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張昭身爲東吳重臣,爲什麼晚年卻沒得到重用呢?

張昭身爲東吳重臣,爲什麼晚年卻沒得到重用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中的張昭爲什麼沒有得到重用?

張昭,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張昭年少時便好學,成年後曾經被舉孝廉,但是張昭拒絕了。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爲茂才,也被張昭拒絕了。陶謙認爲張昭這樣做是看不起自己,於是將張昭囚禁,後被好友趙昱所救。儘管如此,在陶謙死後,張昭還是爲他寫了悼文。可見,張昭的人品還是很好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張昭隨着難民一起逃到江南。被孫策看中並得到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東吳的大臣們也都很尊敬他,被他的才華所深深折服,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都對他稱讚有加。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聲望不能太高,這樣容易被主上忌憚,從而打壓他。但是孫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還很開心的將張昭之於自己比作管仲之於齊桓公。可見,張昭在吳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公元200年,孫策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並對他說若是孫權不能夠擔此重任,求張昭取而代之。連家族的江山都可以拱手相讓,可見孫策對張昭看的是有多重要。孫權年少即位,全靠張昭扶持,纔將東吳一步步做大,成爲三國鼎立局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張昭身爲東吳重臣,爲什麼晚年卻沒得到重用呢?

張昭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在文學上也頗有些造詣。張昭精通儒學,晚年閒賦在家時,對《左傳》和《論語》做了些批註。張昭也善寫隸書,他的書法作品被唐代書法家張懷瓘在《書估》中列爲第三等。

張昭,輔佐了東吳兩代權利核心人物孫策和孫權。一生中爲東吳獻計無數,是東吳的開國元勳和決策人物。張昭的一生中最值得說的就是他忠直敢諫,剛正不屈的性格。孫權尚未登上王位時,還對張昭的諫言一一聽從,但是在登上大位之後,就開始對張昭冷眼相待了。

東吳建國之初,丞相一位空懸,百官們都推薦張昭,但是孫權卻笑着拒絕了,說丞相一職太過繁瑣,怕累了張昭。於是選了名不見經傳的顧雍。也許拿張昭和榮登相位的顧雍來做一番比較,就知道張昭爲什麼不受孫權的看重。

顧雍的資歷比張昭淺,卻能擔任吳國的丞相十九年。他最大的優點是沉默寡言,當了丞相的這種事,對家裏人也不說一聲。對於軍國大事的是非得失,更是“自非見面,口未尚言”。孫權曾經表揚他:“顧君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必然說中。”

然而張昭卻不一樣,他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哪怕是不成熟的意見,也急於發表,本意是想供主子參考,然而言多必失。他曾在甘寧建議孫權攻打黃祖時當面提出責難,怕戰事不利引起內亂,結果一戰而平,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樣的失誤一多,難免在孫權那裏留下不好的印象。胸無城府,口無遮攔,張昭就是這樣失去了孫權的信任。

張昭身爲東吳重臣,爲什麼晚年卻沒得到重用呢? 第2張

張昭晚年閒賦在家,於公元236年自然去世,他遺令喪事從簡,入棺材都沒有更換衣服。

張昭人物簡介

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三國時期孫吳重臣。東漢末年,張昭爲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爲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死前,將其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羣僚輔立孫權,並安撫百姓、討伐叛軍,幫助孫權穩定局勢。赤壁之戰時,張昭持主降論。孫權代理車騎將軍時,任命張昭爲軍師。孫權被封爲吳王后,拜其爲綏遠將軍,封由拳侯,此後曾參與撰定朝儀。

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衆人都推舉張昭,孫權以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爲由而不用他,先後用孫邵、顧雍。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后,張昭以年老多病爲由,上還官位及所統領部屬,改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張昭去世,年八十一,諡號“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