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備以仁義自稱,爲何會自立爲帝呢?

劉備以仁義自稱,爲何會自立爲帝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自從何進被殺,宦官被誅,董卓亂政之後,東漢朝廷已經名存實亡,而地方上的各路軍閥勢力則趁機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曹操與劉備的行爲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爲了爭奪天下,但是整個天下,除了曹操與劉備外,還有袁紹、袁術、劉表、孫權、劉璋、馬超等勢力存在,這些勢力存在的本質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割據地方,以圖霸業。

劉備作爲東漢末年的後起之秀,他一生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自己的事業,跟漢室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劉備忠心的也不是漢室,而是自己的帝業,如果劉備稍微有一點忠於漢室的話,他也不會放任漢獻帝被曹操控制,也不會在衣帶詔事件中極力逃避。

劉備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只有投靠曹操的那一段時間見過漢獻帝,漢獻帝作爲東漢政權唯一的皇帝,就是漢朝的精神支柱和象徵,但實際上,漢獻帝的一生是傀儡的一生,從他第一天當皇帝開始,直到他去世,終身沒有擺脫傀儡的形象。

劉備雖然是漢室後裔,但是跟皇族的血統其實已經是很遠了,如果劉備忠於大漢,那他應該留在漢獻帝的身邊想辦法救援皇帝,但是終劉備一生時間,也不過是僅僅在口號上支持過漢獻帝,沒有一絲一毫的實際行動來支援漢朝,在這一點上,劉備甚至不如曹操。

雖然無論是正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給人的形象就是仁義,比如劉備感動了刺客,刺客放棄刺殺,再比如劉備從樊城南下逃跑時,還有十萬百姓緊緊跟隨劉備,因爲百姓覺得跟着劉備有好日子過,但是實際上劉備所有的仁義都是爲了開創自己的事業,與漢朝沒有任何關係。

劉備所建立的朝代除了名字叫漢,並且在宗廟裏供奉了漢朝除漢獻帝之外所有皇帝的牌位,劉備的漢其實與劉備的漢和劉秀的漢,是完全不相同的。換句話說,劉備除了姓劉,與漢朝沒啥關係,也可以說他本質上與曹操所做的事是一樣的。

劉備以仁義自稱,爲何會自立爲帝呢?

劉備與曹操不同的就是:曹操手中有漢朝正宗皇帝,劉備沒有,另外,曹操與劉備在創業過程,對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劉備對外表現得非常仁義,以此來拉攏人心,而曹操對外表現得非常真實,我行我素,也就是不在乎外人的看法,除此之外,兩人的目的是完全一樣的,曹操想要統一天下,建立自己的王朝,劉備也是。

曹操之所以承擔了很多的罵名 ,根本原因就是曹操手中控制了皇帝,並且把皇帝當成了傀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天子按封建社會的禮制來說,就是最高統治者和精神支柱,現在曹操卻把皇帝當傀儡,這不是漢賊又是什麼?

再來看曹操一生所作的一切,在赤壁之戰後顯得非常明顯,赤壁之戰後,曹操開始了篡位進程,從“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待遇,到自封魏公的實質性篡位進程,再到自封爲魏王的臨門一腳,篡位爲帝只差了一步,雖然曹操始終沒有邁出那一步,但你能說曹操沒有篡位之心嗎?這就像你把球帶到對方的禁區,只差臨門一腳就要射門的機會,但是你告訴所有人,我沒有射門之心,這叫什麼?這就叫強詞奪理。

雖然曹操還寫了一篇文章《讓縣自明本志令》來說明自己沒有篡位之心,但這不就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的嗎?這還需要明說嗎?再說了, 曹操已經可以獨立建立王國,同時把自己在漢朝的所有權力和爵位全部世襲了,這就是篡位,標準的篡位,從這一個方面來說,曹操的行爲與劉備是完全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劉備稱帝是實實在在發生的,而曹操在世時是沒有稱帝的,這裏並不能否認曹操不想稱帝,事實上曹操也一樣想稱帝,但是曹操的晚年,由於挾天子以令諸侯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導致朝廷大批人反對曹操,再加上內外矛盾的集中爆發,讓曹操晚年一刻也得不到休息,更沒有時間進行篡位流程。

曹操晚年發生了比如太醫令吉本、司直韋晃、侯音、衛開、魏諷 、孫狼這樣的內部叛亂,以及外部西北邊境的不安寧和蜀漢政權不斷地北伐,讓曹操所建立的這個政權風雨飄搖,曹操忙着到處滅火,還因爲關羽北伐襄樊的戰役差一點要遷都,這些內外威脅讓曹操晚年疲於奔命,不斷地到處滅火,最終累死在洛陽,沒有時間繼續他的稱帝大業了。

而劉備不一樣,劉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稱帝,建立政權,但由於實力弱小,劉備所做的事有限,在得知曹丕稱帝之後,劉備面臨一個問題,是承認曹魏政權,還是另立政權,因爲傳統的封建社會思想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山不容二虎,天無二日等等觀念,如果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就得建立一個王朝,所以劉備選擇建立“漢”朝,歷史上爲了區分劉邦的西漢和劉秀的東漢,所劉備所建立的政權稱爲蜀漢。

劉備與曹操

劉備以仁義自稱,爲何會自立爲帝呢? 第2張

劉備之所以以漢爲國號,可以看出劉備的雄心壯志仍然是整個天下,劉備給自己建立的政權的合法性就是延續了西漢與東漢的國運,這與劉備是否仁義沒有一毛錢關係,同樣的道理,曹操沒有稱帝,這不是他不想稱帝,而是他沒有機會稱帝,曹操與劉備在稱帝這個問題上的想法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兩人對外形象不同而已。

東漢末年自從何進被殺,宦官被誅,董卓亂政之後,東漢朝廷已經名存實亡,而地方上的各路軍閥勢力則趁機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曹操與劉備的行爲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爲了爭奪天下,但是整個天下,除了曹操與劉備外,還有袁紹、袁術、劉表、孫權、劉璋、馬超等勢力存在,這些勢力存在的本質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割據地方,以圖霸業。

劉備作爲東漢末年的後起之秀,他一生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自己的事業,跟漢室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劉備忠心的也不是漢室,而是自己的帝業,如果劉備稍微有一點忠於漢室的話,他也不會放任漢獻帝被曹操控制,也不會在衣帶詔事件中極力逃避。

劉備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只有投靠曹操的那一段時間見過漢獻帝,漢獻帝作爲東漢政權唯一的皇帝,就是漢朝的精神支柱和象徵,但實際上,漢獻帝的一生是傀儡的一生,從他第一天當皇帝開始,直到他去世,終身沒有擺脫傀儡的形象。

劉備雖然是漢室後裔,但是跟皇族的血統其實已經是很遠了,如果劉備忠於大漢,那他應該留在漢獻帝的身邊想辦法救援皇帝,但是終劉備一生時間,也不過是僅僅在口號上支持過漢獻帝,沒有一絲一毫的實際行動來支援漢朝,在這一點上,劉備甚至不如曹操。

雖然無論是正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給人的形象就是仁義,比如劉備感動了刺客,刺客放棄刺殺,再比如劉備從樊城南下逃跑時,還有十萬百姓緊緊跟隨劉備,因爲百姓覺得跟着劉備有好日子過,但是實際上劉備所有的仁義都是爲了開創自己的事業,與漢朝沒有任何關係。

劉備所建立的朝代除了名字叫漢,並且在宗廟裏供奉了漢朝除漢獻帝之外所有皇帝的牌位,劉備的漢其實與劉備的漢和劉秀的漢,是完全不相同的。換句話說,劉備除了姓劉,與漢朝沒啥關係,也可以說他本質上與曹操所做的事是一樣的。

劉備與曹操不同的就是:曹操手中有漢朝正宗皇帝,劉備沒有,另外,曹操與劉備在創業過程,對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劉備對外表現得非常仁義,以此來拉攏人心,而曹操對外表現得非常真實,我行我素,也就是不在乎外人的看法,除此之外,兩人的目的是完全一樣的,曹操想要統一天下,建立自己的王朝,劉備也是。

曹操之所以承擔了很多的罵名 ,根本原因就是曹操手中控制了皇帝,並且把皇帝當成了傀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天子按封建社會的禮制來說,就是最高統治者和精神支柱,現在曹操卻把皇帝當傀儡,這不是漢賊又是什麼?

再來看曹操一生所作的一切,在赤壁之戰後顯得非常明顯,赤壁之戰後,曹操開始了篡位進程,從“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待遇,到自封魏公的實質性篡位進程,再到自封爲魏王的臨門一腳,篡位爲帝只差了一步,雖然曹操始終沒有邁出那一步,但你能說曹操沒有篡位之心嗎?這就像你把球帶到對方的禁區,只差臨門一腳就要射門的機會,但是你告訴所有人,我沒有射門之心,這叫什麼?這就叫強詞奪理。

雖然曹操還寫了一篇文章《讓縣自明本志令》來說明自己沒有篡位之心,但這不就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的嗎?這還需要明說嗎?再說了, 曹操已經可以獨立建立王國,同時把自己在漢朝的所有權力和爵位全部世襲了,這就是篡位,標準的篡位,從這一個方面來說,曹操的行爲與劉備是完全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劉備稱帝是實實在在發生的,而曹操在世時是沒有稱帝的,這裏並不能否認曹操不想稱帝,事實上曹操也一樣想稱帝,但是曹操的晚年,由於挾天子以令諸侯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導致朝廷大批人反對曹操,再加上內外矛盾的集中爆發,讓曹操晚年一刻也得不到休息,更沒有時間進行篡位流程。

曹操晚年發生了比如太醫令吉本、司直韋晃、侯音、衛開、魏諷 、孫狼這樣的內部叛亂,以及外部西北邊境的不安寧和蜀漢政權不斷地北伐,讓曹操所建立的這個政權風雨飄搖,曹操忙着到處滅火,還因爲關羽北伐襄樊的戰役差一點要遷都,這些內外威脅讓曹操晚年疲於奔命,不斷地到處滅火,最終累死在洛陽,沒有時間繼續他的稱帝大業了。

而劉備不一樣,劉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稱帝,建立政權,但由於實力弱小,劉備所做的事有限,在得知曹丕稱帝之後,劉備面臨一個問題,是承認曹魏政權,還是另立政權,因爲傳統的封建社會思想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山不容二虎,天無二日等等觀念,如果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就得建立一個王朝,所以劉備選擇建立“漢”朝,歷史上爲了區分劉邦的西漢和劉秀的東漢,所劉備所建立的政權稱爲蜀漢。

劉備之所以以漢爲國號,可以看出劉備的雄心壯志仍然是整個天下,劉備給自己建立的政權的合法性就是延續了西漢與東漢的國運,這與劉備是否仁義沒有一毛錢關係,同樣的道理,曹操沒有稱帝,這不是他不想稱帝,而是他沒有機會稱帝,曹操與劉備在稱帝這個問題上的想法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兩人對外形象不同而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