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揹着少帝跳海的陸秀夫有幾處墓地?守墓人爲何成了掘墓人?

揹着少帝跳海的陸秀夫有幾處墓地?守墓人爲何成了掘墓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崖山,位於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的海邊。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這裏爆發了一場慘烈的海戰,即著名的崖門海戰。戰役的雙方是南宋最後的軍事力量以及來勢洶洶的蒙古軍隊,最終蒙古軍隊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沒,戰役的結果就是南宋滅國,元朝統一了中國。南宋丞相陸秀夫揹着少帝趙昺投海自盡,約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陸秀夫,江蘇鹽城人,與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同榜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當時的南宋朝廷被蒙元軍隊打得京城陷落,到處逃亡,很多人都離開了,到處躲藏的宋端宗在海上逃難時船被颱風打翻,驚嚇而死。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趙昺登基,逃到崖山建立了最後的抗元據點,當元將張弘範率海陸軍隊攻來時,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陸秀夫在絕望下揹着少帝投海自盡。陸秀夫等人在亡國之際表現的民族氣節,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勇氣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精神脊樑。

揹着少帝跳海的陸秀夫有幾處墓地?守墓人爲何成了掘墓人?

陸秀夫的墓地現有兩處(可能還不止),一處位於臺山市三合鎮聯安地區的馬山,是清中期陸秀夫後人重修的衣冠冢。據傳,陸秀夫投海殉國後,屍體漂到海邊被人撈起,最初埋葬於二城(今臺山市都斛鎮義城村),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後,人們爲陸秀夫建立了墳墓、設有石馬石獅,並有專門的守墓人,二城村即由守墓人家發展而來。然而在清初,守墓人成了掘墓人,當時的二城村惡霸區長德看上了陸秀夫墓所在地,將陸秀夫墓毀掉建造住宅,陸秀夫的棺木被挖出燒掉,墓碑被毀。爲了防止有人尋訪陸秀夫墓,他還特地將二城村改名爲義城村。陸秀夫後人不得已在附近的馬山重修衣冠冢,此處墓地今仍在,保存完好。

另一個墓地位於潮州南澳,是陸秀夫殉國四年後,元朝潮州路總管丁聚因仰慕陸秀夫高風亮節而建造的衣冠冢,並立碑“宋忠臣左丞相陸公墓”。在明正德年間,陸秀夫墓被擴建,建有石人、石馬、石牌坊等,規模達百畝。然而在上世紀50年代轟轟烈烈的平整土地運動中被夷爲平地,碑石等文物失去了蹤跡,直到近年陸秀夫的墓碑才又重被發現,2003年,陸氏後人將陸秀夫墓碑遷至今英山村楓塘山,重建了陸秀夫衣冠冢並擴建爲陵園,即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陸秀夫陵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