最爲富饒。如果那裏沒有水草,牲畜怎麼繁殖?這種話實在是荒謬不可信。”後來拓跋燾決意親率大軍討伐,當看到姑臧城外水草茂盛,便十分痛恨李順。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因爲“國史之獄”,崔浩被夷滅九族,時年七十歲。太武帝常爲此事後悔,並在一年之後改定律法、放寬刑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