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常備軍稀少的東漢,是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的?

常備軍稀少的東漢,是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從偃武修文說起

王莽篡位後,海內分崩,大小起義不斷,漢室宗族劉秀率領衆多南陽子弟於宛城起兵,先後消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西漢末年的軍閥割據混戰局面並建立了東漢政權。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爲了使戰後國民得以休養生息,光武帝劉秀在建國初期大力推行偃武修文、以柔治國的策略。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三月,劉秀面向全國下詔:“今國有衆軍,並多精勇,宜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令還復民伍。”

劉秀的兵制改革大大裁撤了各郡的地方兵數量,這樣做的結果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小農負擔,但卻使東漢的常備兵力大爲減弱。而實際上,東漢王朝要面臨的國防威脅可一點也不比西漢少。北方的匈奴,東北的烏桓、鮮卑,西邊的羌族與南方的百越,時降時叛,着實讓朝廷十分頭疼。

如此便引出了一個問題,東漢王朝該如何繼續維護國防安全呢?

二、度遼將軍始末

東漢初年,地方郡兵數量減少後,國家就開始設置地方屯駐營兵。此後,東漢對內郡和邊郡的防衛,主要是通過營兵來實現的。

其中,黎陽營、虎牙營和雍營是比較重要的三處營兵,主要設置在內郡。而邊郡營兵的設置自然更不能少,較重要的如護烏桓校尉和護羌校尉,他們所統率的軍隊也稱爲營兵。各地營兵數量少則百人,多則千人,這些營兵構成了國家常備軍的主要力量。

在衆多營兵之中,有一支營兵堪稱是北方的王牌部隊,這就是度遼將軍所統轄的度遼營。

度遼將軍初設於西漢昭帝時期,據《漢書》記載,元鳳三年(公元前82年)時,遼東烏桓叛亂,昭帝任命中郎將範明友爲度遼將軍,並率兩千騎兵平叛。

但西漢的“度遼將軍”還只是臨時性的任授,與“貳師將軍”、“浚稽將軍”這些官號無異。而“度遼將軍”之名,只因“當度遼水往擊之,故以度遼爲官號”,即以渡“遼水”而得名。至宣帝收範明友度遼將軍印授後,西漢便再無度遼將軍。

常備軍稀少的東漢,是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的?

到東漢永平年間,北匈奴看到歸附東漢的南匈奴在朝廷的支持下日益強大起來,既眼紅又害怕,於是北匈奴也向漢朝廷請和。

漢王朝對北匈奴所採取的寬容政策激怒了南匈奴。此後南匈奴反而開始與北匈奴加深往來,甚至還密謀叛逃。

當下鄭衆就建議孝明帝道:“宜更置大將,以防二虜交通”。明帝也早有打算,於是正式設置了度遼營,復置度遼將軍一職。此時的度遼將軍主要擔任着防止南北匈奴往來以及平息南匈奴諸部反叛的職責,同時也參與對北匈奴的征討。

直到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時纔將度遼將軍定爲常制,授其長官銀印青綬,秩級二千石,與郡太守相當。

成爲建制後的度遼將軍,與西漢時的度遼將軍已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說西漢的度遼將軍只是一個臨時的官號的話,那麼到了東漢,度遼將軍及其統轄的度遼營已經成爲維護東漢北部邊防和處理民族事務的常設建制了。

三、王牌部隊的風采

度遼將軍設置的最初職責是維護南匈奴各部的安定和平定南匈奴叛亂。

永元六年(公元94年),出使南匈奴的中郎將杜崇上書朝廷稱南匈奴單于安國陰謀反叛。

度遼將軍朱徽與杜崇共同發兵至其庭示威,南匈奴一時大亂。這一亂便越發收不住了,單于安國被骨都侯所殺,以至於剛剛降服的二十餘萬衆共同反叛。

匈奴叛軍不僅大肆屠殺官吏,還燒燬郵亭廬帳欲順勢逃到漠北,脫離漢朝的控制。

此時,東漢派車騎將軍鄧鴻、越騎校尉馮柱與度遼將軍朱徽一起統領四萬餘人,在斬首一萬七千餘人後,平定了此番叛亂。兩年後,南匈奴右溫禺犢王反叛,大肆侵掠漢朝北部諸郡。同年秋,行度遼將軍的龐奮以及越騎校尉馮柱率軍追討,最終斬殺了右溫禺犢王,平定了叛亂。

度遼將軍的設置無疑大大壓制了南匈奴的反叛勢力。而實際上,這支王牌軍所震懾的遠不只是南匈奴,還有北匈奴,甚至是更遠處的烏桓、鮮卑、西羌等族。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孝明帝想要仿效武帝“擊匈奴,通西域”的壯舉,於是任命竇固爲奉東都尉,率領數萬衆出兵討伐北匈奴。當時行度遼將軍事的吳棠還與太僕祭彤共同領兵出塞,與竇固一起抗擊北匈奴。

常備軍稀少的東漢,是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的? 第2張

儘管東漢朝廷很早便在烏桓居地設置了烏桓校尉來管理烏桓、鮮卑等族的事務並征討其反叛勢力,但在遇到重大叛亂時,也需要倚仗度遼將軍的強勢援助。

永初三年(公元109年),烏桓人又開始不老實了,他們先是搶掠,後來又聯合鮮卑一起發動叛亂,還殺死了五原郡長史。

於是度遼將軍樑慬與車騎將軍何熙立刻趕來援救,立馬大破烏桓叛軍,逼着鮮卑一口氣逃到了塞外。還有平初元年的零昌羌叛亂,東漢遣大軍擊之尚不能平,而度遼將軍鄧遵率軍萬騎而來便立刻“擊零昌於靈州,斬首八百餘級”。

可以看到,度遼將軍所管轄的職權範圍在不斷地擴大,除了部隊的實力強勁之外,這與當時各部族形勢的變化也不無關係。

南匈奴的內附,北匈奴的衰弱和西遷,以及烏桓、鮮卑等族勢力的發展,使東漢王朝面臨的主要民族矛盾由匈奴族轉爲烏桓、鮮卑、西羌等族,而度遼將軍部隊憑藉其精銳的兵力構成和強大的平叛能力自然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邊地其他民族的維穩任務。

度遼將軍部的風采留於史冊者衆多,一時不能盡述。這麼一支王牌部隊爲東漢王朝鎮守着邊疆地區,既是“救火員”也是“定海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