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齊桓公爲什麼不稱王 齊桓公稱王的話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齊桓公爲什麼不稱王 齊桓公稱王的話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齊桓公稱王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管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相,輔佐齊桓公稱霸一匡天下,就連一向覺得管仲奢侈違禮的孔子都不得不承認“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可是有一點比較可惜,就是管仲如果輔佐齊桓公稱王改朝換代,中國不就可以免去戰國200多年的戰亂了嗎?

齊桓公爲什麼不稱王 齊桓公稱王的話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這個遺憾古人也是有的,司馬遷就曾說過:“管仲這麼接近完美的人物,孔子卻還是說他器小。大概是因爲他沒能讓齊桓公取代衰微的周朝統一天下吧”。(有人會說孔子維護周室怎麼會這麼想,其實孔子自始至終維護的是周制而不是周朝,他甚至說過“吾其爲東周”這種拋棄周天子的言論)既然如此,爲什麼管仲不輔佐齊桓公稱王呢?

一思想侷限。歷史人物的活動不可能跳脫出時代思想的侷限,同樣地在周禮還有餘威的情況下管仲不可能慫恿齊桓公稱王。那時候周天子權威下降,鄭莊公和周天子公開開戰是事實;但周禮影響深遠,齊桓公還得藉助尊王攘夷的旗號才能對抗蠻族入侵也是事實。在春秋時代,周禮尚有一定權威,各國還在明面上假裝尊崇周天子,正所謂“槍打出頭鳥”,如果齊桓公稱王只怕會立刻成爲諸侯討伐的對象。管仲自然不會出稱王這個餿主意。

齊桓公爲什麼不稱王 齊桓公稱王的話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2張

二實力有限。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明君賢人和亂臣賊子的區別在歷史上無非就是誰輸輸贏。如果齊國有足夠實力碾壓天下,別說稱王、稱帝都沒問題。但其實春秋時期諸國林立多達數百,齊國只是衆多諸侯中的一個,雖然暫時處於上風,但實力差距不大而且稱霸的時間不長(後面霸主地位就被晉國奪去了)在這個強中自有強中手的激烈競爭下,齊桓公當個諸侯盟主還行,稱王只是癡人說夢。

格局不大。其實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器小”。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諸子都宣傳自己的學說主張託古改制(如儒家言必稱堯舜,道家言必稱三皇),換句話說最早也是從春秋末期(老子、孔子)開始社會上才興起了社會大變革的思潮:認爲政治制度要根本變革,比如法家主張大一統集權、道家主張小國寡民,就連維護周禮的儒家也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變成了“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出生在春秋時期的管仲目光所及不過是順應時勢富國強兵罷了,對於觸及整個社會的變革的大格局他是無法提前預知的。

齊桓公爲什麼不稱王 齊桓公稱王的話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儘管管仲並沒能輔佐齊桓公稱王,但他對於齊國乃至華夏的貢獻依舊無法磨滅。尊王攘夷保衛華夏文明;“相地而衰徵”,通漁鹽之利大大促進齊地的開發;興辦官妓,反對空談傳承了自姜子牙以來的齊國務實興邦的優良傳統。沒有管仲,無法想象後來的齊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