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南唐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的南唐是十國中疆域最大的,也是一度實力最強的,可以說按照當時的局勢而言,南唐是最有機會統一南方,和中原王朝劃江而治的,南唐由李昪所建,他在位時期,實行了保境安民的策略,南唐國力大幅增強,這爲他的兒子李璟擴張打下了基礎。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相對來說李璟時期的南唐遇到了最好的時機,南方割據勢力多有內亂髮生,而南唐穩定,同時北方強勢的中原王朝幾經易主,李璟時期,後晉、後漢相繼亡國,後周又被北宋所取代,在大的環境下,是有利於南唐擴張的,南唐是有機會做大的,甚至是入主中原的,可是李璟時期的南唐,上至君王,下至文臣武將,都不具備讓南唐成爲霸主的能力,只能是趁他國虛弱是強佔些便宜而已。

南唐立國39年,李璟在位共18年,是在位最長的,南唐的國土在他在位時期也是最廣的,可是他也是被後周達到,丟了淮南之地,被迫遷都,削去帝號的,他雖然被稱爲唐元宗,但那是得到北宋特許的,要不然他只是國主,可以說李昪死前已經給李璟留下了足夠的基業了,只是李璟這個人並非亂世雄主,在位後期驕奢淫逸,不理朝政,讓南唐浪費了大好機會。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2張

而李璟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識人,亂世之中中庸之主想做一個守成之君是不可能的,因爲外部環境不允許,南唐地處四戰之地,除了擴張之外,沒有其他存活的可能,但是一個帝王不能一個人就能治理好一個國家,那麼一個成功的亂世帝王,必然要有認識志明,才能讓國家越發強大,可是不巧的是,李璟不是這麼一個人。

《南唐書.馮延巳傳》延巳居柄仁,揣元宗不能察其奸,遂肆爲大言,謂己之才略,經營天下有餘,而人主躬覽庶務,大臣備位,安足致理,元宗果謂然,悉委以政,凡是奏可而已。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景以馮延巳、常夢錫爲翰林學士,馮延魯爲中書舍人,陳覺爲樞密使,魏岑、查文徽爲副使。夢錫直宣政殿,專掌密命,而延巳等皆以邪佞用事,吳人謂之「五鬼」。

馮延巳三度入相,備受李璟信任,包括在李璟後期,眼見對外戰爭屢屢不利,想要大力懲處朝堂的時候,馮延巳依然安然無恙,可以說李璟對他很信任,而馮延巳則抓住了李璟的心思,讓李璟認爲他有大才,馮延巳得以總攬大權。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3張

同時和馮延巳一批被受李璟衆人的人,那麼在內治理國家,制定國策,在位執掌征伐,可事實證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關鍵時刻坑了南唐,讓南唐在大好局勢前,錯失機遇,最終只能成爲中原王朝刀俎上的一塊肉。

而這一卻追溯到源頭,都是一個識人不明的帝王,李璟無大才,雖說也有大志,但是事實情況是,這天下沒有屬於他的位置。君不明,臣不賢,這樣的南唐,再多的機會放在他們面前都是無用的。

再來看看南唐擴張的過程,可以說沒有一次是提前有準備,有規劃的戰爭,都是趁對方陷入內亂去摘桃子的,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南唐的擴張不是國策的影響的,只是臨時決定的。

《新五代史.閩世家》連重遇已殺曦......羣臣皆莫敢議,乃掖硃文進升殿,率百官北面而臣之。文進以重遇判六軍諸衛事,王氏子弟在福州者無少長皆殺之。

《南唐書.查文徽傳》延政以建州建國稱殷,而延義爲其下所殺,擁立大將朱文進,元宗欲討文進,文徽以爲延政首亂,當先致討。

南唐保大二年,即944年,位於南唐東南,和南唐相鄰的閔國發生內亂,連重遇、朱文進弒殺其君王延羲,朱文進自立爲君,閔國的地盤大致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其內亂從939年就開始了。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4張

王延曦繼位後,和王延政的矛盾越發尖銳,最終導致王延政在建州,即今福建省建甌市,稱帝建國,在王延政稱帝前,兩人之間就已攻伐不斷了,閔國國力大損,這也讓連重遇、朱文進的弒君行爲相對容易,因爲閔國百姓早已厭倦戰亂了,在這個情況下,南唐大軍南下,可以說,唐軍一度成爲了閔國百姓的救星。

《南唐書.查文徽傳》建人厭王氏之亂,伐木開道迎我師,行次蓋竹。遇建州兵至,又聞泉漳汀州皆歸。延政恐懼,退保建陽。

李璟沒有放棄這次機會,讓查文徽率部征討,而王延政也是謊稱,唐軍是自己搬來幫助自己平定內亂的,王延政得以快速擊敗叛軍,恢復了閔國,而唐軍攻入閔國境內後,也是得到了閔國百姓的支持,王延政也快速失敗,南唐滅亡閔國。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5張

到了這個時候,就能夠看出南唐真的是缺乏準備的,擴張戰爭不是說單靠軍隊打贏就可以了,這牽涉到後期的經營,可是南唐啥都沒準備,滅了閔國,之後該怎麼辦,李璟沒有具體的詔令,一般來說,滅國戰爭之後,一定要安撫百姓,避免發生動亂,但是南唐沒有這個意思。

《南唐書.查文徽傳》諸軍無紀律,殺掠不禁,民始失望。有叛志矣,元宗知而置不問。

攻下閔國後,李璟並未約束部隊,或者說他也根本沒有能力約束唐軍,所以在打下閔國後,沒有打算將閔國真正的劃作唐國疆土,而是當做一個戰利品補給點,唐軍到處劫掠,而李璟不聞不問,基本上是放任狀態,查文徽作爲前線統帥,也沒有制止,甚至是默許的狀態,這就給南唐開了一個極其不好的頭。

這讓以後唐軍出征時,給人的印象很不好,而且這也暴露出了南唐朝堂缺乏亂世中擴張稱霸的能力,但凡有準備,也不會幹出這些事情來,顯然唐軍滅閔就是來搶奪財富的,沒有統治經營的意思,這樣的國家如何割據稱霸一方?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6張

同時這樣能說明李璟缺乏對前線將領的限制能力,武將擁有的自主權過大,這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武將多有反叛的原因,有兵就是有話語權,李璟多少是想維持現狀的前提下,去實現擴張。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景遂欲罷兵,而查文徽、陳覺等皆言:「仁達等餘孽猶在,不若乘勝盡取之。」陳覺自言可不用尺兵致仁達等。

《南唐書.元宗本紀》以樞密使陳覺福建宜輸使。使諭李弘義入朝。不克,覺擅發汀建撫信州兵趨福州。

這裏的李仁達、李弘義指的應該是同一人,只是記載的名字不同,因爲唐軍在閔國內的胡作非爲,導致了閔國勢力並未完全臣服,李仁達就是其中之一,李璟想要罷兵,但是前線的將領,陳覺自詡可以不戰而讓李仁達歸附,可是結果是啪啪打臉。

李仁達沒理會陳覺,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國家的話,這件事應該先上報朝廷,等待朝廷定奪,但是陳覺認爲招降的事沒辦成,太丟面子,所以乾脆矯詔,調動前線唐軍攻打李仁達,同時周圍的部隊一看陳覺發兵了,也有加入陳覺行列的,而這就打亂了南唐的部署。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7張

雖說陳覺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畢竟南唐想要招降李仁達,而陳覺突然發兵征討,的確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陳覺私自的行爲讓李璟作何感想,今天你可以矯詔徵調兵力,明天你是不是可以調兵攛掇自己的皇位,同時李璟在如何憤怒,也無法避免一個現實,也就是前線戰事再開,本來他是想罷兵的,結果李璟只能調集更多的軍隊去支援陳覺,話說到底誰是皇帝啊,李璟心裏能不難受嗎?

而陳覺引起的戰事也讓南唐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

《南唐書.元宗本紀》(保大五年)契丹耶律德光以滅晉來告捷,且請會盟於境上。帝不從,遣工部郎中張易聘之,請命使者如長安修奉諸陵。契丹亦不從。

保大五年就是947年,契丹滅後晉,這是南唐趁機北上徐圖中原的大好時機,當時的契丹尚未崛起到巔峯,所以他想要在中原站穩腳跟,勢必要和其他割據勢力談好關係,而南唐作爲南方最強大的國家,契丹還是表現出結盟誠意的,而李璟是直接否決了的,尤其是李璟還想派人去長安修奉諸陵,李璟的潛臺詞就是,我南唐要繼承中原王朝的正統之位,可見李璟還是有些野心的,只是能力跟不上野心。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8張

面對後晉被滅的大好時節,南唐主力卻深陷南部戰場,無力北顧,此時估計李璟的心裏要罵娘了,可是那又如何,事實就是,你沒能力令手下的人臣服,還要被下屬調動。

但即便如此,機會仍然雨點般向南唐而來,可是南唐就是抓不住。後漢李守貞於河中反叛,南唐想要支援,可是行動太慢,後漢得以快速平定李守貞,唐軍在江淮一線出擊,得到消息後就撤軍了,而後漢動盪的政局,再一次給了南唐機會,畢竟後漢國祚才四年,實在是太短了。

《南唐書.元宗本紀》保大七年。春正月。淮北盜起,以神衛都虞侯皇甫暉、將軍張巒,蕭處贇、監軍散騎常侍張義方。帥師萬人,出海泗招降,納亳州蒙城鎮,將鹹師朗等以歸......冬十月,我師度淮。攻正陽,敗績。

保大七年是後漢亡國的前一年,江淮之地的勢力大多歸附於南唐,此時南唐是準備北上圖謀中原的,而且後漢已是搖搖欲墜,南唐再怎麼說也是處於上升階段的,雖然後漢是中原正統王朝,但是畢竟是剛從後晉接手江山不久,國力衰弱,可即便如此,南唐還是難有作爲。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9張

本來收復江淮之地的勢力後,實力得到增強的南唐是擴張的好時機,但是唐軍打到正陽縣,今隸屬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還未遠離南唐國境,也談不上深入後漢境內,就打敗了,再一次錯失了入主中原的機會。

到了這個時候,老天還沒放棄南唐,仍然給南唐機會,保大九年(951年),馬楚境內發生內亂,馬楚地盤及時今天的湖南省,和南唐相鄰,奪取馬楚可以快速擴充實力,所以說李璟是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九年秋,楚人囚希萼于衡山,立其弟希崇,附於景,楚國大亂。

《南唐書.元宗本紀》邊鎬出萍鄉以討楚亂。冬十月壬寅。武安留後馬希崇請降。鎬入潭州。

邊鎬率部相對容易地平定了楚國,南唐疆域此時擴張到最大,但凡李璟真的有點想幹事的心,此時他應該知道,不能再犯滅閔國時的錯誤了,可尷尬的是,他還是管不了,兼併楚國的大好局勢,南唐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站出來維繫,所有人只想着給自己撈好處,沒有人會想着該如何處理滅楚後的問題。

《南唐書.馮延巳傳》又不欲緣軍於取資於國,以損其功,遣使於長沙,調兵賦,苛徵暴斂。重失民心,言遂取長沙,盡據故楚地,周人亦伺釁而動。

《南唐書.邊鎬傳》人心已離,鎬柔而無斷。日飯沙門希福。紀綱頹弛,不之問。

宰相馮延巳因爲不想南唐國內承擔此次唐軍出征的軍費,所以乾脆很直接的從楚國百姓身上加徵,這無異於極其楚人的反抗情緒啊,加上劉言趁勢起兵,唐軍很快就無法在楚國站穩腳跟了,敗退回南唐境內,而作爲前線主帥的邊鎬,則對馮延巳強徵的行爲不聞不問,表示和自己無關,而這就是南唐羣臣的一個縮影。

南唐原本有機會一統南方 最後機會是怎麼白白浪費的 第10張

我們可以從南唐表面上的擴張過程看出來,南唐疆域的擴張基於的並不是自身國力真正意義上的強大,而是因爲周圍各方勢力自己內部出現問題,而南唐相對穩定,南唐是去撿便宜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李璟沒有表現出一個明君的基本素質,南唐羣臣也大多是無能之人,對於南唐這個國家,對於李璟這個人也沒有赤膽忠心,在老天給了那麼多機會的前提下,仍然是眼睜睜的看着機會從自己的手裏溜走,直到北方出現了強大的後周,周世宗三徵南唐,把李璟直接打到,願意自己削去帝號,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的可恥,但李璟也怨不了別人,給你機會了,但是你不中用啊。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新五代史.閩世家》《南唐書.元宗本紀》《南唐書.查文徽傳》《南唐書.馮延巳傳》《南唐書.邊鎬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