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解密:古希臘城邦國家怎麼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解密:古希臘城邦國家怎麼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伊索(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0年)是古希臘的寓言家,曾經生活在小亞細亞。據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他原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後來被德爾菲人殺害。《伊索寓言》舉世聞名,雖然以後經過很多次修整,但基礎來源於希臘。

古希臘寓言的發達,是與他們非常重視語言的錘鍊密切關聯的,因爲這種訓練從孩子時期抓起,因此也就成了國家的風氣和習慣。比如在斯巴達,崇尚公民運用優雅、幽默的語氣,簡潔明確而且要言不煩。斯巴達的立法者克萊克斯要求談話無需喋喋不休,務必以寥寥數語表達極其豐富和深遠的意念。他認爲,就像縱慾過度很難多生出孩子一樣,談話信口開河也不易讓人聽到明智的道理。他的侄子查瑞勞斯曾經向他請教,問他爲何制定的法律那樣少,克萊克斯回答道:“言多必有失,三緘其口的人只需很少的法律。”有個詭辯家受邀到公共食堂用餐,直到飯畢不置一詞。有人問他原因,他說“善言者掌握說話時機”,真可謂一言一語都珍惜。確實,自以爲是、廢話連篇的人是極其令人生厭的。作爲同一物種,一方比另一方高明不到哪裏,凡事點到爲止。別人容忍廢話是人家有教養,並非這類廢話有什麼價值。有些人不發言,一發言全場肅然聆聽,有些人說話常常被別人打斷,往往就是廢話說多了。

解密:古希臘城邦國家怎麼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斯巴達兒童習慣於保持長久的沉默,回答問題不僅恰到好處而且用詞精煉。史學家普魯塔克這樣形容斯巴達人的語言:“他們的措辭就像使用的劍,雖短卻鋒利無比;較之任何國家的人更能掌握重點,吸引聽者的注意。”斯巴達人反脣相譏的語言能力非常高,如有敵對國的人問斯巴達人他們國家的人口是多少,斯巴達人回答“足夠打發那些壞心眼的傢伙”;另有人喋喋不休描述夜鶯的歌聲多麼美妙,一個斯巴達人說:“據我所知,夜鶯的歌聲宛如天籟。”令這個吵鬧的傢伙非常無趣。還有敵人挑釁說斯巴達人的劍太短,只討來一句“足能殺死你們。”

在軍國主義的斯巴達,語言被緊緊捆綁在國家利益之上,因此其語言在後世的知識意義不足。但在雅典等城邦,語言的邏輯推理方面取得了後人無法超越的成績,因爲只有嚴密的邏輯纔可能在演講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這方面的講究達到了刻薄的程度。關於什麼是人的問答,典型地反映了希臘人的這種嗜好。

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解密:古希臘城邦國家怎麼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第2張

一個孩子的媽媽養了只狗,於是有人問這個孩子:你媽媽養了只狗?孩子回答說是。對方立即說:因爲你是你媽媽養的,所以你是狗。另一個例子是一個人問另一個人:什麼是人?對方說兩條腿的爲人。問者立即抓起一隻雞,問道:這個是兩條腿,是人麼?應者趕緊縮小範圍:我說的兩條腿的不渾身長毛。問者幾下子拔掉雞毛接着問:這是人麼?應者繼續縮小範圍:人必須會說話。問者給雞一巴掌,雞大叫。此人接着問:現在說話了,是人麼?

就這樣一層層往下剝皮,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得出嚴密的結論。演繹、推理、概念、修辭…….人類語言史就在希臘人的邏輯推理中得到了飛躍性進步,中國的語言文字從來沒有過這一過程。可以說,西方文字的嚴謹和中國文字的汪洋恣肆信口開河,從此時就奠定了差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