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備爲何最終沒能統一三國呢?他錯在了哪裏?

劉備爲何最終沒能統一三國呢?他錯在了哪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劉備雖然是落魄的漢室宗親,但年少時就有過遠大理想,就是想要當上皇帝

初,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後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爲業,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劉備爲何最終沒能統一三國呢?他錯在了哪裏?

在劉備家的房子的東南角,有一棵大桑樹高五丈,遠遠的看去,這個樹冠就像一個車蓋,劉備小時候就和朋友們在樹底下玩耍,並且向所有人說: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在漢朝,只有皇帝才能夠坐這樣的車,此種言語如同造反!)

劉備爲何最終沒能統一三國呢?他錯在了哪裏? 第2張

那劉備從小就與常人不一樣,又有遠大理想,爲什麼他前半生一直都在顛沛流離呢?難道是他不夠努力嗎?還是得罪人太多了,一直都被別人攆着走?

雖然劉備的前半生一直都在跳槽,但不是爲了找到一個好歸宿,而是爲了爭奪天下。

在東漢末年朝廷腐朽黑暗,貪官污吏到處都是,尤其是豪強兼併土地非常的嚴重,百姓實在是忍受不堪,於是爆發了起義。而在漢靈帝中平元年,也就是184年在鉅鹿,張角兄弟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揭竿而起,史稱黃巾之亂,這一次起義所向披靡,給病入膏肓的東漢王朝致命打擊,最終是將東漢拉入到了歷史的墳墓之中。而三國以此拉開了序幕,爲鎮壓起義,朝廷力量不足,於是朝廷下命令,只要能夠鎮壓住黃巾之亂,就會有大量的賞賜和官職,於是羣雄開始逐鹿中原。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備從小就心懷大事。他與關羽張飛一起參加了討伐黃巾之亂,並且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可是卻只得了一個縣尉的官職,這個讓張飛和關羽感到非常的不公,劉備也無可奈何,直到有一天有一個郵督欺人太甚,最終是導致了劉備放下官印出逃。而這一下子劉備就開始了自己的顛沛之路,也是劉備的跳槽之路。

那劉備在之後又跳過幾次槽呢?簡直就是古代第一跳槽小能手,但是劉備的日子也並不是過得那麼舒服啊。

劉備雖然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個已經是無法考證了,在當時天下已經是羣雄並起,光靠這一個身份是沒有什麼用,劉備家裏也並不富裕,父親也死得早,從小就賣草蓆,賣草鞋爲生。而後恰逢這個亂世,想要在這個亂世之中伸張正義,必須要擁有一份力量,劉備通過不斷的跳槽,還不是爲了能夠最好爭奪天下嘛。而後來劉備在劉表這裏過得非常舒服,可是卻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理想。

《九州春秋》記載:劉備奔荊州,劉表甚敬禮之。備作上客數年,嘗於坐中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流涕還坐。表問備,備曰:“昔年嘗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生肉,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立,是以悲耳。”

都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是劉備並沒有,反而是一直都在想着建功立業。劉備非常得人心,手底下厲害的將軍也很多,只是缺少了一個能幹的謀士

劉備能夠在三國之中到處跳槽,也是有着個人的魅力,像不可一世的曹操,曾經寫下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來試問天下英雄。卻在煮酒論英雄之中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耳。

更有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的故事,一定要吧這個位置讓給劉備去做,可想而知劉備多麼深得人心。《三國志》記載:謙表先主爲豫州刺史,屯小沛。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而在《三國志》中對他的人品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但是再好的人也會得罪別人,劉備也不例外。

在《魏書》和《三國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做劉平的人向來就非常的看不起劉備,在劉備手底下幹活認爲是他的恥辱,於是派刺客想要殺掉劉備,但是劉備不知道此刻是來刺殺自己的,反而是對他非常的禮厚,讓刺客到慚愧,最後把所有的事情告訴了劉備。而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矢志不渝跟隨劉備,全都是因爲劉備能夠做到:“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

按常理來說,只要有一個能幹的,打將軍的將軍就能夠奪取現象,更何況劉備有這麼多個,劉備又是一個賢明的君主,爲什麼沒有取得成功呢?其中最有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厲害的謀士。

徐庶走後,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最終成就一番大事。

像張飛,關羽,趙雲等人,都是三國之中少有的厲害名將,可是劉備沒有成就大事,一來是手底下沒有什麼兵力,其次沒有什麼地盤,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宏偉的戰略佈局。

劉備曾經也有過徐州這一塊地盤,也有在小沛這裏屯兵,卻總是被人擊敗。到了後面,只能夠到劉表這裏寄人籬下,甚至劉表還不怎麼放心,心中對劉備有警戒,劉備可謂是落魄至極。

這個一切最重要的就是,沒有一個厲害的謀士幫他謀劃。劉備算有太多厲害的將軍,心中沒有戰略的藍圖,就好比雖然擁有了礦產,卻不知道該怎麼變成錢。

後來劉備在新野這個地方屯兵,見到了徐庶這一個謀士對他非常的器重(徐庶幫劉備打了新野和樊城倆次勝利),可是徐庶卻向劉備推薦了一個厲害的人才,聽到徐庶的推薦,劉備就想讓他自己過來。但是徐庶卻說這個人必須要劉備自己親自去見,劉備多次拜訪,最終是見到了諸葛亮。(三顧茅廬)

面對諸葛亮的回答,劉備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了。

劉備終於見到諸葛亮的時候,劉備將自己這前半生的經歷都告訴了諸葛亮,並向諸葛亮尋求答案。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而諸葛亮卻給他回答出了《隆中對》,講述了自董卓以來,羣雄逐鹿,厲害的英雄非常的多,並給出了措施。

當初曹操能夠以少勝多戰勝袁紹,並不是上天註定的,而就是曹操的謀略厲害。現在的曹操已經擁有了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比.

而孫權佔據江東,從他父親和哥哥到現在已經是經歷了三代,江東地形險峻,賢能都被孫權給掌握着,不能夠和他進行交鋒,只能夠當做援手。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當益州和荊州被得到之後,就要做到“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

等到天下局勢有變,命令一個上將帶領荊州向宛、洛進發,而劉備則帶領益州之兵出秦川,通過兩面夾擊,再加上劉備是漢室宗親,又深得民心。

只要劉備能夠做到這些,最終是能夠像他的老祖劉邦一樣成就天下。當時劉備聽到這一句話就回答了一個字,善。可以知道他此時的內心是多麼激動,心情無法平靜,劉備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但是很遺憾的事情,劉備並沒有做到像諸葛亮所說的那樣,最終沒有統一天下,興復漢室

公元219年劉備攻取漢中,在定軍山之戰斬殺夏侯淵,同年當上漢中王。但是不久之後留在荊州的關羽孤軍北伐,攻打曹操的襄陽地區,通過水淹七軍,殺龐德,擒于禁,威震天下。

此時一切都像諸葛亮所說的那樣發展,劉備擁有了奪取天下的可能性。但是就在此時吳孫權大將呂蒙趁機奪取了荊州,關羽也被擒殺,荊州的丟失,使劉備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而在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並且舉兵攻打東吳,爲關羽報仇,在次年與東吳大將陸遜決戰於夷陵,最後被火燒軍營,蜀軍四散而逃,劉備損失慘重逃回,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

這一次戰役是劉備人生中最後一次戰役,也是他人生中輸得最徹底最慘烈的戰爭。

三國因此形成真正鼎立局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