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荊軻刺秦王時保衛的侍衛去了哪裏 他們爲何沒有出來護駕

荊軻刺秦王時保衛的侍衛去了哪裏 他們爲何沒有出來護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保衛秦王的衛兵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秦王嬴政攻破趙國後,將遠在東陲的燕國當作了下一個目標。

燕國太子姬丹不願束手就擒、坐以待斃,他令自己手下的上客荊軻前往咸陽,刺殺嬴政。

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

荊軻將匕首捏在手裏,就等着插入嬴政的胸口,嬴政落荒而逃,圍着柱子走位。

此時那些負責保衛秦王安全的侍衛到哪裏去了呢?

根據秦國法律,那些帶着兵器保護皇帝的郎中,都要在宮殿下面的場地待命,沒有皇帝的詔令,不得上殿。

荊軻刺秦王時保衛的侍衛去了哪裏 他們爲何沒有出來護駕

壁畫《荊軻刺秦王》從左到右的人依次爲秦王、秦舞陽、荊軻

有人要問:“雖然說衛兵不能上殿,但這種情況下衝上去救了秦王,怎麼都應該受獎吧。”

對於瞭解歷史的人來說,這不是難題。對於不瞭解歷史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絞盡腦汁都想不出答案的問題。

《荊軻刺秦王》的原文有一句:“非有詔不得上。”

這裏的“詔”,就是專指秦王的命令。

所以可以很明確地說:只要嬴政腦袋一直沒轉過來,沒想到令衛兵上殿這一出,就沒有任何人有權限去調動衛兵了,衛兵也不可能會上殿的。

就算衛兵知道宮殿裏有刺客,也不敢輕易上殿。

荊軻刺秦王時保衛的侍衛去了哪裏 他們爲何沒有出來護駕 第2張

秦始皇畫像

有人就更加疑惑了:“那些侍衛至於這麼木訥嗎?保護國王可是大功勞,爲什麼不能變通呢?”

我的回答是:容不得變通,越是重要的東西就越是需要死板,變通這個東西只會讓那些有智慧的人找到鑽空子的機會。

這些死板的規矩,就是爲了防止政變和奪權。

如果有臣子令侍衛上殿救秦王,就等於開了先例。

開了臣子能號令帶劍侍衛上殿的先例。

今天有刺客,臣子令侍衛上殿救駕,這是救王。

明天沒刺客,臣子令侍衛上殿“救駕”,這是謀反。

總之,將號令侍衛的所有權力捏在秦王一人手中是最好的。

你把這個權力給了別人,你能保證別人將來不做出篡權弒君的事嗎?

荊軻刺秦王時保衛的侍衛去了哪裏 他們爲何沒有出來護駕 第3張

《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左右既前,斬荊軻。

嬴政砍了荊軻八劍,讓他失去了戰鬥力,然後令侍衛上殿斬殺了他。

如果真有侍衛救了秦始皇,他會得到賞賜嗎?

在秦國重用法家的恐怖氣氛下,誰都猜不透君主的意思,所以沒人敢輕舉妄動。

我舉一個法家書籍《韓非子》中的故事做例子吧。

戰國時期,以“術”治國的韓國有一位國君。

某天,國君喝醉了酒,醉臥在欄杆下一整夜。

醒來後國君發現自己身上被人蓋了一件大衣。他很高興地問:“這是誰蓋的?”

管國君帽子的侍衛“典冠”說:“是我蓋的。”

國君說:“這是‘典衣’該做的事,你怎麼敢越職行事?”

於是判典衣失職之罪,罰得很輕。判典冠僭職之罪,直接開除。

嬴政是個暴君,法家的統治是暴政,在這種環境下,誰不是唯唯諾諾、苟且偷生呢?

所以說,既然法律規定侍衛只能國君調動,那麼最好誰都別玩新花樣,死板地照令從事,是不會出任何差錯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