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歐洲中世紀農業的“三圃制”具體是什麼樣的?

歐洲中世紀農業的“三圃制”具體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農業是國家之根本,那麼歐洲中世紀農業的“三圃制”具體是什麼樣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圃制的小知識

在開始正文之前,大家要先明確幾個概念,首先三圃制又叫三年輪作制、三田制,乃是歐洲中世紀時最爲重要的土地耕作方法,其發展自二圃制,但三圃制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不過因爲種種原因,如工具和氣候、環境等原因,三圃制只在古羅馬人的核心地域出現過,並且隨着古羅馬帝國的滅亡,兵荒馬亂之下,古羅馬人創造的種種科技和知識陷入停滯,甚至是倒退當中。

在古羅馬人之後,統治歐洲各地的各支日耳曼人們接替了古羅馬農民,成爲歐洲土地的新耕作者,不過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因爲種種原因,最終也只運用了一些皮毛,他們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幾百年間(中世紀早期)主要使用粗放式農業種植手段,如續耕續休制,直到後來歐洲人口增加,對土地需求量大增以後,他們纔將從古羅馬人身上繼承下來的知識,以及自身摸索出來的農業經驗結合起來,搞出了二圃制和三圃制(西歐關於三圃制最早的記錄,來自八世紀)。

歐洲中世紀農業的“三圃制”具體是什麼樣的?

小貼士:雖然歐洲中世紀也曾出現過四圃制,乃至於五圃制,但那是在極少數土地上才能實行的農業耕作制度,並不具有代表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雖然早在加洛林時代(751年~911年),法國巴黎盆地的部分地區就已經有部分莊園實行了三圃制,並建立起相關的農業經營體系,全體村民集體參加勞動,不過因爲中世紀歐洲各地信息交流的緩慢,以及缺少迫切的需求和相關工具、方法,直到13世紀左右,三圃制纔在歐洲徹底普及開來,極大的提高了歐洲人的土地利用率。

什麼是三圃制

歐洲人在歷史上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採用續耕續休制和二圃制來經營農業,對土地的利用有極大的浪費,而隨着歐洲人口的再次增多、農業種植經驗的升級,以及薩克森輪犁這一重要耕種利器的普及,效率更高、土地利用率更強的三圃制開始出現。

所謂的三圃制是和開放式耕地制一起搭配使用的,因爲在當時,各種牲畜和農具的價格都很昂貴,村民個人極難以單獨購買使用,最終出於財力和使用效率的考慮,他們以村落共同體的方式聯合起來,共同出資,共同擁有這些工具和牲畜,然後共同參與勞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開放式耕地制和三圃制(薩克森輪犁的普及,極大促進了三圃制的普及)得以在歐洲推廣開來,他們的具體做法就是將全村的耕地分爲三個部分(三者面積相差不大,以三年爲一個週期進行輪種)。每個部分分別確定各自的用途,然後每年只有一部分耕地處於休耕狀態,被稱爲“休耕地”,其他兩部分耕地則處於耕作狀態。

而處於耕作狀態的兩部分耕地,又會分別種植不同的作物,其中一部分種植春季播種的作物,也就是大麥、燕麥或各種豆類,這些作物的生長週期短,有的僅需三個月就能收穫,春季播種,最晚秋季就能收穫,這塊土地被稱爲“春耕地”。

剩下的一部分耕地則種植秋季播種的作物,也就是秋季播種小麥、黑麥,然後等到次年初夏或是7至8月間收穫,這塊土地被稱爲“秋耕地”。

每個部分,還會在劃分出細長條狀的田壟分配給村民,作爲他們的責任地,由他們負責照料,並從中收穫作物。之後農民們每年對這三部分土地進行輪換,輪着耕種和休耕,爲耕地恢復地力。

而在作物收割以後,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歐洲人還會見縫插針地種植一些豆類,這既能增加食物產量,應對天災等風險,也能夠幫助恢復地力。另外,在春麥地裏,農民們也會利用田壟與田壟之間的空隙種植豌豆、芸豆和蠶豆等豆類作物。

請注意,上文我介紹的只是最基礎、最簡單、最理想狀態的三圃制,事實上,三圃制還是比較複雜的,歐洲人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安排耕種的作物種類和時間,比如一些農民會選擇在春耕地種上各種豆子,收穫之後就進行休耕,作爲休耕地預備,等到第二年秋天時再種上小麥,作爲秋耕地使用。還有的農民會選擇讓秋耕地在收穫後就休耕,等到了當年秋天再種上麥子,等於是連續兩年的秋天都種植麥子,不參與輪換,等到第二次麥子收穫以後,開始種豆子(能夠恢復地力),等到豆子收穫之後,再將其作爲休耕地。而在一些土地貧瘠的地區,還有讓土地休耕兩年的做法,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相比於歐洲人曾經使用過的各種經營土地的安排,三圃制在實行過程中,犁地這一操作變得非常重要起來,土地對犁耕的次數和質量需求比以往高了很多,因爲歐洲人此時已經認識到了犁地對恢復地力有極大的好處,因此薩克森輪犁對歐洲中世紀農業發展的影響才如此重要,被看做是歐洲中世紀農業革命的前置條件。

一般來說,犁過三次的農田,比只犁兩次的農田收成率能高2~3倍。當冬麥被收割完畢之後,如果要在同一塊地裏繼續播種春麥,就需要犁一遍土地,將冬麥的麥秸根犁進土中(能增加土地的肥力),然後再進行播種。而休耕之後的土地,到了秋天準備播種小麥時,就需要更加充分的犁耕才行,8月份和9月份都需要犁耕一次,以將雜草全部犁進土壤裏(能增加土地的肥力)。

三圃制的先進性

歐洲中世紀農業的“三圃制”具體是什麼樣的? 第2張

相比於二圃制,三圃制堪稱是“莊稼精耕輪作制”,這種制度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休耕的土地面積減少,並且此時的歐洲人已經將休耕地發展成了全村的家畜飼養場,所有村民都來此處放養家畜。有些地方的歐洲人,甚至還會在休耕的土地上拋灑牧草的種子(有這麼幹的,但此種方法並不是特別流行),待其長草之後,就來此餵養牛羊,而不是單純地拋荒土地。不要小看這種操作,這對缺少化肥的古代農業種植來說非常重要,家畜排泄的糞便和牧草的固氮作用對於恢復土地肥力尤顯珍貴,穀物種植和畜牧並存,形成了中世紀歐洲農業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

在歷史影響方面,三圃制的影響遠超二圃制,因爲它不光增加了土地利用率、糧食產量、實際可耕地面積,還節省了畜力和人力。

小貼士:實行三圃制的農田,相比於實行二圃制的同等面積農田,增加了農民耕種面積約1/8,增加生產率約50%,使農民的勞動(如犁田、播種、收穫等)在一年中更爲平均地分配。

另外更是重新塑造了歐洲農村的形態,由於三圃制的實行,村民們不得不共同參與農業勞動,爲了能夠提高效率,以往的那種隨意找地方建造、分散各地的農民住宅已然不合時宜,爲了更好的生活,農民們紛紛遷移到村莊中居住,形成了中世紀村落,建立村落共同體。

而因爲環境和人口等因素的影響,三圃制最終也沒有完全取代二圃制,歐洲人選擇二圃制還是三圃制,主要還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和環境來決定。在歐洲的一些地區,還是有許多人繼續實行二圃制,比如阿爾薩斯地區,面積更爲廣泛的地中海沿岸地區也因爲夏季乾燥酷熱的原因,而很少種植春麥,總之歐洲會根據不同的自然環境和需求來調整:

“由於自然環境的影響……北部地區的芬蘭、瑞典東部等地區因冬作物不易生長而實行二圃制。”摘自《論中世紀西歐的農業耕作制度》

本質上三圃制還是一種休耕輪作方式,而不是中國古代所用的土地連作制,本身具有一定的落後性,無法對現有耕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不過人家中世紀歐洲因爲和中國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光照情況、土壤條件、翻耕方式和工具等,事實上也不適用中國式的精耕細作,因此大家不要一提到三圃制,就說人家歐洲古代落後,人家的制度很適合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地區。

因爲二圃制和三圃制的流行,以及其它農業上的改革和天氣變暖等因素的影響,歐洲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等穀物的收成率大幅增加,歐洲農業生產力得到了飛躍發展,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1世紀以後,西歐各地面粉磨坊數量每日劇增,人口數量也猛漲。

據歷史學家們估算,在公元400年~1000年的中世紀初期階段,歐洲維持低人口狀態,到查理大帝(742-747)時代,歐洲估計有2500萬到3000萬人左右。在公元1000年到1250年之間,因爲農業的發展,歐洲人口暴增,至14世紀初,黑死病未發生之前,整個歐洲的人口據估算,已經大約增加至7千萬~1億人左右(數據存疑),而這裏面有許多三圃制的功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