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唐朝設立節度使是爲了什麼 李隆基爲什麼會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

唐朝設立節度使是爲了什麼 李隆基爲什麼會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唐玄宗爲何給節度使很大權力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所謂“盛極而衰”,當唐玄宗李隆基一手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後,很快就遭受到沉重的打擊:“安史之亂”。

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力大幅度衰減,逐步由強盛走向衰敗,直至滅亡。“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和史思明,在起兵叛亂時都擔任割據一方的節度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正是節度使的權力過大,以致釀成“安史之亂”慘劇。

唐玄宗是一個很聰明的皇帝,他25歲發動“唐隆政變”,聯合太平公主,一舉清除了韋后集團勢力,殺伐決斷,乾淨利落。他在位期間,提拔任用了一批賢良人士擔任朝廷重臣,並恢復了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諫官制度,朝廷風氣煥然一新,簡直就是風清氣正。開元盛世的軍功章裏,有唐玄宗的一大半吧。

唐朝設立節度使是爲了什麼 李隆基爲什麼會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

那麼,唐玄宗爲何要給節度使那麼大的權力呢?我們從爲什麼要設立節度使說起。

自唐朝初期以來,朝廷就面臨着巨大的外敵威脅。吐蕃、突厥、奚、契丹等輪番上陣,不斷侵擾唐朝邊境地區。他們的做法如出一轍,基本上都是採用數千、上萬的精銳騎兵,向唐朝邊境發起突然襲擊。騎兵具有良好的機動性,使得他們來去無蹤、飄忽不定,讓唐朝軍隊疲於奔命。往往朝廷收到敵人進攻的消息後,進行戰鬥動員、運送糧草、集結軍隊,好不容易開到前線陣地時,敵人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

鑑於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朝廷開始在邊境重鎮駐紮常備軍隊。邊境重鎮的長官,就是節度使。

由於朝廷不太清楚邊境的具體情形,所以由節度使負責招募軍隊。“好男不當兵”,願意到邊境去當兵的,一般都是無依無靠、走投無路的流浪漢和亡命之徒。他們以軍隊爲家,終身從軍,相當於職業軍人。節度使掌握着他們的生殺大權,他們對節度使有着很強的依附性。長此以往,節度使就對軍隊擁有絕對的權力;軍隊也就變成了節度使的私人武裝。

唐朝設立節度使是爲了什麼 李隆基爲什麼會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 第2張

光是擁有一支私人武裝,節度使還不足以爲患。事實上,在唐玄宗以前,朝廷對節度使的權力還保持着有效約束,防止節度使坐大爲患。直到唐玄宗繼位後,給予了節度使兩個關鍵性的權力,一是財政權,二是行政權。

在唐玄宗天寶年間,由於節度使無法有效解決後勤保障,影響了調動和指揮軍隊,降低了軍隊戰鬥力。鑑於此,唐玄宗把邊境防區的財政權交給節度使,節度使可以通過收取鹽稅鹽稅,或者販賣食鹽,來獲取收入,爲軍隊提供後勤保障。

同時,爲了減少行政官員對軍事行動的干擾,從唐玄宗時期開始,改變“節度使與採訪使”各“一人”的體制,變成節度使“一人兼領之”。以安祿山爲例,他在擔任范陽節度使時,還兼任河北採訪使、河北道採訪處置使等,軍政大權一把抓。

唐朝設立節度使是爲了什麼 李隆基爲什麼會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 第3張

擁有軍權、財政權、行政權這3把利器的節度使,在其轄區形成了一個“風雨不進”的獨立王國。皇帝也鞭長莫及。

當然,最可怕的還是安祿山。唐玄宗天寶時期,全國邊境地區共有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安祿山一人擔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威權之重,到達頂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唐玄宗之所以要賜予節度使很大的權力,實在是形勢所逼之下的無奈之舉。假如唐朝沒有面臨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外族的威脅,假如邊境地區都歌舞昇平、一派和睦景象,那就根本不需要在邊境地區駐紮常備軍隊,也就不會設置節度使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