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河道官員到底有多有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清朝河道官員到底有多有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河道官員到底有多有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康熙年間,裏河同知張灝請河道總督趙世顯飲酒,在樹林中掛了六千盞明燈,又讓三百名兵丁持火點燭,用剪刀剔除燭花。半個月後,趙世顯回請張灝。宴會上,燈有萬盞之多,但點燭剪燭的不過十來人。可等到趙世顯吩咐點燈,只聽颯颯有聲,萬盞燈火一起點亮,不需要剪燭花且能通宵光亮。

清朝河道官員到底有多有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張灝不解其故,於是花重金收買了趙家奴僕,這才知道趙家的燈火是用火藥線串聯在燭心的頂部,每一藥線串聯着百盞燈綵,點燃一線則頃刻之間百盞皆明。燭心用薄綢子做成,每隔半寸放一個極小的鞭炮,蠟燭燃燒半寸,鞭炮即響,燭花被炸飛,因此不需人剪。

當然,趙世顯與人鬥富並不是每場都贏。某日,揚州一鹽商宴請趙世顯,十里之外就張燈結綵。酒足飯飽之後,主賓進入閒室小坐,不一會兒,有兩名美女呈上兩個小錦盒,趙世顯打開一看,兩隻關東貂鼠躍然而出,向他拱手行禮。趙世顯不得不服。

趙世顯之所以敢如此鬥富,和他的職務大有關係。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曾對趙世顯說:“治河工程非常艱險,願意去的官員還那麼多,如果沒有好處,你們怎麼會踊躍前往呢?”由此可見,當時的“河工”(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員)已是官員趨之若鶩的肥缺了。

有清一代,河工任務特別艱鉅,面臨的仕途危險性也更大。但風險與機會共存。清代中葉以後,河道愈治癒壞,每遇缺口,朝廷投入很大,同時由於河工修防工程的複雜性、準確審覈的困難性、河道漫決發生的隨機性等因素,給治河官員的貪冒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因而“河工”成爲肥缺,大家紛紛鑽營求進。

清朝河道官員到底有多有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第2張

康熙、雍正兩朝,因河工經費較少,沒有發生大貪、鉅貪事件。雍正執政後對前朝官員“審計”時,也未發現趙世顯有具體貪冒行爲,只是將他在任內逐年支出與前任進行對比時,才發現成倍高於前任,最終將其下獄,家產充公。到了乾隆初年,河工的貪冒就很嚴重了。到了乾隆中期,尤其是和珅擅權後,河工就徹頭徹尾成了清代政治腐敗的淵藪。

康、雍、乾三朝雖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河工的貪冒仍屢禁不止,這與當時的捐納制度有關。

首先,河工通過捐納獲得職銜。自康熙始有《河工捐例》,到乾隆時又將捐納列入正常的財政預算,還頒佈了《推廣捐復之例》。所謂的“捐復”,是指官吏降革離任、留任後,納資捐復原職。乾隆以後,中下級河工中有六成以上都是通過此法獲得職銜。

其次,河工通過浮報保住職銜。從康熙起,河工修建的工程有一個保固期,其間如發生質量問題,自兩江總督、河督及以下各級河員一體賠償修復費用的40%。捐納的河工,按規定上任後不能領取俸祿,必須經歷過三汛安然無事,方可正式授職領取俸祿和“養廉銀”。如在三汛期內所轄汛段發生潰決,不但血本無歸,還要負擔修復的部分費用。因此,河工上下串通,往往浮報一倍以上,以備不測。若保固期內安然無事,則浮報銀兩便入河工囊中。

清朝河道官員到底有多有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第3張

再者,河工對那些前來巡察的京官,來時接風洗塵,走時饋贈禮品,使貪冒行爲得到遮掩。這些額外支出自然巧立名目,納入河工內開支。

河工貪冒之風如此猖獗,以致幾代清帝都無可奈何,無怪乎魏源這樣總結:鴉片煙乃“民財之大漏卮”,而河工是“國帑之大漏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