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隋煬帝墓爭論與真相:曹莊爲何定爲最後安葬地?

隋煬帝墓爭論與真相:曹莊爲何定爲最後安葬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煬帝墓在哪裏?曹莊隋煬帝墓得到權威專家確定後,出現了一些質疑聲:帝王墓規模怎麼這麼小?按照封建制度,隋煬帝墓中應該爲金匱玉冊,怎麼會有墓誌銘?而且此前,揚州一直就有一個清代大學士阮元考證並修繕的隋煬帝陵,在上世紀90年代成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當地的熱門景點。那麼,此次斷定曹莊隋唐墓葬爲隋煬帝墓有何“鐵證”?記者探訪曹莊,解開隋煬帝墓“身世”之謎。

除墓誌銘外還有哪些證據?

除了墓誌,在一號墓中出土的還有兩組高等級文物,一是十三環金鑲玉蹀躞帶,堪稱稀世珍寶。據記載,唐代蹀躞帶上的帶板,有玉、犀、金、銀、銅、鐵等多種質地,分別代表不同等級,玉帶屬於最高等級。“此前,這樣高規制的玉帶只在北周武帝孝陵裏出土過一件,可是那件是銅的,這件是金的。”隋煬帝墓考古發掘領隊、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介紹。考古專家表示,這種規制的腰帶肯定是帝王所用,基本能確定是隋煬帝的腰帶。另一組文物是四件銅鋪首,相傳鋪首是龍的九子之一,警惕性極高,所以古人用來裝飾大門,還有類似門把手的作用。這次出土的鎏金銅鋪首,直徑達26釐米,和大明宮出土的銅鋪首達到同一規格。

一號墓的後期發掘中,在墓室中還找到了兩顆牙齒,一顆是上頜第三臼齒,一顆是下頜第二臼齒。通過體質人類學的鑑定,它們屬於同一個體,從磨耗程度來看,可以確定牙齒的主人在50歲左右。這與史書上記載隋煬帝死亡的年齡是一致的。

隋煬帝墓爭論與真相:曹莊爲何定爲最後安葬地?

曹莊爲何定爲最後安葬地?

據史料記載,隋煬帝死後,多次遷葬,在揚州至少有3個隋煬帝墓,分別是流珠堂、吳公臺、雷塘。曹莊到底是其中哪一個?曹莊隋唐墓2號墓室的發掘解開了謎題。

2號墓出土了成套編鐘16件、編磬20件,是迄今爲止國內唯一出土的隋唐編鐘編磬實物;玉璋1塊,是古代天子出外巡遊時祭祀山川用的,也是高等級身份的象徵;一個至今散發光芒的鳳冠,鳳冠上鑲嵌琉璃珠,有鎏金的花鈿銅釵;墓中還發現了一副較完整的骨架,經鑑定爲大於56歲、身高約1.5米的女性遺骸。專家判斷,墓主是隋煬帝的皇后蕭氏。這樣,束家平等考古專家認爲,這裏就是隋煬帝和蕭後的合葬地雷塘。

爲何用帝禮下葬前朝皇帝?

隋煬帝墓中出土的隨葬品的規制和唐大明宮出土的相似,證明了楊廣和蕭氏是以帝王和皇后的禮儀下葬的。從史料上分析,原因有四:首先,隋煬帝楊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舅,兩家有親戚關係;第二,隋煬帝和蕭後的小女兒嫁給了李世民,他倆其實是李世民的岳父岳母;第三,唐高祖李淵在位時,蕭後的弟弟蕭瑀曾當過宰相,蘭陵蕭氏在唐初是貴族力量的重要一支,活躍於政壇,頗具實力;第四,隋煬帝死後,李淵立楊廣的孫子楊侑爲帝,再安排楊侑禪讓皇位給自己,唐朝並不否認隋朝的正統性。“當然,畢竟是後朝皇帝下令修的墓,一般不可能百分百用帝王的規制來下葬。所以墓室的規模比很多帝王墓小。”束家平說。

老隋煬帝墓當年從何而來?

照史料推定,曹莊隋唐墓應爲雷塘隋煬帝墓。可是此前,揚州已有一座隋煬帝陵,位於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是之前公認的雷塘隋煬帝墓。

這個隋煬帝墓是清代嘉慶年間的大學士阮元捐建。清代古籍《重修揚州府志》一書中收錄阮元寫的《重修隋煬帝陵》。文中寫到,他看到明代嘉靖《維揚圖志》上雷塘北畫了一個墓碑,有“隋煬帝陵”四字,但問城中之人,卻沒人知道。嘉慶十二年,他爲父母守孝,住在圖志上的陵墓附近,偶遇北村老農,老農說陵墓還在,並帶他去看。只見四五畝的陵園內,有很多亂葬墳,陵墓高七八尺,佔地兩三畝。老農說,地下有隧道和鐵門,小時候挖土見過。於是阮元招呼當地百姓擔土,堆一石土給一文錢,幾天後堆了七八千石土,種了150棵松樹,陵墓又變得壯觀起來,又請時任揚州知府的伊秉綬用隸書寫了“隋煬帝陵”,立在陵前。

曹莊隋煬帝墓的確認,等於推翻了清代學者阮元的論證。但是束家平表示,並不會因此全盤否定阮元的考證,也不會進一步發掘探究。“新陵是搶救性發掘,老陵保護狀態較好,不太可能批准發掘。而且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上來看,阮元所考證和修繕的隋煬帝陵,也是重要的歷史遺存,還會繼續保護。”

隋煬帝墓爭論與真相:曹莊爲何定爲最後安葬地? 第2張

保護隋煬帝墓遇哪些難題?

隋煬帝墓的發掘意義重大,不僅豐富了揚州城遺址的內涵,填補了部分考古史的空白,爲史學家研究廢帝的葬制、隋煬帝和揚州及大運河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對揚州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大運河申遺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目前,文物保護遇到了許多難題。隋煬帝墓葬的耳室倒塌,目前用鋼管搭架支撐,尚待修復;墓磚燒製時質量不太好,現在風化比較嚴重,文保專家已使用外內外的三種配方加以保護,並在實驗室裏模擬日曬雨淋、颳風甚至酸雨等實驗,期望找到最合適的保護手段;出土的銅編鐘、編磬的腐蝕較嚴重,現已實行無氧封護,讓它處於“休眠狀態”;鳳冠結構複雜,包括花鈿、步搖、琉璃珠等很多部件,此前只有唐朝公主李倕墓中出土過一件,一旦拆解幾乎無法復原,目前只能繼續包裹在泥土中;二號墓的人骨下一步怎麼繼續清理、保護,還要請國內頂尖專家研究方案。

揚州當地有意願要建立一個遺址的博物館。隋煬帝墓何時對公衆開放?還要等到相關展示館、保護措施全部到位。就目前看來,言之尚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