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趙匡胤想要遷都長安,趙光義爲何不同意

趙匡胤想要遷都長安,趙光義爲何不同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要遷都長安,被趙光義一頓噴回去,原來這裏面隱藏了這麼深的政治陰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作爲一個開國之君,趙匡胤對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是有清醒認識的。他說,“天下視幽薊爲北門,無幽薊則天下時常不安”。

而早在平定南唐時,他還說過一句更加著名的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如果說,南唐、後蜀、吳越這些小國是睡在臥榻之側的“他人”,那麼,遼國這個龐然大物,簡直就是睡在臥榻之側的一頭狼。

怎麼看待這頭狼,對這頭狼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趙匡胤是有着自己的思考的。

趙匡胤想要遷都長安,趙光義爲何不同意

首先,中原大地飽經五代亂世,處處瘡痍,國內急需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

在沒有必勝把握的前提下,趙匡胤的打算是存活北漢,以充當遼宋之間的緩衝。

而爲收復十六州,他廣積錢糧,設立“封樁庫”,打算積蓄好三五十萬兩白銀,如果能向遼人贖買就贖買,如果不能贖買,就“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將這筆錢充當軍費,強行收取幽雲十六州。他說,遼兵多次侵擾我邊境,若我用二十匹絹的價格收購一名遼兵的腦袋,遼國精兵也就十萬人,只要花費我二百萬匹絹,就可以將他們悉數消滅。

汴梁所處,自古爲四戰之地,一代縱橫家張儀就說:“魏之地勢,固戰場也。”周圍沒有山嶺險阻,建都於此,即置身於遼國的兵鋒之下。爲了解決遼國騎兵對北宋都城汴梁的威脅,他毅然決然地提出:“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打算先遷都洛陽,可能的話,再遷都長安。洛陽位居“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四面羣山環繞、雄關林立,臨洛水,負邙山,望伊闕,據成皋,控崤函,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秦以後宋以前有東漢、曹魏、西晉等王朝建都於此,爲“九朝古都”。可是,這一提議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

起居郎李符給出的理由是,洛陽窮,太窮了,經濟凋敝。而且,飽經戰火,建築遭到嚴重破壞,不適合皇家居住。

所謂窮、破爛,都是偷懶鬼的藉口,不能成爲理由。

趙匡胤想要遷都長安,趙光義爲何不同意 第2張

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的另一番話,卻不能不引起趙匡胤的沉思。

李懷忠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又說:“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他認爲汴梁已得運河漕運之利,京師地位根基已固,不能動搖,如執意要遷都,百害無一利。

的確,自後樑建都汴梁以降,幾代統治者都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趙匡胤本人建立大宋王朝後,從建隆二年(961年)開始,就着手在汴梁周圍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挖蔡河以達許鎮,又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而經陳州、潁州直達壽春,更在汴梁城北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時至開寶年間,以汴梁爲中心的運河體系已經構建完善,江南的米粟由長江入淮河,經汴水入京師;陝西的米粟從三門峽轉入黃河,入汴水達京師;陝蔡的米粟則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師;京東的米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師。

一句話,交通發達,糧運便利,建都在汴梁,可取天下米粟以養京師。這是建都洛陽或長安所不可比擬的。

但,這既是汴梁作爲京師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

趙匡胤覺得,既然汴梁城中所需物資全仰給於水路,一旦水路被截,京師被圍,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外,趙匡胤的弟晉王趙光義也表示了對遷都的明確反對。

他引用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一句話加以反駁,他說:“在德不在險。”

當年,吳起與魏武侯討論,對國家安全而言,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到底哪一方面更重要,吳起就認爲,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上古時代三苗氏德義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所以說安邦治國“在德不在險”。

應該說,吳起的看法是正確的。

因爲,再堅固的堡壘,也會有被攻破的缺口;而這缺口,往往出現在內部。

然須先有了險固的河山,再加以不斷提升國家的政治修爲,以德治國,才能長治久安,國運興隆。

去掉地理因素上的影響,只一味強調政治修爲,就好像銀行不設防護措施,只寄希望於以自己的品德去征服別人,用嘴巴去說服劫匪放棄偷盜和搶劫一樣,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是根本得不到保證的。要提高國家安全係數就要不斷投入雄厚的兵力。

爲此,都城汴梁一帶常駐軍有數十萬,城內外連營設衛,以代替山河之險。

在羣臣和晉王的反對下,遷都計劃由此擱淺。

趙匡胤不無沉痛地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趙匡胤的預見是準確的。不遷都,京師的生存就全倚仗於運河漕運的供養,運河的開挖和維護就會成爲國家頭等大事,而無休止的開挖和章清淤就使百姓疲於奔命。

長江下游原本經濟發達,但因其水路與京師暢通,就自然而然地成爲京師糧食和物資的主要來源地,負擔日漸沉重,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這樣,當集天下之財於京師之時,京師雖然繁華,地方卻更加困厄。

以後的發展,正如趙匡胤所預言的一樣,百年未到,國力盡耗,長江下游地區經濟發展近乎停滯,龐大的軍費常常透支國家財政,財政上的“積貧”和軍事上的“積弱”終於積重難返。

趙匡胤想要遷都長安,趙光義爲何不同意 第3張

這裏,有一個問題,讓人困惑。

自古以來,統治者選擇都城的考慮因素無非是軍事、經濟、地理位置這三方面:軍事上,要求統治者位居都城而內製諸侯、外御強敵;經濟上,要求都城地處繁華,經濟發達,給養自足,不能全盤倚仗於遠處輸運;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有發達的水陸交通。

趙匡胤和李懷忠等人在論證遷都的可行性時,都緊緊圍繞這三方面因素展開。

可趙光義倒好,突如其來地拋了個書袋子,讓人覺得其既迂腐,又刻板,不懂得爲他們趙家天下分憂。

可偏他這個書袋子,趙匡胤還不好反駁,你要反駁,你就成了不肯“修德”的人,跟三苗氏、夏桀、殷紂這些人是同一類人物,應該遭受萬民的唾罵。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實際上,趙光義既不迂腐,又不刻板,相反,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那麼,他爲什麼執意要反對遷都呢?兩個字:利益。這時的趙光義已在開封府擔任了十六年的府尹,培植了大量親信,在朝中的勢力正在不斷壯大。如若遷都成功,他的勢力不免會受到削弱,這當然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

實際上,趙光義此人,野心極大,並不滿足於自己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他的志向是登上龍椅,俯視四海。

趙匡胤提出的“遷都之議”將他嚇得不輕,爲了實現自己的志願,他不得不加快行動的速度—六個月後,趙匡胤暴斃,趙光義華麗轉身,從一介親王蛻變成北宋第二位皇帝。

這一切,趙光義是怎麼做到的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