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早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衆所周知,古代朝臣們的主要工作便是上朝議事、進諫參奏,且往往是天還沒亮就要整裝入宮,可謂是“雞鳴即起”。明初詩人高啓的《早至闕下候朝》中這樣描述,“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啓拱門未放朝”,也就是說,月亮仍明晃晃在天上掛着的時候,大臣們就得趕到紫禁城門前等候,但距離宮門開啓卻還有一段時間,這就意味着那些可憐的大臣們只能餓着肚子、拘謹地站在宮門外強顏歡笑。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正如現代社會的上班族一樣,朝臣們晨起入宮“上班”,回家後繼續處理政務,而皇帝便是他們的老闆。只不過皇帝的上朝時間大多是在卯時,即現在的五點至七點,而大臣們由於家住皇宮外,且多是步行入宮,耗時太長,不得不半夜就起牀梳洗,凌晨兩三點就要準備入宮。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們須得穿越半個京城在凌晨三點前往午門外排隊等候,待到凌晨五點左右城樓上鐘聲響起,宮門大開,大臣們方能依次進入。若有不能按時到達者,輕則罰奉,重則貶官。除此以外,大臣若出現咳嗽、吐痰或履不穩重等“大不敬”行爲,便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上報,可能面臨着不小的懲處。

如此看來,古代朝臣的工作生活並非影視劇中看起來那樣輕鬆,除了半夜爬起來上早朝,還要承受着伴君如伴虎的巨大心理壓力。想必很多人還有一個疑問,既然上朝時間如此之早,那麼大臣們的早飯是如何解決的呢?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第2張

電視劇《走向共和》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皇宮某處殿院裏支起了一個早點攤,許多大臣穿着朝服坐在小桌前吃早飯,早飯種類多是油條、粥、油炸果餅等,與現代社會早點攤的情形一般無二。

這個地方叫做天街,位於軍機處門外的隆宗門,是進入乾清門的必經之路。由於朝會開始前所有大臣都要在此處等候,且來的時辰太早,大多數官員都來不及吃早飯或沒早飯可吃,一些心思靈巧的太監們便看到了商機——擺早點攤。說來也巧,皇帝的律令裏並未說明禁止在此擺攤經商,太監們便鑽了空,暗中打點安排,早點攤就這樣順順利利地開了張。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第3張

雖說這樣的早點攤並不“正規”,但賣的食物倒也豐富。步軍統領衙門壽森的詞《憶江南詞百首》中就描述了隆宗門的早點攤,“前朝憶,憶得出隆宗。蘇造肉香麻餅熱,炒肝腸爛杏茶濃”。清末何剛德的《話夢集》中也有敘述,“軍機處階前,每晨必列燒餅、油炸果數件,備樞臣召見後作爲點心,可謂儉嗇極矣”。蘇造肉、芝麻燒餅、炒肝、滷煮、杏仁茶等都成了北京的經典小吃,其中蘇造肉在衆多早點中尤爲著名,據晚清太監信修明的《宮廷瑣記》所載,紫禁城中有個“蘇造肉周”做得一手好肉,“肉湯煮麪火燒,加肉,香美無比,亦爲大內之浮攤買賣”。也有人說這道蘇造肉正是如今滷煮火燒的前身。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第4張

由此可見,隆宗門的早點攤不光能夠從王公大臣手裏撈到不少錢財,就其作爲餐飲店而言,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味道也處於較高的水準,做出了一番不小的成績。

早點攤帶來的收益有目共睹,因而皇宮裏漸漸又冒出兩個私人飯館來。據昇平署太監耿進喜所說,前清時在東長房即如今的“故宮文創館”處開有兩個飯館,一個叫四合義,一個叫六合義,“專做內務府及太監之買賣”。據聞四合義的掌櫃姓王,主營“豬羊二葷、大餅炒菜”,與皇城外的“二葷鋪”相似,以其物美價廉的特點吸引了許多顧客。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第5張

內務府員工常來此處吃飯,有嘴饞的太監也會來點上一份醬肉捲餅和豆兒粥,價格不貴,又很美味。名氣漸起,甚至皇后、妃嬪們也常叫太監到四合義買醬肉捲餅吃,這都不足爲奇。四合義飯鋪憑藉一己之力,讓這莊嚴肅穆的紫禁城有了些許的煙火氣。

其實在明朝初期,皇宮裏專門設立了一處供大臣們吃早飯的地方,朝會結束後,飢腸轆轆的大臣們只需高呼一聲“謝主隆恩”,就可以悠哉悠哉地前去吃一頓免費的早飯,飽餐後就可以回家去了。如此優質待遇,興許是由於朱元璋帶領臣子打下江山,養成了同甘共苦的美好品德,加之領導班子小,多添幾副碗筷綽綽有餘。但隨着明朝中央團體的不斷壯大,官員人數日漸增多,若是繼續日復一日地“管飯”,國庫實在吃不消,於是到了明末,官員們只得依依不捨地同這個制度告別。而在更早的唐代時期,官員的待遇更好,不僅只要上半天班,京官下朝後還能享受一頓宮廷級別的午餐。

清朝大臣上早朝是怎麼解決早飯的 太監已經在皇宮中擺早點攤 第6張

除了在皇宮裏吃早點攤,也有部分官員選擇在宮外吃。70年代電影《傾國傾城》中就有官員們上朝前在東華門外吃早點的情景,他們一個個“朝珠補褂,頂翎輝煌”,卻都捧着碗蹲在街邊攤上大快朵頤,吃的無非是些餛飩、豆腐腦、米粥之類,一眼望去這違和的畫面倒有些好笑。但這些“有失官體”的官員大都是中下層,地位顯赫些的自然不會選擇這般狼狽的方法,他們大多會去小飯鋪,吃些漿粥、油條等。

總而言之,世人印象中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紫禁城,其實也有着藏着市井靈魂的那一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