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達芬奇曾畫過兩幅《蒙娜麗莎》:世界最早3D作品

達芬奇曾畫過兩幅《蒙娜麗莎》:世界最早3D作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國研究者克勞斯-克里斯蒂安·卡本和維拉·海斯林格聲稱,達芬奇著名畫作《蒙娜麗莎》可能是世界上首幅3D圖畫,原因是達芬奇當年畫了兩個不同的版本,當這兩幅畫像相互覆蓋時,在構圖上無論是人物的肖像細節還是背景畫面的描繪都顯示出了一個立體的3D效果。

兩幅畫合起來就是一幅3D畫像

兩位德國專家提出這一理論的依據是2012年亮相的一幅畫作,這幅畫作與《蒙娜麗莎》十分相似,兩位德國專家推測,這幅畫同樣出自達芬奇之手,而非其弟子的臨摹之作。

這幅畫作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展出,被稱爲“普拉多的蒙娜麗莎”,正版的《蒙拉麗莎》目前被收藏於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

研究者發現兩幅作品有細微的視角差別,可能作者當年從不同的角度畫了這兩幅畫。

達芬奇曾畫過兩幅《蒙娜麗莎》:世界最早3D作品

  達芬奇畫了兩幅《蒙娜麗莎》?

研究者發現,兩幅畫的水平距離約爲7釐米,約等於人的兩眼之間的距離。

來自漢堡大學的卡本說:“當我第一次並排觀察這兩幅畫時,發現這兩幅畫存在着雖然不大、但十分明顯的差異。在普拉多的版本中,你能夠看到蒙娜麗莎所坐椅子的一角,而在盧浮宮的版本中,你看不見椅子。”

他認爲,這是達芬奇站在不同的角度畫了這兩幅畫的緣故,在畫普拉多版本時,達芬奇站的位置應該比他畫盧浮宮版本時更靠左。

兩位研究者解釋,人的兩隻眼睛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物體,然後各自向大腦發送平面圖像,最後由大腦將兩隻眼睛分別傳遞來的圖像合成爲3D圖像。

根據這個概念,他們得出結論,如果把這兩幅畫放在一起觀看,就是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幅立體3D畫像。

兩位研究人員還補充說,他們使用了紅藍立體成像技術將兩幅畫結合起來,結果支持了他們的理論。

  達芬奇不僅是畫家還是科學家

不過他們也承認,他們無法斷定達芬奇畫這兩幅畫是巧合還是出於科研目的有意爲之。

達芬奇曾畫過兩幅《蒙娜麗莎》:世界最早3D作品 第2張

衆所周知,創作過《最後的晚餐》和《維特魯威人》等著名畫作的達芬奇不僅是個畫家,他還是個科學家,他對於解剖學、地質學、數學和文學等領域都有研究。

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解剖學家之一,他的筆記中寫滿了有關複雜人體的各種知識,以及他對於人體器官、骨骼、血管和肌肉的詳細研究記錄。

  蒙娜麗莎原型身份有望兩月內確定

今年2月,意大利的藝術研究者離確定“蒙娜麗莎”原型又近了一步。

他們正在對一具被懷疑是佛羅倫薩貴婦麗莎·格拉迪尼的骨骸進行DNA測試,人們普遍相信,麗莎·格拉迪尼就是達芬奇筆下“蒙娜麗莎”的原型。

史學家西爾瓦諾·文塞迪已經從位於佛羅倫薩附近聖奧索拉修道院的骨骸中取樣,與一些已被證實是格拉迪尼親屬的屍骨進行DNA比對。

如果DNA匹配,文塞迪教授就會利用顱骨重建麗莎·格拉迪尼的臉,看看和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究竟有幾分相似。

達芬奇曾畫過兩幅《蒙娜麗莎》:世界最早3D作品 第3張

預計分析的結果這兩個月就會出來。

人們相信,達芬奇在1503至1506年之間爲麗莎·格拉迪尼作了肖像畫。

我們目前普遍見到的街頭3D畫,它作爲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發展到目前也僅有二十多年曆史。它秉承後現代繪畫理念,誕生於西方大衆文化環境中,最初是西方先鋒街頭藝術家表達自我、彰顯個性的一種方式。然而,被公認爲人類文明史上罕見奇才的達芬奇卻已經早我們500年左右成功詮釋了這種藝術形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